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納粹騙局與緊急狀態條款/譯文坐標

  • 作者:(日)長谷部恭男//石田勇治|責編:薛倩|譯者:畢夢靜
  • 出版社:上海譯文
  • ISBN:9787532797745
  • 出版日期:2025/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67
人民幣:RMB 4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長久以來,大眾中一直有種模糊錯誤的印象,那就是在二戰前的德國,納粹是得到國民的壓倒性支持上台的,希特勒也是通過合法的程序成為國家領袖。這一認知甚至成為某些人的「歷史常識」。但真相併非如此。事實上,當時僅獲得三分之一選票的納粹黨是通過暴力、欺詐的手法扭曲了組閣程序,並利用《魏瑪憲法》中「緊急狀態條款」剝奪公民基本自由,才掌握了超越憲法的絕對權力。
    緊急措施權一旦確立,執政者就必然會被濫用它的誘惑所驅使。從歷史教訓出發,戰後各國都對「緊急狀態條款」做了重重限制,以防其被濫用。然而近年,日本自民黨政府出現了企圖通過修憲增加「緊急狀態條款」的動向,這也引發了日本知識界的高度警惕。
    本書中,日本憲法學權威長谷部恭男與納粹德國研究領域的頂尖學者石田勇治通過對談的形式,分別從各自專業角度對這一「歷史常識」進行剖析,釐清了歷史演變的真實脈絡,從比較法角度說明了戰後德國及其他歐美國家對「緊急狀態條款」的限制,共同深入探討了這一條款背後的危險性。《魏瑪憲法》消亡史告訴我們,只有不斷保持對權力的警惕,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才不會在某一日突然消失不見。

作者介紹
(日)長谷部恭男//石田勇治|責編:薛倩|譯者:畢夢靜

目錄
前言  為了看清「憲法問題」的本質 石田勇治
第一章  緊急狀態條款是「納粹騙局」——知曉總統緊急令與《授權法》
  緊急狀態條款的真面目
  「納粹騙局」是什麼?
  因1929年的大蕭條而無法充分發揮作用的德國國會
  使議會制民主主義土崩瓦解的總統緊急令
  施米特對於議會制民主主義的絕望
  結束了名門望族的統治之後,大眾政治的局限
  總統緊急令的濫用與德國國會的形骸化
  命運般的選舉——將納粹黨選為第一大黨
  政權策劃的《魏瑪憲法》解體計劃
  獨裁的形態——「委任獨裁」與「主權獨裁」
  被暴力支撐的「主權獨裁」
  為什麼能從緊急狀態條款中看見「主權獨裁」的可能性
  在保守派的利用下誕生的希特勒總理
  希特勒的三個工具
  由於「國會縱火案」而終於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新事實!國會縱火案是納粹的自導自演
  「合法革命」這一政治宣傳
  公法學為何對納粹無效
  通過拘捕共產黨議員而確立的《授權法》
  《授權法》就是「憲法修改法」!
  社會輿論接受了希特勒的統治
  緊急狀態條款使納粹獨裁成為可能
  憲法優先這一基本原則沒有被確立?
  主張「憲法的修改有界限」的施米特
第二章  德國國民為何被納粹吸引
  是共產主義還是納粹主義
  納粹黨不是「為了勞動者的政黨」
  與魏瑪末期相似的現代日本政治
  如何看待議會制民主主義的局限性
  解讀納粹黨的綱領
  被重新定義的「國民」
  「難民問題」為納粹黨贏得了更多支持
  在中產階級不滿時趁虛而入的納粹黨
  否定個人主義的納粹黨綱領
  民族共同體打破了階級意識
  吸引了年輕知識階層的「保守革命」
  想要否定《魏瑪憲法》的新保守派
  為保守革命與納粹主義架起橋樑的知識分子
第三章  戰後德國如何築起防波堤——似是而非的《波恩基本法》「緊急狀態條款」
  「主權獨裁」這一誘惑
  曾一度被廢止的緊急狀態條款
  「為了恢復德國的主權」是場面話?
  冷戰使緊急狀態條款復活
  如何避免權力的脫韁
  限定緊急狀態的範圍
  權力既沒有集中到行政機關也沒有集中到個人
  關鍵在於中央與地方的合作
  緊急狀態條款不可改變憲法的本質

  為守護憲法而實行的「防禦性民主」
  德國為何多次修改憲法
  如果沒有限制,「緊急狀態」的範圍會擴大
第四章  為何日本的緊急狀態條款比德國危險——「統治行為論」這一圈套
  對於法國緊急狀態宣言的誤解
  被嚴格的必要條件所限制的法國緊急狀態條款
  與戒嚴令相關的歷史
  規定很少的美國緊急狀態條款
  可任由首相決定緊急狀態的自民黨改革草案
  「主權獨裁」在日本顯現?
  緊急狀態條款真的有必要嗎?
  如果無論如何都要設立緊急狀態條款
  「統治行為論」這一圈套
  戰後德國不存在「統治行為論」
  司法優先的美國
  在「統治行為論」的祖國——法國
  內閣的人事許可權這一日本司法的大問題
  通過煽動不安實現權力集中,是「納粹騙局」
  企圖拋棄「天賦人權說」的自民黨
第五章 「對於過去的克服」強化了德國憲法
  傳承什麼樣的記憶
  戰後初期不是追悼犧牲者的時期
  對於猶太人的賠償——在外部壓力和實現獨立的目的之下
  甚至連奧斯威辛都不曾提起
結語  學習憲法歷史的意義 長谷部恭男
解說  李雪濤
參考資料  《波恩基本法》中的緊急狀態條款及相關條款
參考·引用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