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現代舊體詩史(精)/中國詩歌斷代史叢書

  • 作者:胡迎建|責編:王成龍
  • 出版社:江西教育
  • ISBN:9787570529414
  • 出版日期:2025/05/01
  • 裝幀:精裝
  • 頁數:569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中國現代舊體詩史》是對現代舊體詩發展脈絡的系統梳理與深入研究。全書以時間為經、詩人為緯,全面呈現了現代舊體詩在時代變革中的傳承、創新與多元風貌。作者不僅關注名家如陳三立、王國維、郁達夫等的舊體詩創作成就,還挖掘了被主流文學史忽視的邊緣詩人群體,揭示了新舊文化碰撞下舊體詩的獨特生命力。書中結合社會背景、詩人交游與文本分析,探討了舊體詩在白話文運動衝擊下的適應性調整,以及其作為文化載體的歷史價值。本書以紮實的文獻考據和獨到的審美視角,填補了現代舊體詩研究的空白,為讀者理解近現代文學轉型提供了重要參考。

作者介紹
胡迎建|責編:王成龍
    胡迎建,1953年出生於江西省星子縣,祖籍都昌縣。文學碩士。歷任江西省古籍整理辦公室副主任、調研員,江西省社會科學院贛鄱文化研究所所長、二級研究員。中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江西省詩詞學會會長,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江西詩詞》主編。江西省文史館員,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華東交通大學、江西科技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著有《近代江西詩話》《一代宗師陳三立》《民國舊體詩史稿》《陳三立與同光體詩派》《朱熹詩詞研究》《二十世紀文學史·舊體詩詞卷》等:校注《廬山志》,編注《江西古文精華叢書·遊記卷》《昭琴館詩文集箋注》《宋版邵堯夫詩全集校注》。發表論文百余篇。著有詩集《帆影湖星集》《雁鳴集》《輕舟集》《瑩鑒集》。

目錄
第一章  現代舊體詩概述
  第一節  舊體詩流派紛呈(1912-1917)
  第二節  舊體詩被冷落(1917-1927)
  第三節  舊體詩的復甦(1927-1937)
  第四節  舊體詩的復興(1937-1949)
  第五節  現代舊體詩的特徵
第二章  近現代之交的詩派與詩人
  第一節  同光體詩人在近現代之交的創作
    贛派:陳三立 夏敬觀 楊增犖 胡朝梁 陳隆恪 李家煌
    閩派:鄭孝胥 李宣龔 陳寶琛 沈瑜慶 陳 衍 林志鈞 林景行 黃 濬 梁鴻志 何振岱 王允皙
    浙派:沈曾植 金蓉鏡
    其他:俞明震 羅惇? 羅惇? 程頌萬 瞿鴻禨 王乃徵陳曾壽 李 詳 周 達
  第二節  中晚唐詩派的由來及其代表人物的晚年創作
    梁鼎芬 顧印愚 樊增祥 易順鼎 三 多 丁傳靖 楊令茀
  第三節  漢魏詩派詩人詩風的轉變軌跡
    王闓運 陳 銳 曾廣鈞 楊 度
  第四節  詩界革命派詩人在近現代之交的創作
    康有為 梁啟超 夏曾佑 蔣智由 麥孟華 潘若海 狄葆賢 金松岑
  第五節  其他舊文人的詩
    徐世昌 張 謇 周樹模 王 彭 盧慎之 冒廣生 王樹? 秦樹聲
  第六節  近現代之交著名學人的晚年詩創作
    嚴 復 林 紓 柯劭忞 王國維 章太炎 劉師培
  第七節  南社的由來及其創作
    柳亞子 陳去病 高 旭 高 燮 胡石予 胡寄塵 龐樹柏 徐自華 蘇曼殊 林庚白 諸宗元
  第八節  劉成禺的《洪憲紀事詩》及其他紀事詩
第三章  新舊體詩理論之爭及其反思
  第一節  胡適的文學革命與舊體詩受衝擊
  第二節  學衡派及其支持者與新文學支持者的論爭
  第三節  胡先驌的《評〈嘗試集〉》
  第四節  對新舊體詩得失的反思
第四章  政界、文教界及佛教界中的詩人
  第一節  兩位反封建鬥士詩人
    陳獨秀 吳 虞
  第二節  四位教育家、學者詩人
    蔡元培 章士釗 馬君武 馬敘倫
  第三節  三位政界退隱者詩人
    江 庸 葉恭綽 李根源
  第四節  兩位詩刊編輯詩人
    曹經沅 潘伯鷹
  第五節  三位銳意創新的詩人
    吳芳吉 鄧均吾 曾今可
  第六節  三位文化出版界的詩人
    蒲殿俊 王禮錫 胡云翼
  第七節  法律界的詩人
    郁 華
  第八節  佛教界的詩人
    僧敬安 太 虛 虛 雲 海 燈 居士桂念祖
第五章  著名作家中的舊體詩人
  第一節  燭照犀利的舊體詩人
    魯 迅(附:許壽裳 胡 風)

  第二節  新舊體詩兼工的舊體詩人(上)
    劉大白 沈尹默 康白情 白 采 台靜農
  第三節  新舊體詩兼工的舊體詩人(下)
    聞一多 朱自清 俞平伯
  第四節  四位寫作小說的舊體詩人
    周瘦鵑 張恨水 郁達夫 王統照
  第五節  抗戰期間作家中的舊體詩人
    郭沫若 茅 盾 老 舍 葉聖陶 田 漢
  第六節  善於寫作雜體詩的舊體詩人
    周作人
第六章  中國國民黨中的詩人
  第一節  早期中國國民黨領導人中的詩人
    孫中山 黃 興 宋教仁 廖仲愷 胡漢民 汪精衛
  第二節  中國國民黨文官及其幕僚中的詩人
    譚延闓 葉楚傖 居 正 張 繼 賈景德 但 燾 沈 礪 鄧家彥 仇 鰲 翁文灝 賀揚靈 成惕軒
  第三節  西北崛起的詩人
    于右任 王陸一
  第四節  中國國民黨軍隊中的軍旅詩人
    李烈鈞 程 潛 歐陽武 馮玉祥 李濟深 陳銘樞 熊式輝 傅真吾 羅卓英 戴 堅 宋式驫 劉懋勤
第七章  中國共產黨中的詩人
  第一節  革命烈士詩人
    李大釗 鄧中夏 惲代英 蕭楚女 鄧雅聲 楊匏安 應修人 瞿秋白 陳逸群 郭石泉
  第二節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革命家中的詩人
    毛澤東 周恩來 林伯渠 董必武 謝覺哉 陶 鑄 胡 繩
  第三節  中國共產黨將領詩人
    朱 德 葉劍英 陳 毅
  第四節  投奔抗日根據地的進步詩人
    錢來蘇 續范亭 董魯安
  第五節  懷安詩社與延安詩歌及新四軍根據地的詩
第八章  民主黨派中的詩人
  第一節  致力於教育救國的詩人
    黃炎培
  第二節  民主同盟中的兩位詩人
    張 瀾 沈鈞儒
  第三節  兩位工商界詩人
    陳叔通 胡厥文
第九章  學者、教授中的詩人
  第一節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中的詩人
    黃 節 陳寅恪 吳 宓 浦江清 高步瀛 蕭公權 鄭桐蓀 顧 隨
  第二節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東南大學、金陵大學、中央大學中的詩人
    王 瀣 柳詒徵 黃 侃 胡翔冬 胡小石 吳 梅 汪 東 汪辟疆 陳匪石 陳中凡 金毓黻 喬曾劬 胡先驌 劉永濟 邵祖平 徐 英
  第三節  創辦復性書院的哲理詩人
    馬一浮 (附:謝無量)
  第四節  嶄露頭角的學者詩人
    游國恩 蕭滌非 王 力 詹安泰 繆 鉞 吳世昌 夏承燾 王季思 蘇淵雷 華鍾彥 鍾敬文 饒宗頤 霍松林 錢仲聯 王蘧常 錢鍾書 冒
    效魯 徐燕謀
第十章  書畫家中的詩人
  第一節  上海、江浙一帶的書畫家詩人
    吳昌碩 李瑞清 黃賓虹 經亨頤 潘天壽 吳茀之 林散之 鄧散木
  第二節  活躍在北京的畫家詩人

    賀良朴 陳師曾 齊白石 溥心畬
  第三節  其他著名書畫家詩人
    陳樹人 徐悲鴻 張大千
  第四節  海外書畫家詩人
    蔣 彝
第十一章  地域詩簡述(一)
  第一節  江蘇、上海詩人
  第二節  安徽詩人
  第三節  浙江詩人
  第四節  福建詩人
  第五節  江西詩人
第十二章  地域詩簡述(二)
  第一節  廣東詩人
  第二節  廣西詩人
  第三節  湖南詩人
  第四節  湖北詩人
  第五節  四川詩人
  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