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婚姻家庭法學與繼承法學(新時代中國法學系列教材)

  • 作者:王雷|責編:徐鈺茗|總主編:王軼//黃文藝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 ISBN:9787300338323
  • 出版日期:2025/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45
人民幣:RMB 7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分為婚姻家庭法學與繼承法學兩編,共十三章。本書力求準確闡述婚姻家庭法學與繼承法學的基本原理,並全面反映《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與繼承編及相關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的規定等等;此外,本書設置了「本章重點知識」「本章知識邏輯圖」「本章司法裁判案例節選」「本章深度閱讀」「本章問題與思考」等欄目。如此設計有助於學生理論聯繫實踐,培養學生運用婚姻家庭法與繼承法基礎理論和法律規定分析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作者介紹
王雷|責編:徐鈺茗|總主編:王軼//黃文藝
    王雷,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青年學者。兼任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法學會法學期研究會理事,北京市法學會婦女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目錄
婚姻家庭法學
第一章  婚姻、家庭、婚姻家庭法與婚姻家庭法學概述
  第一節  婚姻的本質與婚姻制度的歷史發展
    一、婚姻的本質
    二、婚姻制度的歷史發展
  第二節  婚姻、家庭、家庭成員、近親屬與親屬
    一、婚姻與家庭
    二、家庭與家庭成員
    三、親屬與近親屬
    四、親系與親等
    五、《民法典》如何看待婚姻家庭
  第三節  身份法律行為與身份情誼行為
    一、身份法律行為
    二、身份情誼行為
  第四節  婚姻家庭法的立法宗旨、調整對象與調整方法
    一、婚姻家庭法的立法宗旨是促進家庭和諧
    二、婚姻家庭法的調整對象與調整方法
  第五節  婚姻家庭法與民商法其他部門法之間的關係
    一、婚姻家庭編與總則編的關係
    二、婚姻家庭編與物權編的關係
    三、婚姻家庭編與合同編的關係
    四、婚姻家庭編與人格權編的關係
    五、婚姻家庭編與繼承編的關係
    六、婚姻家庭編與侵權責任編的關係
    七、婚姻家庭編與公司法的關係
  第六節  婚姻家庭法的發展趨勢與基本立場
    一、婚姻家庭法回歸民法
    二、婚姻家庭法的發展趨勢
    三、婚姻家庭法的基本立場
  第七節  婚姻家庭法學的內容體系
第二章  婚姻家庭法的立法變遷
  第一節  婚姻家庭法法律淵源的歷史變遷
    一、民事單行法時代的婚姻家庭法
    二、民法典時代的婚姻家庭法
  第二節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重點問題與核心要義
    一、婚姻家庭編的重點問題
    二、婚姻家庭編的核心要義
    三、《民法典》是感情的試金石
第三章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則與重視家庭文明建設
  第一節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則
    一、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則概述
    二、婚姻家庭法中的自由及其限制
    三、婚姻家庭法的忠實原則
  第二節  家庭文明建設在《民法典》中的體現
    一、重視家庭文明建設成為婚姻家庭編的基本價值取向
    二、家庭文明的具體內涵及在《民法典》中的體現
    三、從重視家庭文明建設角度發現《民法典》如何看待家
第四章  結婚制度
  第一節  結婚的法定條件
    一、結婚的定義與法律特徵

    二、婚姻是具有法的意義的倫理性的愛
    三、《民法典》中結婚的法定條件
  第二節  結婚登記是結婚的法定程序
    一、結婚是要式法律行為
    二、《婚姻登記條例》規定了結婚登記的法定程序
  第三節  與結婚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相關的其他制度
    一、婚介服務合同
    二、婚約
    三、彩禮
    四、事實婚姻、非婚同居與重婚罪
    五、婚姻自主權
    六、貞操權(性自主權)
  第四節  禁止結婚的法定情形
    一、禁止結婚的法定情形概述
    二、禁止近親結婚條款的解釋論
  第五節  婚姻無效制度
    一、婚姻無效的法定情形
    二、婚姻無效的確認之訴及法律後果
  第六節  婚姻可撤銷制度
    一、婚姻可撤銷和婚姻無效的聯繫與區別
    二、婚姻可撤銷的法定情形
    三、婚姻可撤銷的法定程序及法律後果
  第七節  涉罪等違法婚姻的效力
    一、因一方弄虛作假利用假身份而締結的婚姻無效
    二、被拐賣婦女與收買方所締結婚姻的效力
    三、以冒名方式辦理結婚登記的婚姻無效
    四、通謀虛假婚姻並非無效
第五章  家庭關係
  第一節  婚姻家庭中的身份法律關係與身份權
    一、身份法律關係
    二、身份權
    三、戶
  第二節  夫妻身份權
    一、夫妻身份權概述
    二、配偶權
    三、生育權
  第三節  夫妻財產關係
    一、夫妻法定財產制
    二、夫妻約定財產制
    三、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
    四、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權
    五、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的物權歸屬
    六、夫妻共同債務推定規範
  第四節  父母子女關係
    一、未成年人在婚姻家庭中的法律地位
    二、親子關係推定規範
    三、親權與監護
    四、未成年子女的姓名權
  第五節  贍養關係
    一、贍養義務

    二、成年意定監護制度
    三、以房養老制度與居住權
  第六節  其他近親屬關係
    一、其他近親屬關係概述
    二、祖孫之間、兄弟姐妹之間、繼父母繼子女之間的 民事法律關係
第六章  離婚制度
  第一節  婚姻終止制度
    一、婚姻終止制度概述
    二、登記離婚
    三、訴訟離婚
    四、登記離婚和訴訟離婚的不可逆性
  第二節  離婚冷靜期制度
    一、離婚冷靜期的定義與立法目的
    二、離婚冷靜期對離婚登記程序的影響
    三、離婚冷靜期的適用範圍與制度銜接
  第三節  離婚訴訟程序
    一、離婚訴訟程序概述
    二、夫妻感情確已破裂是訴訟離婚的法定理由
    三、保障離婚自由、反對輕率離婚是離婚法律制度的指導思想
  第四節  離婚對父母子女關係的影響
    一、離婚後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義務
    二、離婚後父母對子女的探望權
  第五節  離婚對夫妻關係的影響
    一、離婚對夫妻財產關係的影響
    二、離婚對夫妻共同債務清償的影響
  第六節  離婚協議
    一、離婚協議的定義與法律特徵
    二、離婚協議的法律適用
    三、離婚財產分割協議引發物權變動
第七章  婚姻家庭領域的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
  第一節  女權主義法學與婚姻家庭法
    一、女權主義法學與婚姻家庭救助措施
    二、女權主義法學與夫妻財產制
  第二節  禁止家庭暴力
    一、人身安全保護令
    二、搶奪、藏匿未成年子女的法律救濟
    三、禁止性騷擾
  第三節  離婚救助措施
    一、離婚經濟補償制度
    二、離婚經濟幫助制度
    三、離婚損害賠償制度
第八章  收養制度
  第一節  收養制度概述
    一、收養的定義與法律特徵
    二、收養法回歸《民法典》
  第二節  收養法律行為的成立
    一、收養法律行為的成立要件
    二、不同類型收養法律行為的成立要件
    三、民間習慣中的過繼(立嗣)
  第三節  收養法律行為的效力

    一、形成擬制血親關係
    二、養兄弟與養姐妹之間可以結婚
    三、收養法律行為無效
  第四節  收養關係的解除
    一、解除收養關係的三種方式
    二、收養關係解除后的法律效力
繼承法學
第九章  繼承、繼承法與繼承法學概述
  第一節  繼承法的立法宗旨與基本原則
    一、繼承與自然人財富的傳承
    二、繼承法的性質與立法宗旨
    三、繼承法的基本原則
    四、繼承法的調整對象
  第二節  遺產的範圍
    一、遺產的範圍概述
    二、股權繼承
    三、虛擬財產的財產屬性與可繼承性
    四、對遺產稅的法律解讀
  第三節  繼承方式與繼承權
    一、繼承方式與繼承發生的法理根據
    二、繼承權的概念、類型、行使與保護
  第四節  繼承權的喪失
    一、繼承權的喪失概述
    二、繼承權喪失的法定情形
    三、被繼承人的寬恕
  第五節  繼承法著力協調的三種關係
    一、遺囑自由與限制之間的關係
    二、社會變遷與法律發展之間的關係
    三、國家法與習慣法之間的關係
  第六節  繼承法的立法變遷
    一、從《繼承法》到《民法典》繼承編
    二、《民法典》繼承編的重點問題與核心要義
  第七節  繼承法學的內容體系
第十章  法定繼承
  第一節  法定繼承製度概述
    一、繼承習慣法與國家繼承法的互動
    二、法定繼承的定義與法律特徵
  第二節  法定繼承人的範圍及繼承順序
    一、法定繼承人的範圍
    二、法定繼承人的繼承順序
  第三節  代位繼承與轉繼承
    一、代位繼承
    二、轉繼承
  第四節  法定繼承的遺產分配
    一、法定繼承遺產分配的一般規則
    二、酌情分得遺產制度
第十一章  遺囑繼承和遺贈
  第一節  繼承法的意定主義與法定主義調整方法
    一、遺囑自由原則及其限制
    二、遺囑的概念與法律特徵

    三、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的區別
  第二節  遺囑的內容與形式
    一、遺囑的內容
    二、遺囑的形式
  第三節  遺囑解釋
    一、遺囑解釋的方法
    二、遺囑的撤回、變更
    三、遺囑撤回的默示方式及其解釋
  第四節  遺囑無效
    一、遺囑無效的法定情形
    二、遺囑無效的法律救濟
  第五節  遺贈制度
    一、遺贈制度概述
    二、違背公序良俗原則的遺贈無效
  第六節  必留份制度
  第七節  分家析產與遺囑信托
    一、分家析產
    二、遺囑信托
第十二章  遺產的處理
  第一節  繼承的開始與遺產的處理方法
    一、繼承的開始
    二、因繼承取得物權
    三、遺產的處理方法
  第二節  遺產管理人
    一、遺產管理人制度概述
    二、遺產管理人的法定職責
    三、遺產管理人的民事責任
  第三節  繼承遺產與清償債務
    一、限定繼承規則
    二、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的處理
  第四節  遺贈扶養協議與繼承協議
    一、遺贈扶養協議
    二、繼承協議
第十三章  與死亡有關的其他民法問題
  第一節  祭奠利益的民法保護
    一、祭奠利益的定義與法律保護
    二、侵害祭奠利益的侵權行為
  第二節  死者人格利益的民法保護
  第三節  死者著作權益的民法保護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