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8堂課解鎖SCI綜述發表技巧--AI寫作指南

  • 作者:鄧鳳霞//曲建華//邱珊|責編:張羲琰
  • 出版社:哈爾濱工業大學
  • ISBN:9787576718720
  • 出版日期:2025/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69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通過8章8堂課解鎖SCI綜述發表技巧,每章聚焦一個關鍵寫作環節或投稿環節,旨在幫助讀者在人工智慧(AI)工具輔助下高效地撰寫並發表SCI綜述論文,其中常見的AI工具包括山海大模型、文心一言、通義千問、Kimi、豆包、ChatGPT、Gemini、Claude和DeepSeek等。主要內容包括:綜述框架構建、綜述創新點確定、題目、摘要與圖文摘要、結論和展望、引言寫作、分類部分、參考文獻以及AI工具助力投稿文件準備。
    本書適用於高校和研究機構的科研人員,尤其是初入科研領域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對於經驗豐富的科研工作者,本書可為其提升科研論文寫作效率和質量提供參考借鑒。本書也能使對AI在科研寫作中應用感興趣的科技編輯和技術人員獲益。

作者介紹
鄧鳳霞//曲建華//邱珊|責編:張羲琰

目錄
第1章 第1堂課:綜述框架構建——八步走戰略
  知識思維導圖
  1.1 綜述是什麼?
    1.1.1 綜述的定義
    1.1.2 綜述的特點
    1.1.3 綜述的類型
    1.1.4 綜述和觀點文章的聯繫與區別
  1.2 AI工具如何助力科研
    1.2.1 AI工具簡介
    1.2.2 AI工具助力科研新範式
    1.2.3 提示詞:與AI工具對話的關鍵
  1.3 綜述寫作的八步走戰略概述
    1.3.1 第一步:核心創新點的確定
    1.3.2 第二步:寫作順序的確定
    1.3.3 第三步:題目、摘要和圖文摘要
    1.3.4 第四步:結論和展望
    1.3.5 第五步:引言——漏斗模型具化
    1.3.6 第六步:分類部分
    1.3.7 第七步:參考文獻
    1.3.8 第八步:投稿文件
  1.4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2章 第2堂課:綜述創新點確定——決定文章投到哪兒的關鍵
  知識思維導圖
  2.1 SCI論文創新點是整個研究的靈魂
  2.2 SCI論文創新點梳理
    2.2.1 SCI論文創新點範式:創新點主題+創新點方向+創新點範圍
    2.2.2 創新點的六大主題
    2.2.3 創新點的方向
    2.2.4 創新點的範圍
    2.2.5 實操:AI寫作工具助力SCI論文創新點梳理
  2.3 SCI綜述論文創新點寫作範式和創新點確定
    2.3.1 時間維度創新
    2.3.2 綜述歸納方法創新
    2.3.3 新框架/新視角/新模型整合創新
  2.4 實操:AI工具輔助SCI綜述創新點寫作範式
  2.5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3章 第3堂課:題目、摘要和圖文摘要——文章的眼睛
  知識思維導圖
  3.1 題目、摘要和圖文摘要簡介
    3.1.1 題目
    3.1.2 摘要
    3.1.3 圖文摘要
  3.2 題目的寫作:(前置定語+中心詞)+後置定語
    3.2.1 題目寫作模型
    3.2.2 AI工具助力題目寫作
  3.3 摘要的寫作——漏斗模型
    3.3.1 摘要寫作的漏斗模型
    3.3.2 漏斗型寫作的案例分享

    3.3.3 AI工具輔助摘要寫作
  3.4 圖文摘要的兩種類型
    3.4.1 循規蹈矩型
    3.4.2 意識流型
  3.5 實操:繪製圖文摘要
    3.5.1 確定圖文摘要類型
    3.5.2 AI工具助力圖文摘要的初步構思
    3.5.3 選擇合適的工具獲得圖文摘要中的素材
    3.5.4 圖文摘要的設計布局
    3.5.5 精細調整與美化
    3.5.6 按照目標期刊的投稿格式輸出圖文摘要
  3.6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4章 第4堂課:結論和展望
  知識思維導圖
  4.1 SCI綜述結論和展望
  4.2 結論撰寫的基本要求和範式
  4.3 結論與摘要的區別和聯繫
  4.4 展望撰寫的基本要求和寫作範式
  4.5 實操:AI工具助力結論寫作
  4.6 實操:AI工具助力展望寫作
  4.7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5章 第5堂課:引言寫作——具化的漏斗模型
  知識思維導圖
  5.1 引言的作用
  5.2 引言的寫作模型——具化的漏斗模型
  5.3 文獻計量學在引言中的應用
    5.3.1 文獻計量學在引言中的妙用
    5.3.2 文獻計量學工具
  5.4 案例分析
    5.4.1 案例1
    5.4.2 案例2:引入文獻計量學工具
  5.5 AI工具助力引言寫作
    5.5.1 AI工具助力引言第一部分:開場白
    5.5.2 AI工具助力引言第二部分:背景信息
    5.5.3 AI工具助力引言第三部分:研究缺口
    5.5.4 AI工具助力引言第四部分:解決策略
    5.5.5 AI工具助力引言第五部分:結構預覽
  5.6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6章 第6堂課:分類部分——四步走策略
  知識思維導圖
  6.1 分類部分的地位和寫作的核心思想
    6.1.1 分類部分的地位
    6.1.2 寫作的核心思想
  6.2 分類部分寫作的四步走策略
  6.3 篩選—分類—管理文獻
    6.3.1 篩選和分類文獻的原則
    6.3.2 篩選和分類文獻選擇的資料庫

    6.3.3 篩選文獻方法
    6.3.4 管理文獻方法
    6.3.5 AI工具助力文獻的篩選—分類—管理
  6.4 高效閱讀文獻的流程
    6.4.1 閱讀文獻的方法:精讀、跳讀、粗讀和不讀
    6.4.2 精讀究竟讀什麼
    6.4.3 精讀文獻實現輸入到輸出的閉環
    6.4.4 AI工具助力文獻高效閱讀
  6.5 分類部分SRUC寫作邏輯流
    6.5.1 分類部分SRUC寫作邏輯流詳解
    6.5.2 分類部分SRUC寫作難點突破
    6.5.3 AI工具助力分類部分SRUC寫作
  6.6 如何整理和引用文獻中的圖表數據
    6.6.1 表格的設計
    6.6.2 圖表的引用規範
    6.6.3 非開源文章中的圖表版權處理
  6.7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7章 第7堂課:參考文獻——注重細節
  知識思維導圖
  7.1 參考文獻的作用和選取原則
    7.1.1 參考文獻的作用
    7.1.2 參考文獻的選取原則
  7.2 SCI論文中參考文獻的標記和參考文獻列表的格式
    7.2.1 SCI論文中參考文獻的標記
    7.2.2 參考文獻列表的格式
  7.3 參考文獻編寫常見的錯誤
    7.3.1 作者名和姓的錯誤
    7.3.2 期刊/書名錯誤
    7.3.3 標題書寫的問題
    7.3.4 年、卷、期號的問題
    7.3.5 文獻與正文的內容對應的問題
  7.4 AI工具助力參考文獻編寫和糾錯
    7.4.1 AI工具輔助參考文獻編寫
    7.4.2 AI工具輔助參考文獻糾錯
  7.5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第8章 第8堂課:AI工具助力投稿文件準備
  知識思維導圖
  8.1 AI工具輔助準備投稿的其他文件
    8.1.1 投稿信
    8.1.2 圖片版權問題
    8.1.3 推薦審稿人
    8.1.4 亮點
  8.2 AI工具輔助投稿和返修
    8.2.1 一般投稿流程
    8.2.2 投稿期刊的選取
    8.2.3 期刊登錄及稿件提交
    8.2.4 AI工具助力審稿意見回復
  8.3 本章小結

  本章參考文獻
附錄 AI工具論文潤色修改的高效指令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