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獵巫時代(歐洲神話與巫術)(精)

  • 作者:編者:(德)伊娃-瑪利亞·施努爾|責編:方程|譯者:高楊
  • 出版社:浙江人民
  • ISBN:9787213118791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52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這是一部詳細講述歐洲歷史上女巫事件的著作。
    從中世紀開始,人們將戰爭、飢荒和瘟疫等災難歸因於超自然力量,又因為對當時流傳的巫術和黑魔法的恐懼,一場敵視女巫從而進行迫害的運動席捲了整個歐洲。
    在這本書中,著名的歷史學家施努爾聯手《明鏡周刊》的諸多作者,重新審視了殘酷的女巫迫害歷史,揭穿了關於這個黑暗時期的真相——獵殺女巫往往只是權力遊戲、社會衝突和政治競爭的煙幕,從根源上解讀了這場延續300多年的慘劇真正的歷史邏輯。

作者介紹
編者:(德)伊娃-瑪利亞·施努爾|責編:方程|譯者:高楊
    伊娃-瑪利亞·施努爾(Eva-Maria Schnurr),生於1974年,歷史學博士。德國著名周刊《時代》和《星報》自由撰稿人。自2017年起,她負責《明鏡周刊》歷史和科學版塊的編輯寫作工作,並於2019年成為該雜誌歷史版塊負責人。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從這些事實中無法斷定任何巫術」
  1615年,卡塔琳娜·開普勒被指控為女巫。她的兒子、著名天文學家約翰內斯·開普勒以驚人的方式為她辯護。(烏林卡·魯布拉克供稿)
第二章 「每個人都可能會受迫害」
  歷史學家麗塔·沃爾特默認為,「獵巫狂熱」並不存在,男人同樣受到迫害,有些遺毒今日依然存在。(烏韋·克魯斯曼采編)
第三章 與魔鬼結盟
  魔法的概念由來已久,但在中世紀晚期,魔法的概念發生了重大變化。與此同時,人們開始迫害和殺害女巫。(托爾本·穆勒供稿)
第四章 「無辜的我被逼死」
  1626年,班貝格主教區發生了一場殘酷的獵巫浪潮,其背後是政治鬥爭、宗教狂熱和貪婪。(馬丁·普法芬策勒供稿)
第五章 邪惡力量和致命魔法
  在近現代初期,對大多數人來說,魔法就像巨怪或幽靈一樣,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們非常害怕村裡秘密行事的女巫。(大衛·諾伊豪澤供稿)
第六章 兩位巴爾塔扎的恐怖統治
  在富爾達修道院,獵巫法官的個人利益加劇了迫害:梅爾加·比恩,一位普通公民的妻子成為受害者。(本諾·斯蒂伯供稿)
第七章 君主和他的惡魔們
  考察歐洲的情況,表明是什麼助長了人們對女巫的恐懼。保守的新教對婦女來說非常危險。(安傑麗卡·弗朗茨供稿)
第八章 薩勒姆的墮落
  「新大陸」的清教徒定居者也發起過獵巫運動。煽動這場迫害的知識分子至今仍被認為是美國殖民時期最重要的偉大人物之一。(弗朗克·帕塔龍供稿)
第九章 魔鬼的孩子
  威斯特法倫的一個小村莊里,人們互相指責對方施展黑魔法。對這一現象的研究至今仍具有重要意義。(薩拉·馬西亞克供稿)
第十章 處決了394人的劊子手
  酷刑執行者和劊子手們是如何生活、思考和感受的?紐倫堡的弗朗茨·施密特的日記揭示了這個社會邊緣群體的生活。(吉多·克萊因胡伯特供稿)
第十一章 反對黑魔法
  早期的現代科學家也堅信女巫的存在。他們的著作為迫害提供了理論依據。(丹尼·克林吉爾供稿)
第十二章 「哦,上帝,這真是彌天大謊!」
  1627年5月19日,卡塔琳娜·埃諾特因行巫術而被處死。時至今日,有關這位女富商的傳說依然不絕於耳。(卡特亞·伊肯供稿)
第十三章 暴躁的狼人
  今日,德語中女巫這個詞通常指女性。但在當時並非如此,約1/4的被處決者是男性。(克里斯托夫·岡克爾供稿)
第十四章 監獄中的兒童
  海倫娜·庫爾滕斯只有14歲,但她還是被指控行巫術,而劊子手也沒有放過她。(阿爾訥·茨拔昂卡供稿)
第十五章 僅僅因為幾個塔勒
  奧斯納布呂克及萊姆戈都發生了嚴重的獵巫運動。但是在明斯特,卻沒有一人被審判。為什麼?(哈赫爾德·尤斯丁供稿)
第十六章 「論惡魔令人眼花繚亂的作品」
  任何反對獵巫者都需要極大的勇氣和鋼鐵般的意志。法學家克里斯蒂安·托馬斯烏斯反對巫術信仰,是德國啟蒙運動的先驅。(約阿希姆·莫爾供稿)
第十七章 戈雅的名作《女巫的飛行》
  《女巫的飛行》是弗朗西斯科·德·戈雅的六幅系列畫作的一部分,在這六幅畫作中,戈雅將巫術和迷信作為主題。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這位著名西班牙畫家的名作?(卡特琳·馬斯供稿)
第十八章 司法謀殺
  女僕安娜·戈爾迪于1782年被處死。作為歐洲最後一個被處死的女巫,她可能是一場陰謀的受害者。(索爾維格·格羅特供稿)
第十九章 白日純潔,夜晚下流
  在《浮士德》中,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描述了一場女巫的狂歡,讓古老的世界魂牽夢縈。但詩人本人相信魔法嗎?(約翰內斯·薩爾茨韋德爾供稿)
第二十章 日耳曼的遺產
  納粹視女巫為異教智慧的守護者,並對受迫害者的祖先進行了研究。(烏韋·克魯斯曼供稿)
第二十一章 「對我而言,此處無法區分『理性』與『非理性』」
  即使到了20世紀,德國依然還有關於女巫的審判。歷史學家莫妮卡·布萊克對這個離奇的事件做出了解釋。(伊娃 瑪利亞·施努爾采編)
第二十二章 圍著瓦爾普吉斯之火起舞
  現代「女巫」宣傳女性自主和親近自然,但並非所有理論都是無害的。(雅思敏·略爾希訥供稿)
第二十三章 最顯眼的女巫配件
  近代早期,人們擔心女巫秘密潛伏在村子里,難以辨認。隨著時間的推移,女巫在描述中被賦予了明確的特徵。這些特徵從何而來?
第二十四章 女巫審判要點
  弗朗克·帕塔龍供稿
附錄1 女巫審判大事年表

附錄2 相關書籍、電影、博物館推薦
附錄3 作者簡介
附錄4 鳴謝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