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國際關係學話語體系建設(精)/中國話語體系建設叢書

  • 作者:邢瑞磊|責編:黃金濤|總主編:沈壯海
  • 出版社:武漢大學
  • ISBN:9787307250468
  • 出版日期:2025/05/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31
人民幣:RMB 9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新時期中國國際關係學學科發展應立足於現代中國的現實需求,堅持和發展具有民族性、自主性、原創性的概念、理論和學術體系,在增進中外相互理解融通,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實踐中,塑造強大的話語能力和話語體系。本書在梳理和評析國際關係學學科發展史、理論知識體系和外交實踐基礎上,對新時期中國國際關係學的「三大體系」建設方向展開全方位討論。本書強調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關係學話語體系和提高我國的國際話語能力,需沿著「實踐為體,一體多用」的基本理論思路,堅持中國特色的實踐本位,打通馬克思主義、傳統文化和西方理論的學理「脈絡」,形成的具有自主性和包容性的學科體系和學術體系。

作者介紹
邢瑞磊|責編:黃金濤|總主編:沈壯海
    邢瑞磊,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武漢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國際政治研究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歐洲學會理事。當前的研究領域為國際關係理論、比較地區主義、歐洲政治、國際安全、全球治理等。已在國內CSSCI期刊發表論文二十余篇,文章多次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報刊資料》轉載;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一項,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一項(子課題負責人),主持完成部委委託課題近十項。

目錄
第一章  學術體系建構:從社會科學到國際關係
  第一節  波普爾「鍾與雲」隱喻及社會科學理論類型
    一、解釋型理論:「鍾」的穩定與可驗證性
    二、詮釋型理論:「雲」的流動與意義建構
    三、批判型理論:風暴的力量與社會變革
    小結:鍾、雲與風暴:社會科學理論的多元性與複雜性
  第二節  「抽象階梯」與社會科學理論的層次性及其構建過程
    一、理論的抽象階梯:層次與過程
    二、「抽象階梯」與社會科學理論類型定位
  第三節  國際關係理論的哲學基礎演化:從實證主義到科學實在論
    一、實證主義
    二、科學實在論
小結
第二章  中西國際關係學科與理論體系的演進與比較
  第一節  科學與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的演進
    一、「第一次大辯論」中的科學問題
    二、「第二次大辯論」中的科學與人文之爭
    三、20世紀70年代以後的社會科學哲學辯論
  第二節  恐懼與自由:西方國際關係理論體系的情感與價值體系
  第三節  改革開放后中國國際關係的學科與理論的協同演進
    一、理論引介與學科制度化(1978—2000年)
    二、理論創新與學科成熟:國際關係學科的話語自覺(2000年至今)
小結
第三章  中國國際關係理論構建路徑的若干思考
  第一節  國際關係理論的普遍性與特殊性
    一、國際關係的理論體系:元理論、研究範式與實質理論
    二、中國國際關係理論普遍性與特殊性的平衡
  第二節  新時代中國國際關係的知識生成
    一、國際關係和世界歷史:世界政治歷史敘事的重塑
    二、國際關係與比較政治:世界政治多樣性的經驗理論整合
    三、國家利益與全球規範的調合:世界秩序與治理理念重建
  第三節  實踐與秩序:中國國際關係理論體系構建方向
    一、結構現實主義的「靜態」困境及其超越
    二、國際關係的「實踐理性」:一個理論定位
    三、解釋秩序變遷:歷史制度主義與「實踐理性」
    四、國際秩序的未來與中國國際關係理論與實踐
第四章  話語體系構建:國際關係中的話語和話語權
  第一節  話語與國際話語權的構成
  第二節  國際話語權的複合性
    一、知識生產能力:合法化的符號鑄造
    二、話語傳播的影響力:注意力爭奪的技術政治學
    三、危機管理:認知安全的動態防禦
    四、制度整合:規則內化與標準輸出
  第三節  國際話語的生成、擴散與內化機制
    一、國際話語的生命周期
    二、國際話語的生成
    三、國際話語的擴散
    四、國際話語的內化
第五章  國際秩序、國際話語傳播及其變遷動力
  第一節  國際秩序及其構成

  第二節  國際話語和國際秩序變遷
  第三節  國際秩序變遷中的話語實踐
    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兩個半」國際秩序的並存與交織
    二、國際秩序變遷的動力
    三、國際秩序變遷中的中國與世界
第六章  秩序轉型期中國國際話語權的實踐與展望
  第一節  中國話語權的能力建設
    一、中國領導人對話語權建設的重視與發展
    二、中國話語權能力建設的實踐路徑
    三、主流媒體的宣傳革新
    四、新媒體的興起與宣傳主體多元化建設
    五、多領域人才培養
  結語
  第二節  中國話語權的權利提升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