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本論著主要研究中國現代書法美學思想的發展歷程、美學範疇、美學命題、審美理想、審美創造、審美態度,以求在整體思想形態上對中國現代書法美學思想進行較為精準的把握,以便為中國書法美學史研究提供較為充實的參考資料和理論思考。本論著描述了「現代轉型期、體系建構期、當代延展期」的美學思想流變,考察了「道與氣,形與神,力與厚,巧與拙,古與雅」等美學範疇在當代書法美學思想中的體現,辯證思考了「史學勾勒、時空關係、個性與共性、融合與創新」等美學論域在當代書法美學思想中的闡釋,並考察了「意境、靈氣、風骨、格調、自然、清和」等美學範疇在中國現代書法美學思想中的闡述,闡發了中國現代美學思想中「虛靜、凝神、臨摹、腕活、力灌、入神、創新」在書法創造過程中的重要性論述,勾勒了「中庸、文靜、守一、度量、信念」在中國現代美學思想中的具體闡發,且對中國當代書法美學教育進行了「弘揚國粹論、文化自信論、修身養性論、循序漸進論」等方面的理論闡發。
作者介紹
萬志全|責編:胡悅
萬志全(1970-),男,漢族,江西撫州人,博士,博士后,河池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教授。曾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道家美學在漢魏六朝的傳承與衍變研究」,以及省社科規劃項目「揚雄美學思想研究」「隋唐五代時期道家審美思潮研究」等課題8項。現主持的項目有廣西社科規劃項目「廣西少數民族創世神話的美學研究」。已出版個人學術著作《藝術化語言》《揚雄美學思想研究》《中國古代審美理想》《中國新詩概論》《漢魏六朝道家美學思想研究》《庫區水文化研究》《老子造物思想研究》《審美生活研究》等,出版詩集《不惑的浪漫》,發表論文9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為美學、文藝學、中國古代哲學、中國傳統文化等。
目錄
第一章 中國現代書法美學思想流變
第一節 現代轉型期
一、梁啟超的書法美學思想
二、王國維的書法美學思想
三、張蔭麟、黃賓虹、于右任、祝嘉的書法美學思想
四、沈尹默、林散之、孔雲白的書法美學思想
五、鄧以蟄、宗白華、林語堂的書法美學思想
第二節 體系建構期
一、劉綱紀的書法美學思想
二、金學智的書法美學思想
三、陳振濂的書法美學思想
四、葉秀山的書法美學思想
五、陳廷祐的書法美學思想
第三節 當代延展期
一、熊秉明的書法美學思想
二、崔樹強的書法美學思想
三、毛萬寶的書法美學思想
四、尹旭的書法美學思想
五、諸榮會的書法美學思想
第二章 中國現代書法美學範疇體系
第一節 道與氣
一、道
二、氣
第二節 形與神
一、形
二、神
第三節 力與厚
一、力度
二、厚度
第四節 巧與拙
一、巧
二、拙
第五節 古與雅
一、古
二、雅
第三章 中國現代書法美學主要論域
第一節 史學勾勒
一、對古代書法美學整體風貌的評價
二、對各時代書法美學風貌的評價
三、對各流派書法美學風貌的評價
四、對代表性人物書法美學風貌的評價
五、論述古代書法美學風格的延續與變革
六、不同時代(或流派、代表性人物)書法美學風貌的比較
第二節 時空關係
第三節 個性與共性
第四節 融合與創新
第四章 中國現代書法審美理想
第一節 意 境
一、有意境的書法:情景交融的美感色彩
二、有意境的書法:虛實相生的美感風範
三、有意境的書法:韻味無窮的美感體會
第二節 靈 氣
一、性靈
二、靈動
三、頓悟
第三節 風 骨
一、情感的充沛度
二、思想的合理度
三、字形的美觀度
四、篇章的整合度
第四節 格 調
一、思想感情的純正
二、審美趣味的純真
三、作品內容的純善
第五節 自 然
一、模仿的自然
二、字形的自然
三、想象的自然
第六節 清 和
一、整體形象的清純
二、各種關係的和諧
三、個人追求的沖淡
第五章 中國現代書法審美創造
第一節 虛 靜
一、虛
二、靜
第二節 凝神
一、凝神絕慮
二、凝神心正
第三節 臨摹
一、苦練
二、巧練
第四節 腕活
第五節 力灌
一、用力
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