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經濟學(第2版21世紀經濟與管理規劃教材)/經濟學系列
內容大鋼
本書的主要內容不僅包括環境經濟學的發展史和基本理論、環境問題產生的微觀原因與宏觀原因、環境影響的經濟評價、主要的環境經濟政策、環境經濟核算等基礎知識,還側重於結合中國國情和環境政策進行分析,通過案例等考察環境經濟學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
新版融入了全球環境狀況、經濟形勢和環境政策等方面的最新變化,重新梳理了生態經濟學、氣候變化經濟學、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等內容,更新了各章的數據、圖表、案例和習題等,邏輯框架更加合理,文字表述更加精準。
本書可作為經濟類、地理類、環境類相關專業本科高年級學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作為政策研究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
基礎知識部分
第1章 導論
1.1 環境及其功能
1.2 環境—經濟關係
1.3 環境問題的分類
1.4 本書的結構
第2章 環境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2.1 西方早期環境經濟思想
2.2 分析環境問題的經濟學工具
2.3 環境經濟學的產生背景
2.4 環境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2.5 環境經濟學的特點
2.6 環境經濟學在中國
微觀分析部分
第3章 市場失靈——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之一
3.1 外部性
3.2 公共物品
3.3 不確定性和短視
第4章 分析污染問題的思路
4.1 靜態局部均衡分析
4.2 物質平衡分析
第5章 環境影響的經濟評價
5.1 環境價值的社會選擇
5.2 環境變化對福利的影響
5.3 環境變化的價值評估
第6章 削減工業污染的政策
6.1 命令—控制型政策
6.2 排污稅
6.3 排污權交易
6.4 補貼和押金—退款制
6.5 減污政策的比較與選擇
6.6 減污政策的執行
第7章 削減非點源污染的政策
7.1 移動源污染的削減
7.2 面源污染的削減
第8章 市場、公眾和企業的作用
8.1 市場和公眾對改善環境的作用
8.2 企業「自願」承擔環境責任
宏觀分析部分
第9章 經濟系統的擴張——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之二
9.1 人口增長對環境的影響
9.2 經濟增長對環境的影響
9.3 經濟全球化對環境的影響
第10章 生態經濟學概要
10.1 生態經濟學的基本觀點
10.2 增長的極限
10.3 穩態經濟
第11章 環境管制對經濟的影響
11.1 環境管制對增長和就業的影響
11.2 環境管制對創新、競爭力和生產效率的影響
11.3 環境管制對貿易和投資的影響
11.4 環境—經濟影響的分析模型
第12章 環境經濟核算
12.1 環境經濟核算思想
12.2 環境與經濟綜合核算體系
12.3 國外的環境經濟核算實踐
12.4 中國的環境經濟核算實踐
第13章 跨界環境問題
13.1 跨界外部性
13.2 氣候變化經濟學
13.3 生態補償
第14章 綠色增長
14.1 傳統增長模式
14.2 向綠色增長模式轉變
第15章 中國的環境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
15.1 中國環境治理體系的發展
15.2 中國環境治理體系的框架
15.3 中國生態環境保護的督政機制
15.4 中國生態文明建設
附錄1 主要污染物的縮寫形式
附錄2 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綱要中的資源環境指標
附錄3 重要環境法律、法規和文件
概念索引
參考文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