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暴雨山洪災害系統風險調查與分析評價技術手冊/暴雨山洪災害防禦關鍵技術叢書

  • 作者:桑國慶//劉陽//王豪//馮平|責編:王丹陽
  • 出版社:中國水利水電
  • ISBN:9787522629674
  • 出版日期:2025/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51
人民幣:RMB 6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在總結前期山洪災害調查評價工作基礎上,首先借鑒自然災害風險系統的理論,結合山洪形成及致災機理,以「降雨誘災—流域孕災—局地生災—承災體承災」四個環節為主線,從致災因子調查評價、流域和局地孕災環境調查評價、承災體調查評價三個方面構建了暴雨山洪災害系統風險調查評價的理論基礎;在此基礎上梳理、集成《山洪災害調查與評價技術規範》(SL 767—2018)、《山洪災害補充調查評價技術要求(試行)》、《山洪災害危險區動態管理清單編製指南》等現有國家技術要求和成果,完善了小流域暴雨山洪災害風險調查與分析評價技術體系,進一步明確了山洪災害風險調查、分析評價、危險區動態清單編製、成果整理和應用等內容及要求,並以山東省濰坊市大石河流域為例進行了應用實踐。

作者介紹
桑國慶//劉陽//王豪//馮平|責編:王丹陽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山洪災害危害及含義
    1.1.1  山洪災害危害
    1.1.2  山洪災害含義
  1.2  山洪災害特點及成因
    1.2.1  山洪災害特點
    1.2.2  山洪災害成因分析
  1.3  我國山洪災害防治工作
    1.3.1  山洪災害防治工作
    1.3.2  山洪災害調查評價工作
    1.3.3  山洪災害風險管控工作
    1.3.4  數字孿生小流域山洪災害「四預」能力建設
  1.4  本書主要內容
  1.5  名詞解釋
    1.5.1  山洪災害防治基本概念
    1.5.2  山洪災害風險調查相關概念
    1.5.3  山洪災害風險分析相關概念
    1.5.4  山洪災害預報預警相關概念
第2章  山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理論及技術
  2.1  山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理論基礎
    2.1.1  山洪災害系統
    2.1.2  山洪災害風險
    2.1.3  山洪災害調查評價理論基礎
  2.2  山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目標
    2.2.1  總體定位
    2.2.2  總體目標
    2.2.3  山洪災害風險調查目標
    2.2.4  山洪災害風險分析評價目標
  2.3  山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主要內容
    2.3.1  山洪災害風險調查
    2.3.2  山洪災害風險分析評價
    2.3.3  危險區動態管理清單
    2.3.4  成果集成整理
  2.4  山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技術路線
    2.4.1  總體技術路線
    2.4.2  風險調查技術路線
    2.4.3  風險評價技術路線
第3章  山洪災害風險調查
  3.1  資料搜集及工作地圖製作
    3.1.1  資料搜集
    3.1.2  工作底圖製作
  3.2  山洪災害小流域調查
    3.2.1  小流域基本信息調查
    3.2.2  歷史山洪災害調查
    3.2.3  防治對象初步調查
    3.2.4  涉水工程調查
    3.2.5  監測預警體系調查
    3.2.6  水文氣象調查
  3.3  防治對象基本情況調查

    3.3.1  社會經濟情況調查
    3.3.2  防治對象歷史洪水調查
  3.4  防治對象河段及局地隱患調查
    3.4.1  河段及水系情況
    3.4.2  溝灘佔地隱患
    3.4.3  溝道缺口、束窄和急彎隱患
    3.4.4  多支齊匯和外洪頂托
    3.4.5  受水庫泄流影響情況
    3.4.6  其他局地隱患調查
    3.4.7  局地微地形測量
  3.5  涉水工程隱患調查
    3.5.1  涉水工程基本情況
    3.5.2  涉水工程隱患情況
  3.6  防治對象危險區調查
    3.6.1  危險區屬性及類型
    3.6.2  危險區範圍及成災水位
    3.6.3  危險區基本情況及危險區單元
    3.6.4  危險區詳細調查及測量
    3.6.5  轉移路線及安置點
  3.7  調查成果
第4章  山洪災害風險分析評價
  4.1  流域風險分析評價
  4.2  防治對象風險分析評價
    4.2.1  分析評價方法選擇
    4.2.2  常規工況下風險分析評價
    4.2.3  考慮隱患因素的風險分析評價
    4.2.4  危險區風險等級確定
  4.3  風險分析評價成果
第5章  危險區動態管理清單建設
  5.1  危險區清單內容
  5.2  技術路線
    5.2.1  危險區數據集成
    5.2.2  危險區單元劃定
    5.2.3  危險區單元等級劃分
    5.2.4  危險區動態管理清單編製與匯總
    5.2.5  危險區管理清單更新
  5.3  危險區動態管理清單體系
    5.3.1  危險區管理清單表格
    5.3.2  危險區全要素圖
  5.4  分級管理應用
    5.4.1  山洪災害防治項目
    5.4.2  預報預警方面
  5.5  危險區動態管理清單成果
第6章  成果整理及應用
  6.1  空間數據
  6.2  文字報告及報表
    6.2.1  文字報告
    6.2.2  成果報表
    6.2.3  成果圖
    6.2.4  照片成果

  6.3  山洪災害數據底板
  6.4  成果應用
    6.4.1  危險區風險管控工作
    6.4.2  完善山洪災害防禦預案
    6.4.3  臨界雨量和預警指標修訂
    6.4.4  夯實和補充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平台
第7章  大石河流域山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實踐
  7.1  流域基本情況
  7.2  風險調查成果
    7.2.1  大石河流域層面內業調查
    7.2.2  王墳集鎮基本情況調查
    7.2.3  河段風險隱患調查
    7.2.4  涉水工程風險隱患調查
    7.2.5  現場危險區調查
  7.3  風險分析成果
    7.3.1  常規工況山洪災害分析評價
    7.3.2  考慮風險隱患的山洪災害分析評價
  7.4  危險區等級確定
  7.5  危險區動態管理清單集成及應用
文件及技術標準
附錄
附錄1 調查成果表及填表說明
附表1 山洪災害小流域調查表
附表2 山洪災害防治對象調查表
附表3 山洪災害防治對象風險調查表
附錄2 分析評價成果表及填表說明
附表1 分析評價目錄
附表2 設計暴雨成果表
附表3 設計暴雨時程分配成果表
附表4 控制斷面設計洪水成果表
附表5 防洪評價成果表
附表6 臨界雨量指標成果表
附表7 預警指標成果表
附表8 防治對象危險區等級評價表
附錄3 危險區動態管理清單及填表說明
附表1 危險區單元動態管理清單表
附表2 危險區動態管理清單匯總表
附錄4 編碼原則
  A.1  行政區劃編碼原則
  A.2  防治對象編碼原則
  A.3  危險區單元編碼原則
  A.4  流域代碼
  A.5  河流代碼
  A.6  堰壩編碼原則
  A.7  路涵(涵洞)編碼原則
  A.8  橋樑編碼原則
附錄5 糙率參考表
附表1 天然河道糙率表
附表2 天然灘地糙率表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