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20世紀西方藝術心理學精粹/南京大學藝術理論譯叢

  • 作者:編者:吳維憶|責編:張潛|總主編:周憲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43370
  • 出版日期:2024/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29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藝術心理學處在哲學美學與經驗美學的分野之處,包含意動心理學與內容心理學的辯證關係,這種內在的張力突出地表現為結構主義、功能主義、精神分析、行為主義、認知科學、人本主義等不同學派的更迭和消長,也造就了一個根本的二難選擇:究竟應當研究藝術作品或活動的固有形式屬性,還是要關注其與個體的聯繫以及個體的經驗意義?本文彙編的21篇論文從不同的角度指向了同一個答案:對於藝術的解釋需要兩條路徑的有機結合。這不僅是方法層面的簡單相加,而是根源於藝術的本質,因為藝術的創作、欣賞和傳播既是抽象而精微的精神活動,也是最普遍且多樣的實踐活動,藝術作品只有置於特定的歷史和文化語境之中,經過個體與作品的互動才能發揮作用,進而得到研究和解釋。在經歷了一個半世紀的發展之後,藝術心理學的當代挑戰就是如何融合兩條路徑,建立一個具有一致性的模型,可以兼容容納世界與個體的動態屬性,趨近精確且豐富的目標。

作者介紹
編者:吳維憶|責編:張潛|總主編:周憲
    吳維憶,愛爾蘭科克大學哲學博士、南京大學藝術學院准聘副教授。曾任上海交通大學博士后,劍橋大學、多倫多大學及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訪問學者。研究領域為藝術理論、比較藝術與文化研究,聚焦生態藝術、藝術與科技等問題。出版英文著作1部(Routledge,2016),在《文藝理論研究》《美術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二十余篇。

目錄
藝術家人格:一種系統視角  [美]薩米·阿布哈姆德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
《藝術與藝術家》作者序  [奧/美]奧托·蘭克
藝術中的創造力  [美]J.P.吉爾福德
美學的新精神分析方法  [奧/英]安東·埃倫茨威格
精神分析的貢獻及其局限  [奧/美]恩斯特·克里斯
文學研究中的心理主義和心理學  [波蘭]羅曼·英伽登
閱讀文學小說可以提升心智理論  [美]大衛·科默·基德  埃馬努埃萊·科斯塔諾
夏加爾一則  [德]埃里希·諾伊曼
藝術的概念和分類(從心理學的角度)  [德]奧斯瓦爾德·屈爾佩
藝術的意義與分類  [美]羅伯特·莫里斯·奧格登
藝術史與心理學  [德/美]魯道夫·阿恩海姆
移情  [英]弗農·李
美的心理學:美的本質  [美]埃塞爾·D.普芙
感知與美學  [美]P.A.羅塞爾  J.B.德里格斯基  P.R.金尼爾
一種圖像知覺理論  [美]詹姆斯·J.吉布森
新奇性、複雜性和享樂價值  [英/加]丹尼爾·E.伯萊因
審美想象  [加]傑拉德·C.庫布奇克
心理學與美育  [美]拉爾夫·A.史密斯
藝術與美學的進化論研究途徑  [西]馬科斯·納達爾  傑拉爾多·戈麥斯·波多
神經美學:描述性和實驗性的方法  [美]安簡·查特吉
連通藝術與科學:審美心理學的一個框架  [德]托馬斯·雅各布森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