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植物細胞與組織研究方法(第2版化學工業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規劃教材)

  • 作者:編者:畢建傑//何在菊//譚秀山|責編:尤彩霞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470591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88
人民幣:RMB 5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植物細胞與組織研究是生物類、大農學類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一門重要的理論與實驗技術相結合的課程。本書是編者根據多年積累的教學、科研經驗以及實驗技能整理而成,主要介紹了植物細胞與組織研究中廣泛應用的技術和方法,共3篇8章,即植物細胞與組織製片原理、植物細胞與組織製片方法和技術、植物組織與細胞研究實驗操作3篇內容,包括植物製片的目的和方法、植物製片的原理、常用染色劑及染色方法、石蠟切片法、半薄切片技術、非切片製片、植物細胞與組織顯微測定、其它切片技術。根據時代發展和課程建設對學生實驗能力的要求,相較第1版,本次修訂補充了26個植物組織與細胞研究實驗操作內容。全書圖文並茂,既系統地介紹了當前植物細胞與組織的研究方法,又突出了實驗技術要點。
    本書可作為高等農林院校植物生產類各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綜合性大學、師範類大學生物類各專業師生及生物學相關工作者或愛好者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畢建傑//何在菊//譚秀山|責編:尤彩霞

目錄
第1篇  植物細胞與組織製片原理
  第1章  植物製片的目的和方法
    1.1  植物製片簡介
      1.1.1  植物製片目的
      1.1.2  植物製片方法
    1.2  植物製片常用儀器、用具、藥品
      1.2.1  主要儀器設備
      1.2.2  主要玻璃器具
      1.2.3  一般用具
    1.3  植物製片一般流程
      1.3.1  一般製片
      1.3.2  石蠟 半薄切片
    1.4  植物製片相關常用技術
      1.4.1  清潔技術
      1.4.2  封邊與封片(藏)技術
      1.4.3  切片刀的磨刀技術
  第2章  植物製片的原理
    2.1  選材
      2.1.1  材料的選擇
      2.1.2  材料的切取
    2.2  殺死、固定與保存
      2.2.1  殺死、固定與保存概述
      2.2.2  固定的基本原理
      2.2.3  常用的固定劑
      2.2.4  固定操作注意事項
    2.3  洗滌
      2.3.1  洗滌的作用
      2.3.2  洗滌的方法
    2.4  脫水劑與脫水
      2.4.1  脫水
      2.4.2  常用的脫水劑
    2.5  透明劑與透明
      2.5.1  透明的作用
      2.5.2  常用的透明劑
    2.6  製片
    2.7  染色劑與染色
      2.7.1  染色的發現與染色原理
      2.7.2  染色劑的概念與性質
      2.7.3  染色劑的種類
    2.8  封固與封固劑
      2.8.1  水溶性封固劑
      2.8.2  糖漿封固劑
      2.8.3  樹脂性封固劑
      2.8.4  其它封固劑
  第3章  常用染色劑及染色方法
    3.1  常用染色劑
      3.1.1  蘇木精
      3.1.2  洋紅
      3.1.3  番紅O
      3.1.4  亮綠

      3.1.5  固綠
      3.1.6  孔雀綠
      3.1.7  甲基綠
      3.1.8  碘綠
      3.1.9  結晶紫
      3.1.10  橘紅G
      3.1.11  曙紅
      3.1.12  真曙紅
      3.1.13  中性紅
      3.1.14  酸性品紅(復紅)
      3.1.15  鹼性品紅(復紅)
      3.1.16  剛果紅
      3.1.17  甲苯胺藍
      3.1.18  甲基藍
      3.1.19  亞甲基藍
      3.1.20  蘇丹Ⅲ
      3.1.21  蘇丹Ⅳ
      3.1.22  苯胺藍
      3.1.23  地衣紅
      3.1.24  天青石藍
      3.1.25  苦味酸
      3.1.26  俾斯麥棕
      3.1.27  玫瑰紅
      3.1.28  詹納斯綠
      3.1.29  紅四氮唑
      3.1.30  間苯三酚
    3.2  染色方法
      3.2.1  染色方法的種類
      3.2.2  常用的染色方法與步驟
    3.3  染色中必須注意的幾個問題
      3.3.1  染色液濃度
      3.3.2  染色溫度與時間
      3.3.3  固定液對於染色的影響
      3.3.4  染色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2篇  植物細胞與組織製片方法和技術
  第4章  石蠟切片法
    4.1  取材、固定、保存、洗滌
      4.1.1  取材
      4.1.2  固定
      4.1.3  沖洗
    4.2  脫水、透明
      4.2.1  脫水
      4.2.2  透明
    4.3  浸蠟
    4.4  包埋
      4.4.1  包埋方法
      4.4.2  包埋石蠟選擇
    4.5  修塊、切片
      4.5.1  修塊、粘固
      4.5.2  組織切片機的結構及操作步驟

      4.5.3  切片注意事項
    4.6  粘片、展片、烤片(烘片)
    4.7  脫蠟、復水、染色、脫水、透明
    4.8  封片
  第5章  半薄切片技術
    5.1  水溶性樹脂包埋
      5.1.1  GMA包埋法
      5.1.2  Quetol 523包埋
      5.1.3  JB-4包埋
      5.1.4  Lowicryl K4M包埋法
    5.2  環氧樹脂包埋法
      5.2.1  環氧樹脂包埋的機制和配方
      5.2.2  材料洗滌、脫水
      5.2.3  滲透與聚合
    5.3  修塊和切片
      5.3.1  修塊
      5.3.2  切片刀
      5.3.3  切片注意事項
    5.4  染色
  第6章  非切片製片
    6.1  暫時封藏
      6.1.1  簡易觀察製片
      6.1.2  孢子及花粉粒萌發觀察製片
    6.2  整體製片
      6.2.1  甘油法
      6.2.2  甘油凍膠法
      6.2.3  甘油-二甲苯法
      6.2.4  糖漿法
      6.2.5  水封藏法
      6.2.6  松節油法
    6.3  塗壓製片
      6.3.1  塗壓法的基本步驟
      6.3.2  植物花粉母細胞的塗片法
      6.3.3  植物根尖、莖端的壓片法
    6.4  離析製片
      6.4.1  硝酸-氯化鉀離析法
      6.4.2  鉻酸-硝酸離析法
      6.4.3  乙酸-過氧化氫離析法
      6.4.4  煮沸法
      6.4.5  鹽酸-草酸離析法
      6.4.6  氨水離析法
      6.4.7  氫氧化鈉離析法
      6.4.8  乙醇-鹽酸離析法
      6.4.9  次氯酸鈉法
    6.5  透明製片
      6.5.1  乳酸-苯酚透明法
      6.5.2  氫氧化鈉透明法
      6.5.3  冬青油透明法
      6.5.4  甘油透明法
  第7章  植物細胞與組織顯微測定

    7.1  碳水化合物顯微測定
      7.1.1  高碘酸-希夫反應——顯示多糖(澱粉粒及細胞壁纖維素等)
      7.1.2  碘-碘化鉀反應——顯示澱粉粒
      7.1.3  氯化鐵羥胺反應——顯示果膠
      7.1.4  氯碘化鋅反應——顯示纖維素
      7.1.5  氯代亞硫酸鹽法——顯示木質素
      7.1.6  苯胺藍熒光法——顯示胼胝質
      7.1.7  亞硫酸鐵反應——顯示單寧
      7.1.8  銀還原法——顯示維生素C
    7.2  脂類顯微測定
      7.2.1  蘇丹染料染色法——顯示全部脂類
      7.2.2  尼羅藍法——顯示中性脂肪及酸性類脂
      7.2.3  鋨酸染色法——顯示中性不飽和脂類
      7.2.4  酸性氧化蘇木精法——顯示磷脂
      7.2.5  過甲酸-希夫法——顯示含不飽和鍵的脂類
      7.2.6  丙二醇蘇丹法——顯示類脂
    7.3  蛋白質的顯微測定
      7.3.1  汞-溴酚藍法——顯示總蛋白質
      7.3.2  ?三酮(或四氧嘧啶)-希夫反應——顯示總蛋白質
      7.3.3  氯胺-T-希夫試劑反應——顯示總蛋白
      7.3.4  固綠染色法——顯示總蛋白質或鹼性蛋白
      7.3.5  偶聯四唑反應——顯示含色氨酸、組氨酸和酪氨酸的蛋白質
      7.3.6  重氮化偶聯反應——顯示含酪氨酸蛋白質
      7.3.7  Sakaguchi反應——顯示含精氨酸蛋白質
      7.3.8  對二甲氨基苯甲醛反應——顯示含色氨酸蛋白質
      7.3.9  鐵氰化鐵法——顯示蛋白質—SH
      7.3.10  汞橙(RSR)法——顯示蛋白質—SH
      7.3.11  巰基乙酸-鐵氰化鐵法——顯示蛋白質—SS—
      7.3.12  過甲酸-希夫試劑反應——顯示含—SS—蛋白質
      7.3.13  過甲酸-Alcian藍法
    7.4  核酸的顯微測定
      7.4.1  福爾根反應——顯示DNA
      7.4.2  甲基綠-派洛寧(焦寧)染色法——顯示DNA與RNA
      7.4.3  蘇木精染色法
      7.4.4  鐵礬-蘇木精染色法
    7.5  ?的顯微測定
      7.5.1  聯苯胺反應——顯示過氧化物?
      7.5.2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顯示脫氫?
      7.5.3  四氮唑鹽反應——顯示琥珀酸脫氫?
      7.5.4  Nadi反應——顯示細胞色素氯化?
      7.5.5  鉛沉澱法
      7.5.6  鈣-鈷沉澱法——顯示鹼性磷酸?
      7.5.7  鈣皂沉澱法——顯示酯?
      7.5.8  靛藍法——顯示酯?
      7.5.9  鄰苯二酚法——顯示多酚氧化?
    7.6  細胞壁成分顯微測定
      7.6.1  纖維素測定
      7.6.2  木質素測定
    
    7.7  活體染色
      7.7.1  線粒體活體染色
      7.7.2  液泡活體染色
  第8章  其它切片技術
    8.1  徒手切片
      8.1.1  徒手切片法的應用及優缺點
      8.1.2  徒手切片操作過程
      8.1.3  過程小結
    8.2  滑走切片
      8.2.1  滑走切片方法和步驟
      8.2.2  材料的軟化處理方法
    8.3  蒸汽切片
    8.4  冰凍切片
      8.4.1  冰凍的原理
      8.4.2  利用專用冰凍切片機和乾冰進行切片
      8.4.3  切片過程
      8.4.4  半導體式冷凍切片機
      8.4.5  恆冷箱式冷凍切片機
    8.5  木材切片
      8.5.1  直接切片
      8.5.2  包埋切片
第3篇  植物組織與細胞研究實驗操作
  實驗1  刮片製片觀察植物葉表皮
  實驗2  膠帶粘取製片觀察植物葉片表皮
  實驗3  次氯酸鈉法製片觀察植物葉片表皮
  實驗4  印痕製片觀察植物表皮
  實驗5  石蠟切片觀察葉片結構
  實驗6  離析製片觀察植物葉肉細胞
  實驗7  小麥莖結構徒手切片
  實驗8  胞間連絲製片觀察
  實驗9  解剖法分離禾本科植物胚囊
  實驗10  壓片法分離植物胚囊
  實驗11  ?解法分離植物胚囊
  實驗12  松屬花粉粒製片
  實驗13  棉胚乳整體製片
  實驗14  橘果皮分泌腔製片
  實驗15  石蠟切片觀察植物線粒體
  實驗16  植物液泡活體觀察
  實驗17  植物導管分離裝片
  實驗18  JB-4半薄切片
  實驗19  石蠟切片高碘酸-希夫試劑染色
  實驗20  花粉活力測定
  實驗21  花生子葉切片
  實驗22  胚囊整體染色切片法
  實驗23  胚囊整體染色透明法
  實驗24  子房整體透明觀察
  實驗25  植物線粒體提取觀察
  實驗26  葉綠體分離與觀察
附錄  植物製片常用試劑配製與使用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