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航空航天複合材料(新工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系列教材)

  • 作者:編者:朱和國//徐鋒|責編:張天運
  • 出版社:電子工業
  • ISBN:9787121501180
  • 出版日期:2025/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23
人民幣:RMB 6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首先介紹複合材料的基礎部分:增強體、基體和複合理論,然後介紹航空航天領域應用廣泛的聚合物基複合材料、輕金屬基複合材料、陶瓷基複合材料、功能梯度複合材料、燒蝕防熱複合材料、形狀記憶複合材料、隱身複合材料及耐空間輻射複合材料,最後介紹幾種新型複合材料,如分級結構複合材料、高熵合金複合材料、納米複合材料等。講解內容均先從概念入手,再著重介紹其製備原理、材料性能及其應用。全書內容深度適中,表述繁簡結合、通俗易懂。
    書中採用了作者業已發表和尚未發表的圖片、曲線,同時注重引入一些反映當前複合材料最新研究的成果,包括複合材料的新概念、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和新工藝等。
    本書可作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生的學慣用書,也可供相關學科與專業的研究生、教師和科技工作者使用。

作者介紹
編者:朱和國//徐鋒|責編:張天運

目錄
第1章  概論
  1.1  複合材料的定義
  1.2  航空航天複合材料及分類
  1.3  航空航天複合材料的增強體及分類
  1.4  纖維增強體
    1.4.1  無機纖維
    1.4.2  有機高分子纖維
  1.5  晶須增強體
  1.6  顆粒增強體
  1.7  碳納米管
  1.8  石墨烯
  1.9  航空航天複合材料的複合理論
    1.9.1  設計
    1.9.2  設計的新途徑
    1.9.3  複合效應
    1.9.4  複合材料物理性能的複合原理
  1.10  航空航天複合材料的發展方向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2章  聚合物基複合材料
  2.1  概述
    2.1.1  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的分類
    2.1.2  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的特點
    2.1.3  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發展的五個階段
  2.2  聚合物基體
    2.2.1  聚合物的基本概念
    2.2.2  常用聚合物基體
  2.3  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的製備工藝
    2.3.1  預浸料的製備工藝
    2.3.2  手糊成型工藝
    2.3.3  模壓成型工藝
    2.3.4  噴射成型工藝
    2.3.5  拉擠成型工藝
    2.3.6  連續纏繞工藝
  2.4  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的力學性能
    2.4.1  靜態力學性能
    2.4.2  疲勞強度
    2.4.3  衝擊韌性
  2.5  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的界面
  2.6  聚合物基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3章  輕金屬基複合材料
  3.1  輕金屬基複合材料與輕合金的區別與聯繫
  3.2  輕金屬基複合材料的分類
  3.3  輕金屬基複合材料的性能
    3.3.1  比強度和比模量
    3.3.2  疲勞性能和斷裂韌性
    3.3.3  耐高溫性能
    3.3.4  導電性能與導熱性能

    3.3.5  耐磨性能
    3.3.6  熱膨脹性能
    3.3.7  吸潮、老化及氣密性
  3.4  輕金屬基複合材料的製備工藝
    3.4.1  內生型法
    3.4.2  外生型法
  3.5  鋁基複合材料
    3.5.1  增強體與基體
    3.5.2  長纖維增強鋁基複合材料
    3.5.3  短纖維增強鋁基複合材料
    3.5.4  晶須和顆粒增強鋁基複合材料
    3.5.5  鋁基複合材料的界面
    3.5.6  鋁基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中應用
  3.6  鎂基複合材料
    3.6.1  增強體與基體
    3.6.2  長纖維增強鎂基複合材料
    3.6.3  晶須、顆粒增強鎂基複合材料
    3.6.4  鎂基複合材料的界面
    3.6.5  鎂基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中的應用
  3.7  鈦基複合材料
    3.7.1  增強體與基體
    3.7.2  纖維增強鈦基複合材料
    3.7.3  晶須、顆粒增強鈦基複合材料
    3.7.4  鈦基複合材料的界面
    3.7.5  鈦基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中的應用
  3.8  金屬間化合物基複合材料
    3.8.1  增強體與基體
    3.8.2  纖維增強金屬間化合物基複合材料
    3.8.3  顆粒增強金屬間化合物基複合材料
    3.8.4  金屬間化合物基複合材料的界面
    3.8.5  金屬間化合物基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4章  陶瓷基複合材料
  4.1  陶瓷基複合材料的基體與增強體
    4.1.1  陶瓷基複合材料的基體
    4.1.2  陶瓷基複合材料的增強體
  4.2  陶瓷基複合材料的種類
  4.3  陶瓷基複合材料的製備工藝
    4.3.1  粉體製備
    4.3.2  成型
    4.3.3  燒結
  4.4  氧化物陶瓷基複合材料
    4.4.1  Al2O3陶瓷基複合材料
    4.4.2  ZrO2陶瓷基複合材料
  4.5  非氧化物陶瓷基複合材料
    4.5.1  SiC陶瓷基複合材料
    4.5.2  Si3N4陶瓷基複合材料
  4.6  陶瓷基複合材料的界面
  4.7  高熵陶瓷基複合材料

  4.8  陶瓷基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5章  功能梯度複合材料
  5.1  功能梯度複合材料的分類
  5.2  功能梯度複合材料的設計、製備和性能評價
    5.2.1  功能梯度複合材料的設計
    5.2.2  功能梯度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
    5.2.3  功能梯度複合材料的性能評價
  5.3  功能梯度複合材料的熱應力分析模型
    5.3.1  成分分佈模型
    5.3.2  熱物性參數模型
  5.4  功能梯度複合材料的熱應力分析
    5.4.1  熱應力的解析分析
    5.4.2  熱應力的數值分析
  5.5  常見的功能梯度複合材料
    5.5.1  Gd/BST熱電磁功能梯度複合材料
    5.5.2  功能梯度鋁基複合材料
    5.5.3  功能梯度高熵合金復基合材料
    5.5.4  功能梯度塗層複合材料
  5.6  功能梯度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中的應用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6章  燒蝕防熱複合材料
  6.1  燒蝕防熱複合材料的定義與分類
  6.2  燒蝕防熱複合材料的燒蝕模型
    6.2.1  線燒蝕模型
    6.2.2  機械剝蝕模型
    6.2.3  熱化學燒蝕模型
    6.2.4  熱力學侵蝕模型
    6.2.5  體積燒蝕模型
  6.3  燒蝕防熱複合材料的燒蝕機理
  6.4  樹脂基燒蝕防熱複合材料
    6.4.1  樹脂基燒蝕防熱複合材料的燒蝕過程
    6.4.2  常見的樹脂基燒蝕防熱複合材料
  6.5  碳基燒蝕防熱複合材料
    6.5.1  表面反應方程
    6.5.2  表面燒蝕的能量平衡方程
    6.5.3  表面燒蝕的性能表徵
    6.5.4  表面燒蝕過程
    6.5.5  常用的碳基燒蝕防熱複合材料
  6.6  陶瓷基燒蝕防熱複合材料
    6.6.1  陶瓷基燒蝕防熱複合材料的燒蝕過程
    6.6.2  常見的陶瓷基燒蝕防熱複合材料
  6.7  燒蝕防熱複合材料的最新進展
    6.7.1  高熵陶瓷塗層碳基燒蝕防熱複合材料
    6.7.2  發汗陶瓷基複合材料
  6.8  燒蝕防熱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中的應用
  6.9  燒蝕防熱複合材料未來發展動向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7章  形狀記憶複合材料
  7.1  形狀記憶材料中的基本相變
    7.1.1  熱感應相變
    7.1.2  應力感應相變
    7.1.3  磁場感應相變
    7.1.4  電場感應相變
  7.2  馬氏體的相變熱力學
  7.3  形狀記憶合金複合材料
    7.3.1  形狀記憶合金複合材料的記憶機制
    7.3.2  常用的形狀記憶合金複合材料
  7.4  形狀記憶陶瓷複合材料
    7.4.1  形狀記憶陶瓷複合材料的記憶機制
    7.4.2  常用的形狀記憶陶瓷複合材料
  7.5  形狀記憶聚合物複合材料
    7.5.1  形狀記憶聚合物複合材料的分類
    7.5.2  形狀記憶聚合物複合材料的記憶機制
    7.5.3  常用的形狀記憶聚合物複合材料
  7.6  形狀記憶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
    7.6.1  形狀記憶合金複合材料的應用
    7.6.2  形狀記憶陶瓷複合材料的應用
    7.6.3  形狀記憶聚合物複合材料的應用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8章  隱身複合材料
  8.1  隱身複合材料簡介
  8.2  單頻段隱身複合材料
    8.2.1  雷達隱身複合材料
    8.2.2  紅外隱身複合材料
    8.2.3  可見光隱身複合材料
  8.3  多頻段兼容隱身複合材料
    8.3.1  紅外/雷達兼容隱身複合材料
    8.3.2  可見光/紅外/雷達兼容隱身複合材料
  8.4  隱身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中的應用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9章  耐空間輻射複合材料
  9.1  空間輻射的概念與分類
  9.2  耐空間輻射的機制
    9.2.1  輻射屏蔽
    9.2.2  現有的防護方法
  9.3  常用的耐空間輻射複合材料
    9.3.1  耐X射線輻射複合材料
    9.3.2  耐γ射線輻射複合材料
    9.3.3  耐中子輻射複合材料
    9.3.4  耐紫外線輻射複合材料
    9.3.5  耐熱輻射複合材料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10章  新型複合材料

  10.1  分級結構複合材料
    10.1.1  概述
    10.1.2  分級結構陶瓷複合材料
    10.1.3  分級結構鋁合金
    10.1.4  分級結構鎂基複合材料
    10.1.5  分級結構鋁基複合材料
  10.2  高熵合金基複合材料
    10.2.1  概述
    10.2.2  高熵合金基複合材料的製備
    10.2.3  高熵合金基複合材料的界面
    10.2.4  高熵合金基複合材料性能的影響因素
    10.2.5  高熵合金基複合材料的強化機制
  10.3  納米複合材料
    10.3.1  概述
    10.3.2  金屬基納米複合材料
    10.3.3  陶瓷基納米複合材料
    10.3.4  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
  10.4  新型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中的應用
  本章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