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在此(重整大腦身體與世界)(精)/原典系列/心靈與認知文庫

  • 作者:(英)安迪·克拉克|譯者:張鈺//何靜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9787100246903
  • 出版日期:2025/04/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24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心靈不可避免地要與身體、世界和行動交織在一起。它是我們行動的控制器嗎?它是信息的檔案櫃嗎?它與大腦、意識,或自我是等同的嗎?20世紀科幻小說中允諾的人造心靈在哪裡?最先進的「智能」人造物什麼時候能夠像人類那樣思考、說話?心靈的終點在哪裡,其餘世界的起點又在何處?全書共11章,作者安迪·克拉克通過當代人工智慧、神經科學實驗的豐富案例,以輕鬆、幽默的筆觸討論了相關的哲學問題,使本書成為了當代心靈哲學的經典作品。除了介紹何謂具身、延展的心靈,以及與環境的耦合,本書討論的主題還有:動物的生存和進化智慧、各種形態的仿生機器人、認知科學解釋的多種類型、語言對於思想的作用、去中心化的優勢和啟示,等等。在本書中,作者提示我們,現在需要一種更廣闊的視野,除了整合多種生態學和文化進路以及神經科學、語言學和人工智慧傳統內核的方法,我們也需要新的工具去探究那些跨越多重時間維度、涉及不同個體且包含複雜環境互動的各種影響。

作者介紹
(英)安迪·克拉克|譯者:張鈺//何靜

目錄
前言:深邃的思想遇到流暢的行動
致謝
基礎
導論:一輛有著蟑螂腦袋的汽車
Ⅰ  揭露心靈
  1  自治的施動者:在月球上漫步
    1.1  在火山之下
    1.2  機器人大閱兵
    1.3  沒有模型的心靈
    1.4  生態位工作
    1.5  細節感?
    1.6  精確的機器人
  2 情境中的嬰兒
    2.1  我,機器人
    2.2  行動環路
    2.3  沒有藍本的發展
    2.4  軟組裝和去中心化解決方法
    2.5  腳手架支撐的心靈
    2.6  作為鏡子的心靈vs.作為控制者的心靈
  3  心靈和世界:可塑的邊界
    3.1  滲漏的大腦
    3.2  神經網路:一場未完成的革命
    3.3  環境依賴
    3.4  規劃和問題解決
    3.5  檔案櫃之後
  4  黏菌風格的集體智慧
    4.1  黏液時間
    4.2  突現的兩種形式
    4.3  大海和錨定細節
    4.4  和諧的根源
    4.5  為投機取巧的心靈建模
    中場休息:一段簡史
Ⅱ  解釋延展的心靈
  5  進化中的機器人
    5.1  具身的、嵌入的心靈的圓滑策略
    5.2  一種進化論的背景
    5.3  作為解釋工具的遺傳演算法
    5.4  進化的具身智能
    5.5  模擬大戰(現實點吧!)
    5.6  理解進化的、具身的、嵌入的施動者
  6  突現與解釋
    6.1  不同的嘗試?
    6.2  從部分到整體
    6.3  動力系統和突現解釋
    6.4  屬於數學家和工程師的
    6.5  決定、決定
    6.6  大腦反咬一口
  7  神經科學的圖景
    7.1  大腦:何必麻煩?
    7.2  猴子的手指

    7.3  靈長類的視覺:從特徵檢測到調諧濾波器
    7.4  神經控制假說
    7.5  提煉表徵
  8  存在、計算、表徵
    8.1  百分之九十的(人工)生命?
    8.2  這個叫「表徵」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8.3  行動導向的表徵
    8.4  程序、力和部分程序
    8.5  打拍子時間
    8.6  持續的交互因果作用
    8.7  渴求表徵的問題
    8.8  根源
    8.9  最低限度的表徵主義
Ⅲ  向前
  9   心靈與市場
    9.1  不受控的大腦,腳手架式的心靈
    9.2  迷失超市
    9.3  智能辦公室?
    9.4  在機器內部
    9.5  設計師環境
  10  語言:終極人工物
    10.1  語詞力量
    10.2  超越溝通
    10.3  交換空間
    10.4  關於思想的思想:紅樹林效應
    10.5  語言對大腦的適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