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何謂明治/歷史學堂

  • 作者:(日)色川大吉|責編:薛倩|譯者:郭穎
  • 出版社:上海譯文
  • ISBN:9787532797752
  • 出版日期:2025/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91
人民幣:RMB 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明治時代的日本人如何面對西方文明的衝擊?
    「自上而下」的近代化神話背後隱藏了哪些被遺忘的歷史?
    草根階層的民眾曾經構想的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日本民眾史大家色川大吉扛鼎之作
    1968年夏天,在東京郊外西多摩郡的一個深山村落幾近廢墟的倉庫中,意外發現了一部明治初期的人民憲法草案,同時發現的還有與開設國會相關的建議書以及諸多關注國家建構與人權議題的書籍與學習筆記。隨著對這些塵封了八十六年的珍貴文獻解讀研究的展開,一個不為人知的「明治」逐漸揭開了面紗。
    近百年前,在明治日本的新生期,圍繞著應該在傳統之上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日本各地曾經湧現過熱火朝天的討論和鬥爭。參與者不僅有曾經的明治維新志士,也有草根層面的廣大民眾,包括這部新發現的五日市憲法草案的作者們。在這個國家逐步蛻變為大日本帝國的過程中,這些思潮與運動遭到了鎮壓,被人遺忘。本書重新聚焦于那些被歷史洪流所淹沒的人物,如一生漂泊求道的「浮士德博士」千葉卓三郎、熱愛漢詩又投身於自由民權運動的深澤權八、組織山村公社並參與秩父起義的底層農民們……這些故事重新拼組出明治時代被人遺忘的圖景,展現出日本這個國家原本擁有的另一種可能性,也給後世的讀者帶來了巨大的震撼。

作者介紹
(日)色川大吉|責編:薛倩|譯者:郭穎
    色川大吉     1925年出生於日本千葉縣。1948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日本近代史學家,開創了日本「民眾史」「個人史」領域研究。著作有《明治精神史》《近代國家的出發》《一個人的昭和史》《歷史的方法》《自由民權》《北村透谷》《歐亞大陸紀行思索》《我的聖地浪游》《立於廢墟之上》《卡秋莎的青春》等多部作品,另有《色川大吉著作集》全五卷。

目錄
序章
  第一節  一個不可思議的國度
  第二節  眼上之「梁」
  第三節  問題的範疇與展望
第一章  源於草根的文化
  第一節  無聲的民間
  第二節  底層的胎動
  第三節  邁向近代的悄然轉變
  第四節  靈魂抱恙之人
  第五節  波及山村的維新衝擊
  第六節  一個士兵的心聲
第二章  歐美文化的衝擊
  第一節  開明派官僚的設想
  第二節  啟蒙家與人民
  第三節  與西歐的落差
第三章  「流浪的求道者」
  第一節  維新的青春
  第二節  精神旅程
  第三節  草根的自治
  第四節  改寫的邏輯
  第五節  人民憲法的創製
  第六節  「天鵝之絕唱」
第四章  漢詩文學與變革思想
  第一節  枕山與春濤——其背後的兩大潮流
  第二節  歷史意識與漢詩精神
  第三節  地方文人的生態
  第四節  政治與文學
第五章  民眾意識的高峰與低谷
  第一節  無文字的民聲
  第二節  無名戰士的思想
  第三節  山村公社
  第四節  擺脫通俗道德
  第五節  底層的思想鬥爭
  第六節  從高峰到低谷
第六章  明治文化的中流砥柱
  第一節  日本知識階級的形成
  第二節  面向內部的開眼
  第三節  文明觀之諸相
第七章  非文化的狀況與知識分子
  第一節  絕望的明治農村
  第二節  「地獄」的意識
  第三節  喪失理想的時代
第八章  作為精神結構的天皇制
  第一節  作為歷史傳統的「國體」
  第二節  天皇與民眾
  第三節  無結構的傳統
  第四節  對丸山「國體」論的討論
  第五節  共同體論
  第六節  「家族國家」觀
  第七節  「貳家」

  第八節  一個士兵的心聲
  第九節  國家教育的力量
參考文獻解說
後記
同時代library版後記
解說:民眾意識與天皇制 安丸良夫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