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東暢樓隨筆(楊天石文集)(精)

  • 作者:楊天石|責編:閆妮
  • 出版社:海南
  • ISBN:9787573020239
  • 出版日期:2025/02/01
  • 裝幀:精裝
  • 頁數:514
人民幣:RMB 1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文史大家楊天石先生的散文集,收集了作者寫作長文、大書之餘短小卻精煉的隨筆。作者楊天石出自人才輩出的北大中文系1955級,最早研究文學,又研究中國思想史,后又跨入歷史學研究領域,成為著名的歷史學家。他自稱「鉤掛三方來闖盪」,本來學文出身,卻橫跨文史哲,可謂「橫生斜長」。本書包含楊天石先生多年來的隨筆文字,眾多未出版、未刊登楊天石先生的小品文與隨筆收錄于本書。在極其有限的篇幅中,要言不煩,信筆寫來,揮灑自如。可使讀者讀來有長知識、啟心智、娛性情之效。集中展示了楊天石先生橫跨文史哲的學術功底及能力。

作者介紹
楊天石|責編:閆妮
    楊天石,江蘇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資深館員,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浙江大學客座教授。     長期研究中國文化史、中國近代史、民國史、國民黨史,合著有《中國通史》第十二冊、《中華民國史》第一卷及第六卷等,個人著作有《揭開民國史的真相》《蔣氏秘檔與蔣介石真相》《帝制的終結》《找尋真實的蔣介石:還原13個歷史真相》《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在台灣》《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等,近著有《南社史三種》(楊天石文集之一)、《半新半舊齋詩選》等。     其中,《帝制的終結》獲《新京報》2011年好書獎。《找尋真實的蔣介石:還原13個歷史真相》獲2014年《作家文摘》及香港《亞洲周刊》「十大好書獎」。《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第一輯獲中國2008年「十大圖書獎」、香港2008年十大圖書獎,第二輯獲南方讀書節「最受讀者關注的歷史著作獎」,第四輯獲2017年《亞洲周刊》「十大好書獎」及《南方周末》2018年度好書(非虛構類)。

目錄
自序
楊天石
一、說文篇
1. 抒情詩的人物語言和動作描寫
2. 葉聖陶與放社
3. 《馮婉貞》的真相與歷史學家的困惑
4. 由「愛斯不難讀」說起
5. 《新青年》的文風
6. 想起了林紓的《荊生》和《妖夢》
7. 新詩發展的憂思
8. 既是正劇,就要反映真實歷史——《走向共和》觀后感
9. 細節應該符合真實歷史
10. 心平氣和地討論如何?——讀黃一龍《寫黨史不應文過飾非》一文有感
二、談史篇
1. 「天王聖明」與楊繼盛之死
2. 金剛實為平剛
3. 紀念與超越——新文化運動100周年感言
4. 一份刊物開闢了一個時代
5. 蔣介石獲知抗戰勝利的最初日子
6. 反省歷史才能防止歷史錯誤重演——《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審記錄》出版感言
7. 《找尋真實的蔣介石》獲獎感言
8. 中國任人欺侮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9. 學史斷想錄
10. 民國史研究與兩岸關係
三、隨感篇
1. 應有的寬宏和科學態度——由毛澤東批准陳寅恪擔任學部委員說起
2. 八股、教條的歷史變幻
3. 封建主義的殘餘與變種
4. 瘤子和癤子
5. 防火與防錯
6. 恩格斯對待杜林的啟示
7. 媒體的「人民喉舌」作用不能淡化
8. 人民代表的權利?
9. 中國接受《世界人權宣言》是偉大的歷史進步
四、論辯篇
1. 學術批評還是惡語傷人?——讀胡志偉《張發奎談南昌暴動細節》
2. 西方比我們「更進步一些」的「辦法」
3. 我為何成了「歷史虛無主義」的典型?——向北京大學某教授請教
4. 修辭立其誠,批判要有根據——再答樑柱教授
五、激揚篇
1. 中華文化研究基金會發起書
2. 提倡短文,力爭寫短
3. 因「名詞轟炸」而想起「詩界革命」
4. 文史貫通,寓文于史——讀《中國民權保障同盟》
5. 紀實,就不應虛構
6. 努力追求真實與生動相結合的境界——讀胡繩等人的幾篇文章
六、懷人篇
1. 回憶季鎮淮師
2. 金燦然與拙著《南社》一書的出版
3. 外老和我

4. 憶胡繩
5. 劉大年與《百年潮》雜誌
6. 不文過,不遮醜,不隱惡——劉大年怎樣面對自己的歷史
7. 憶老丁
8. 對我一生影響最大的學者李新
9. 願「唐派史學」後起有人——悼唐德剛先生
10. 蔣永敬教授和我的學術切磋與詩歌唱和
七、回憶篇
1. 我和北大中文系1955級的《中國文學史》
2. 畢業前後——北大雜憶之一
3. 我怎樣走進近代史研究所的大門
4. 訪日漫記
5. 訪美漫記
6. 1996年的訪台之行
7. 在柏林開會
8. 可愛、可敬的一批日本學者——參加第4屆東亞歷史教育研討會側記
9. 東京誤機記
10. 倫敦讀檔印象
11. 我和《團結報》
12. 美國迷路記
13. 吃蛇受騙記
八、講話篇
1. 在台灣談「五四」——在紀念五四運動80周年學術討論會綜合討論會上的發言
2. 提倡半新半舊的解放詩詞——在詩書畫創作座談會上的發言
3. 以章節體的清代通史為主體,編寫綜合體新型清史——在清史編纂體裁體例學術座談會上的發言
4. 辛亥,嘗試將權力關進牢籠——楊天石談其新書《帝制的終結》
5. 無錫一中百年大慶典禮致辭
6. 在中美民國時期文獻保護工作研討會上的致辭
7. 《毛澤東1936年致蔣介石函》引發的思考——在《找尋真實的蔣介石》第三輯出版座談會上的發言
8.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廣納世界進步新知——在紀念張元濟誕辰150周年文獻展上的講話
9. 在南社成立11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九、問答篇
1. 進一步發展中華民國史學科——訪榮譽學部委員、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楊天石
2. 為《〈百年潮〉精品系列》答《中華讀書報》記者問
3. 為《張學良口述歷史》答澎湃網記者問
4. 談《北平無戰事》的「史實」與「虛構」——答《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賀莉丹
十、卷首語選刊篇
1. 順應人民願望就是順應歷史潮流
2. 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
3. 永遠不應忘記的教訓
4. 《論總綱》的寫作和國務院政治研究室的歷史變遷
5. 關於胡風的信
6. 長短兼收,精練些,再精練些
7. 寫好改革開放史
8. 腐敗不反不得了
9. 日本的良知和正義
10. 周恩來精神和周恩來作風的生動表現
11. 一個頗為令人感動的故事
12. 營造良好的社會氣氛和學術環境
13. 對撥亂反正時期的珍貴回憶

14. 允許討論,才有利於辯明真理與發展真理
15. 介紹一位現代女詞人
16. 如果沒有鄧小平「這麼一句話」呢?
17. 清除「大批判」遺風
18. 提倡學術短文
19. 知識分子是「自己人」
20. 炸開烏雲的一道陽光
21. 追思呼籲「法治」的先驅楊兆龍先生
22. 中蘇論爭的重要內情
23. 沉痛悼念胡繩同志
24. 中國為什麼要加入WTO
25. 太平天國的腐敗問題
26. 新世紀獻詞
27. 勇士的珍貴回憶
28. 張愛萍將軍與人造衛星的連續上天
29. 錯綜複雜的美蔣關係
30. 陳寶箴死因之謎
31. 歷史會做出終審判決
32. 胡繩的治史與為人
33. 瑣屑小事看魯迅
34. 「左禍」的一面鏡子
35. 研究科技教育史,大力發展科技教育
36. 聯合國席位問題上的複雜鬥爭
37. 永遠唾棄江青之流的「整人術」
38. 閻紅彥的可貴之處
39. 出乎意料的情況:美國人反對蔣介石「反攻」大陸
40. 對待歷史問題的「大智、大仁、大勇」
41. 勝利時要多想想自己的不足
42. 用鐵的史實駁斥日本右翼教科書
43. 提意見,但決不強加於人
44. 搶救記憶
45. 再現歷史和人物的多樣化
46. 真正的台灣之子
47. 敢於「殺出一條血路」的闖將
48. 徹底摒棄「愚蠢的忠誠」
49. 努力為史學的創新和發展服務
50. 蘇聯歸還旅順海軍基地始末
51. 對托派歷史和「第四國際」的新解讀
52. 中美關係正常化的最後一步
53. 蘇聯軍事顧問在中國國防建設與朝鮮戰爭中的作用
54. 探尋近代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源頭
55. 前所未知的中共「第三線絕密機構」
56. 一位可敬的堅持講真話的英雄
57. 反對「台獨」是所有中國人的共同任務
58. 中共第三條秘密戰線的傑出戰士
59. 理論創新需要良好的環境
60. 在「上」與「實」發生矛盾的時刻
61. 寫好撥亂反正史
62. 為人才脫穎而出掃清障礙
63. 不應該淡忘的歷史

64. 調查研究,事業成功的先決條件
65. 功不掩過,過不掩功
66. 康生之「左」,由來已久
67. 真知的重要來源——調查研究
68. 上一世紀五十年代的攻台計劃
69. 為廣大讀者學習歷史服務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