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華治水名言佳句精粹

  • 作者:編者:張祝平|責編:王曉惠
  • 出版社:中國水利水電
  • ISBN:9787522631905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90
人民幣:RMB 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分為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安全、水文化五個篇章,每一篇章摘選20條左右水利經典名言,共摘選100條,並逐條加以解析,賦予時代內涵、彰顯時代價值。其目的在於通過簡練而富有啟發性的語言,傳達關於治水、護水、節水、用水的智慧和原則,闡釋新時代治水思路,助力推動中華優秀水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作者介紹
編者:張祝平|責編:王曉惠

目錄
第一篇  水環境
  聖人之處國者,必于不傾之地,而擇地形之肥饒者。鄉山,左右經水若澤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水之上天,則為雨露,水之下地,則為潤澤
  清之為明,杯水見眸子;濁之為暗,河水不見太山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水深魚極樂,林茂鳥知歸
  水。至清,盡美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升于高以望江山之遠近,嬉于水而逐魚鳥之浮沉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水以清輕甘潔為美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小橋流水人家
  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水以凈為本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保護江河湖泊,事關人民群眾福祉,事關中華民族長遠發展
  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讓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第二篇  水生態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
  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土敝則草木不長,水煩則魚鱉不大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水激則旱,矢激則遠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
  故魚乘于水,鳥乘于風,草木乘於時
  涉淺水者見蝦,其頗深者察魚鱉,其尤甚者觀蛟龍
  纖纖不絕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
  水利之在天下,猶人之血氣然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
  要想國泰民安、歲稔年豐,必須善於治水
  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
  盡最大努力保持濕地生態和水環境
第三篇  水資源
  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諸生之宗室也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堀地財,取水利
  甚哉,水之為利害也
  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欲致魚者先通水

  天下之多者水也
  水德含和,變通在我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青山不老,綠水長存
  木無本必枯,水無源必竭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
  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
  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
  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
  有多少湯就泡多少饃
  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環境之危、民族存續之危
第四篇  水安全
  天下莫柔弱於水
  善為國者,必先除其五害,五害之屬,水為最大
  修堤梁,通溝澮,行水潦,安水臧,以時決塞
  深淘灘,低作堰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禹之決瀆也,因水以為師
  天分浙水應東溟,日夜波濤不暫停
  水之為物,蓄而停之,何為而不害?決而流之,何為而不利?
  築堤束水,以水攻沙
  用水一利,能違數害
  興水利,而後有農功
  惟地方水利為第一要務
  一個目標、三個不怕、四個寧可
  要突出防禦重點,堅決避免重大險情
  大力增強水憂患意識、水危機意識,重視解決好水安全問題
  做好防汛救災工作十分重要
  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
  有效保護居民飲用水安全,堅決治理城市黑臭水體
  切實維護南水北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質安全
  國家水網是保障國家水安全的重要基礎和支撐
  水安全保障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
第五篇  水文化
  上善若水
  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
  水一則人心正,水清則民心易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
  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
  水靜則明燭鬚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君子之交淡若水
  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不
  衣缺不補,則日以甚,防漏不塞,則日益滋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水有所去,故人無水憂
  以為沼澤之可以無憂,是烏知舟楫灌溉之利哉?
  夫水者,啟子比德焉

  知者達於事理而周流無滯,有似於水,故樂水
  清如水,明如鏡
  水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歷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部治水史
  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