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藥吸嗅學

  • 作者:編者:苗明三|責編:農艷//劉思佳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
  • ISBN:9787513290708
  • 出版日期:2025/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19
人民幣:RMB 10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從中藥吸嗅學的內涵與外延,以及其與多學科的交叉等方面展開闡述;中篇系統介紹了與吸嗅相關中藥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不良反應、古籍記載及現代應用等;下篇則著重講述中藥吸嗅在人體各系統相關疾病中的應用。中藥吸嗅可應用於認知障礙、抑鬱焦慮情緒、噁心、鼻炎、肺炎、哮喘等疾病。通過努力,以本書為先導,可形成新的以中藥精油為主的中藥吸嗅應用形式。中藥吸嗅概念的提出將為中藥的應用帶來新的飛躍。目前國內外類似的書籍僅有針對芳香療法或芳香植物的研究與總結。本書提出的中藥吸嗅學概念,通過對中藥吸嗅學的內涵、外延、理論基礎等進一步做出闡釋和探討,並對相關學科間的聯繫進行分析,對具有可應用於吸嗅功能的中藥進行了化學成分等論述,促進了中藥吸嗅的應用與普及,促進了中醫藥理論的發展。

作者介紹
編者:苗明三|責編:農艷//劉思佳

目錄
上篇  總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中藥吸嗅學的概念及內容
    第二節  中藥吸嗅學的發展
    第三節  中藥吸嗅學的現狀和方向
  第二章  中藥吸嗅學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中藥吸嗅學的基本理論
    第二節  中藥吸嗅學的配伍理論與常用治法
  第三章  中藥吸嗅學的現代研究
    第一節  中藥吸嗅學的生理基礎
    第二節  中藥吸嗅學的藥理基礎
    第三節  中藥吸嗅學的藥劑基礎
    第四節  中藥吸嗅學的心理學基礎
  第四章  中藥吸嗅學的實驗研究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思路與方法
    第三節  中藥吸嗅藥效學研究
    第四節  常用中藥吸嗅動物模型的複製方法
    第五節  中藥吸嗅毒理學研究
    第六節  存在問題與展望
  第五章  新技術在中藥吸嗅研究中的應用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吸嗅方法
    第三節  新技術簡介與應用
    第四節  香熏機及輔助設備在吸嗅中的應用
    第五節  吸嗅中藥的成藥性
中篇  吸嗅中藥各論
  第六章  解表葯
    第一節  辛涼解表葯
    第二節  辛溫解表葯
  第七章  清熱葯
    第一節  清熱解毒藥
    第二節  清熱涼血葯
    第三節  清熱瀉火藥
    第四節  清熱燥濕葯
    第五節  清虛熱葯
  第八章  瀉下藥
    第一節  攻下藥
    第二節  峻下逐水葯
  第九章  祛風濕葯
  第十章  化濕葯
  第十一章  溫里葯
  第十二章  利水滲濕葯
    第一節  利水消腫藥
    第二節  利尿通淋葯
    第三節  利濕退黃葯
  第十三章  理氣葯
  第十四章  消食葯
  第十五章  止血藥
    第一節  化瘀止血藥

    第二節  涼血止血藥
    第三節  溫經止血藥
    第四節  收斂止血藥
  第十六章  活血化瘀葯
    第一節  活血止痛藥
    第二節  活血調經葯
    第三節  活血療傷葯
  第十七章  化痰止咳平喘葯
    第一節  止咳平喘葯
    第二節  溫化寒痰葯
    第三節  清化熱痰葯
  第十八章  安神葯
  第十九章  平肝息風葯
  第二十章  開竅葯
  第二十一章  補虛葯
  第二十二章  收澀葯
  第二十三章  攻毒殺蟲止癢葯
  第二十四章  涌吐葯
  第二十五章  其他
下篇  吸嗅在現代疾病中的應用
  第二十六章  吸嗅在呼吸系統疾病的應用
  第二十七章  吸嗅在神經系統疾病的應用
  第二十八章  吸嗅在消化系統疾病的應用
  第二十九章  吸嗅在循環系統疾病的應用
  第三十章  吸嗅在其他系統疾病的應用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