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法律史評論(第25卷)

  • 作者:編者:里贊//劉昕傑|責編:王欣怡//王瑩
  • 出版社:巴蜀
  • ISBN:9787553124049
  • 出版日期:2024/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09
人民幣:RMB 1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卷為第25卷,收入多篇專業學術論文,設置中華法系的發展與傳承、中西法律文明交流互鑒兩個主題研討,以及本碩論壇和朱騰《六合為家:簡牘所見秦縣治理研究》、哲美森著、劉昕傑譯《中國家事與商事法》兩個專題書評欄目。論文內容圍繞學術熱點問題,堅持理論創新,觀點鮮明,材料紮實,論證嚴密,具有較高學術價值及出版意義。

作者介紹
編者:里贊//劉昕傑|責編:王欣怡//王瑩

目錄
主題研討一:中華法系的發展與傳承
  簡談中華民族的政治智慧和法律智慧
  西周「東宮」銘文含義補釋與「東宮」職掌小議
  創製立法:唐宋之際中樞行政變革及其對立法的影響
  舊律新詮:《唐律疏議》中「律」字的體能及其當代借鑒
  明代地方監察立法發微
  自殺的歸責:《刑案》中的「威逼人致死」案解析
  「俸以養廉」的另一面相:清代吏部則例對文官罰俸的差異化規制
  信仰、信任及信用:傳統苗侗社會誠信制度的耦合關聯及實踐邏輯
  一以清水江木材交易為例
主題研討二:中西法律文明交流互鑒
  從淵源到文獻
  一法史研究如何去西方中心主義
  1812年《大清律例》法譯:中法法律文化交流的直接對話
  「大英上海高法院」的設立與法官洪卑的歷史作用
  中英中美不平等條約中協定關稅的(1842-1931)
  英國在華領事制度的醞釀與建立
  1786-1864年中國地方官與美國領事的交涉變化及因由
  行政技藝抑或司法技藝:中英傳統社會治理的比較
  職業女法律符號的生成
  ——鮑西婭緣何成為女律師的代名詞
  日本法學家瀧川政次郎的中國觀察
本碩論壇
  「歷史社會法學」何以可能
  ——以《爪牙:清代縣衙的書吏與差役》為中心
  南宋實物證據獲取行為考
專題書評:朱騰《六合為家:簡牘所見秦縣治理研究》
  「系統」「邊界」與「預流」
  秦漢法制史的新視野與新問題
  一部秦代地方制度研究的力作
專題書評:[英]哲美森著、劉昕傑譯《中國家事與商事法》
  哲美森的清代民法研究與西方法律知識
  二十世紀域外中國法研究的轉向
  哲美森與世紀年代之前的中國民商法對外譯介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