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各國碳中和路徑及方案
1.1.1 德國碳中和主要政策內容
1.1.2 英國碳中和路徑及方案
1.1.3 歐盟碳中和路徑及方案
1.1.4 美國碳中和路徑及方案
1.1.5 日本碳中和路徑及方案
1.2 碳中和對我國各行業的影響
1.2.1 能源行業
1.2.2 鋼鐵行業
1.2.3 水泥行業
1.2.4 石化行業
第2章 碳中和背景下污水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2.1 我國碳中和政策對污水行業的影響
2.2 國內外污水系統碳排放現狀
2.2.1 污水處理系統碳排放權重
2.2.2 國外污水處理系統碳排放現狀
2.2.3 國內污水處理系統碳排放現狀
2.3 污水廠降碳潛力分析
2.3.1 污水廠減碳潛力分析
2.3.2 污水廠減碳路徑選擇
2.4 污水處理低碳技術進展
2.4.1 能源利用方式
2.4.2 低碳工藝路線
2.4.3 污水廠資源化及其對碳補償
第3章 污水廠碳信息採集方法
3.1 污水廠碳排放邊界
3.2 污水廠直接碳排放測試方法
3.3 污水廠能耗物耗信息核算
3.4 污水廠過程參數碳信息挖掘
3.5 污水廠生物碳排放信息獲取
第4章 污水系統碳排放核算方法
4.1 碳排放核算的常用方法
4.1.1 直接實測法
4.1.2 排放因子核演算法
4.1.3 質量平衡法
4.1.4 碳足跡法
4.1.5 模型方法
4.2 污水廠碳排放靜態核算方法
4.3 污水廠靜態核算案例分析
4.3.1 德國Bochum-Olbbachtal污水處理廠概況
4.3.2 德國Kohlbrandhoft/Dradenau污水處理廠
4.3.3 希臘Chania污水處理廠
第5章 污水廠碳排放計量體系構建
5.1 污水廠實時碳信息挖掘方法
5.1.1 污水廠實時碳排放數據挖掘
5.1.2 污水廠碳排放當量信息獲取
5.2 污水廠底層碳排放模型構建
5.2.1 基於物質流的元素平衡模型
5.2.2 基於生化反應核算模型的構建
5.2.3 基於物化反應的核算模型構建
5.2.4 基於能源核算的模型構建
5.2.5 基於設備碳排放資料庫構建
5.3 污水廠應用層碳排放模型構建
5.3.1 污水輸配碳排放模型構建
5.3.2 污水物化過程碳排放核算模型構建
5.3.3 污水生化過程碳排放核算模型構建
5.3.4 污泥、廢氣、廢渣處理處置碳排放核算模型構建
5.3.5 能源回收及碳補償碳排放核算
5.4 污水廠碳排放計量價值體系構建
第6章 污水廠碳排放構成分析
6.1 污水廠直接碳排放分佈
6.1.1 預處理過程直接碳排放
6.1.2 生化過程直接碳排放
6.1.3 脫氮過程直接碳排放
6.2 污水廠間接碳排放分佈
6.2.1 能耗間接碳排放分佈
6.2.2 葯耗間接碳排放分佈
6.3 污泥處理和處置過程對碳排放的影響分析
第7章 污水廠降碳潛力分析
7.1 污水廠直接碳排放降碳潛力分析
7.2 污水廠間接碳排放降碳潛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