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綠色建築設計及技術(第2版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土木類系列教材高等學校省級規劃教材)

  • 作者:編者:張亮|責編:趙娜
  • 出版社:合肥工業大學
  • ISBN:9787565068225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562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教材內容涵蓋了多學科、跨專業的豐富的交叉學科的知識體系與內容,兼顧綠色建築先進設計理念與建築節能新技術,主要介紹綠色建築的設計理念、設計方法及綠色建築的節能與應用技術。本教材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採用我國最新頒布的現行各項綠色建築節能標準和規範,並列舉介紹了大量最新的綠色建築的工程實例。
    本教材共分為8章,具體包括緒論,綠色建築的評價標準及體系,綠色建築的規劃設計,綠色建築的設計方法,綠色建築的技術路線,既有建築的綠色生態改造,綠色建築能耗計算、模擬分析和檢測方法,建築信息模型化。
    本教材可用於土木工程、建築工程、建築學、城市規劃、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製冷與空調、採暖通風、給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等本科相關專業必修課/選修課的課程教學,也可用於相關專業碩士、博士生的必修課/選修課的課程教學。此外,本教材還可作為成人、函授、夜大相關專業的教學參考用書,以及作為相關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工程人員的參考用書。

作者介紹
編者:張亮|責編:趙娜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綠色建築的概念
    1.1.1  綠色建築的概念
    1.1.2  綠色建築理論和設計實例簡介
    1.1.3  總結
  1.2  綠色建築的發展歷史及現狀
    1.2.1  國外綠色建築的發展歷史與現狀
    1.2.2  我國綠色建築的發展歷史與現狀
  1.3  綠色建築的設計理念、原則及目標
    1.3.1  綠色建築的設計理念
    1.3.2  綠色建築遵循的基本原則
    1.3.3  綠色建築的設計原則
    1.3.4  綠色建築的目標
  1.4  綠色建築的設計要求及技術設計內容
    1.4.1  綠色建築的設計要求
    1.4.2  綠色建築的技術設計內容
第2章  綠色建築的評價標準及體系
  2.1  國外綠色建築的評價標準及體系
    2.1.1  美國的綠色建築分級評估體系
    2.1.2  英國的綠色建築評價標準及BREEAM體系
    2.1.3  德國的可持續建築評估體系
    2.1.4  加拿大的GBTool評價系統簡介
    2.1.5  澳大利亞的綠色建築評價標準及體系
    2.1.6  法國的綠色建築評估體系
    2.1.7  日本的建築物綜合環境性能評價體系
    2.1.8  國外幾個評價標準的比較分析與總結
  2.2  我國和亞洲其他各國、地區的綠色建築評價標準及體系
    2.2.1  我國的綠色建築評價標準
    2.2.2  亞洲其他各國及地區的綠色建築評價體系
    2.2.3  總結
第3章  綠色建築的規劃設計
  3.1  中國傳統建築的綠色經驗
    3.1.1  中國傳統建築中體現的綠色觀念
    3.1.2  中國傳統建築中體現的綠色特徵
  3.2  綠色建築的規劃設計
    3.2.1  建築領域內常見的幾個概念
    3.2.2  綠色城市規劃設計
  3.3  綠色建築與景觀綠化
    3.3.1  建築綠化的配置
    3.3.2  室內外綠化體系的構建
    3.3.3  屋頂綠化和垂直綠化體系的構建
第4章  綠色建築的設計方法
  4.1  我國不同氣候區域的綠色建築設計特點
    4.1.1  嚴寒地區綠色建築的設計特點
    4.1.2  寒冷地區綠色建築的設計特點
    4.1.3  夏熱冬冷地區綠色建築的設計特點
    4.1.4  夏熱冬暖地區綠色建築的設計特點
    4.1.5  溫和地區綠色建築的設計特點
  4.2  不同類型建築的綠色節能設計
    4.2.1  居住建築的綠色節能設計

    4.2.2  辦公建築的綠色節能設計
    4.2.3  商業建築的綠色節能設計
    4.2.4  酒店(飯店、旅館)建築的綠色節能設計
    4.2.5  醫院建築的綠色節能設計
第5章  綠色建築的技術路線
  5.1  綠色建築與綠色建築材料
    5.1.1  綠色建築與綠色建築材料的關係
    5.1.2  綠色建材的概念及基本特徵
    5.1.3  發展綠色建材的意義和目標
    5.1.4  綠色建材的發展趨勢
    5.1.5  傳統建材和綠色建材
    5.1.6  綠色建材的評價標識、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
  5.2  綠色建築的通風、採光與照明技術
    5.2.1  綠色建築的通風技術
    5.2.2  綠色建築的採光技術
    5.2.3  綠色建築的照明技術
  5.3  綠色建築圍護結構的節能技術
    5.3.1  外牆節能技術
    5.3.2  屋面節能技術
    5.3.3  門窗節能技術
    5.3.4  樓地面節能技術
  5.4  綠色建築的遮陽技術
    5.4.1  建築遮陽的含義和意義
    5.4.2  建築遮陽的發展歷史
    5.4.3  建築遮陽的常見形式
    5.4.4  綠色建築外遮陽系統設計
    5.4.5  綠色建築遮陽的發展趨勢
    5.4.6  總結
  5.5  綠色智能建築設計
    5.5.1  相關概念
    5.5.2  智能建築的產生背景、發展概況及發展趨勢
    5.5.3  智能建築的智能化系統配置及要求
    5.5.4  智能建築與物聯網
    5.5.5  智能住宅、智能家居、智能社區與智慧城市
    5.5.6  智能光伏建築(「光儲直柔」技術)
    5.5.7  綠色智能建築設計實例——數字化智能醫院
  5.6  綠色建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
    5.6.1  可再生能源概述
    5.6.2  太陽能建築及技術
    5.6.3  空調冷熱源技術和地源熱泵
  5.7  綠色建築雨水、污水再生利用技術
    5.7.1  雨水利用技術
    5.7.2  污水再生利用技術
  5.8  綠色建築暖通技術
    5.8.1  暖通和空調技術的健康舒適性與環境友好性
    5.8.2  綠色建築暖通和空調的高能效技術路線
    5.8.3  高能效綠色建築新技術
  5.9  建築工業化與綠色建築技術的結合與應用
    5.9.1  建築工業化與綠色建築技術的關係
    5.9.2  建築工業化與綠色建築技術的結合與應用

    5.9.3  工業化綠色建築的發展前景
第6章  既有建築的綠色生態改造
  6.1  既有建築室外物理環境的控制與改善
    6.1.1  室外熱環境的控制與改善
    6.1.2  室外風環境的控制與改善
    6.1.3  室外光環境的控制與改善
    6.1.4  室外聲環境的控制與改善
  6.2  既有建築室內物理環境的控制與改善
    6.2.1  室內空氣環境的控制與改善
    6.2.2  室內熱濕環境的控制與改善
    6.2.3  室內聲環境的控制與改善
    6.2.4  室內光環境的控制與改善
  6.3  既有建築圍護結構的節能綜合改造
    6.3.1  既有建築外牆節能改造
    6.3.2  既有建築的外窗節能改造
    6.3.3  既有建築屋面節能改造
    6.3.4  既有建築樓板節能改造
    6.3.5  既有建築增加外遮陽
  6.4  既有建築暖通空調系統節能改造
    6.4.1  概述
    6.4.2  常見技術和措施說明
  6.5  既有建築的可再生能源利用
    6.5.1  太陽能概述
    6.5.2  太陽能熱水應用
    6.5.3  太陽能光伏發電
第7章  綠色建築能耗計算、模擬分析和檢測方法
  7.1  概述
  7.2  建築能耗分析方法與計算模擬軟體
    7.2.1  能耗分析方法介紹
    7.2.2  全年(或季節)總能耗分析法
    7.2.3  設計日能耗分析法
    7.2.4  常用建築能耗軟體
    7.2.5  能耗模擬軟體eQUEST的介紹
  7.3  建築模型與案例分析
    7.3.1  圍護結構建築的數學模型
    7.3.2  案例分析
  7.4  自然採光優化模擬分析
    7.4.1  原理概要
    7.4.2  案例分析
  7.5  綠色建築自然通風模擬
    7.5.1  通風概述
    7.5.2  建築概況
    7.5.3  分析方法
    7.5.4  模型建立
    7.5.5  模擬結果
    7.5.6  模擬分析
  7.6  綠色建築能耗檢測方法
    7.6.1  抽樣調查的原理
    7.6.2  確定樣本量的原則
    7.6.3  調查形式

    7.6.4  無回答問題的處理
  7.7  能耗調查實例分析
    7.7.1  調查背景
    7.7.2  調查內容
    7.7.3  問卷調查的數據處理方法
第8章  建築信息模型化
  8.1  BIM的發展概況和意義
    8.1.1  BIM的發展概況
    8.1.2  BIM的意義
  8.2  BIM的定義及相關概念
    8.2.1  BIM的定義
    8.2.2  BIM的相關概念
  8.3  BIM的核心原則、內容和特點
    8.3.1  BIM的核心原則和核心內容
    8.3.2  BIM的特點
  8.4  BIM技術的應用、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
    8.4.1  BIM技術在國內外的應用
    8.4.2  BIM技術在國內的行業現狀和發展前景
  8.5  BIM技術在綠色建築中的應用
    8.5.1  BIM技術應用於綠色建築的相關指標
    8.5.2  BIM技術在建築全生命周期的應用
  8.6  BIM技術的標準體系
    8.6.1  BIM行業推薦性標準
    8.6.2  國內的BIM標準研究和制定
  8.7  BIM工具軟體
    8.7.1  概述
    8.7.2  BIM軟硬體技術現狀
    8.7.3  常用BIM軟體工具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