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論語中的孔子

  • 作者:楊逢彬|責編:王艷艷//王凌雲
  • 出版社:泰山
  • ISBN:9787551909143
  • 出版日期:2025/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52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中楊教授回到《論語》本身,從孔子的言行中挖掘線索,通過生動深入的分析,揭示孔子為人處世的方式和他在困境中的抉擇,將這位智者、哲人從神龕中請下來,將他還原成一位有血有肉的、充滿現實關懷與敏銳洞察的真實的人--他在禮壞樂崩的滔滔亂世,始終堅守自己的理想,去關注個體不可剝奪的尊嚴和福祉。他立足現實,思考未來,胸懷天下,不因困境改變心志,將人文關懷融入社會秩序的建構,致力於通過恢復禮樂制度來重建綱常。

作者介紹
楊逢彬|責編:王艷艷//王凌雲
    楊逢彬,1956年生,湖南長沙人,鍾叔河先生說他「是一個有理想家氣質的做學問的人」。師從北京大學中文系郭錫良先生,獲博士學位。在武漢大學中文系從助教做到教授,現任上海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央財大CEMA教授。編有《稍微居友朋書札》,所著《殷墟甲骨刻辭詞類研究》獲王力語言學獎、廣東省優秀圖書獎。

目錄
孔子的家世、童年和成長背景
  家世
  父母和童年
  出生前後發生的事兒
  鄒魯之風
從成年到三十而立
  愈挫愈勇
  教書育人的起步
  向老子請教
齊魯之間
  來到齊國
  在齊國的遭遇
  遇見季札
  在魯國無所作為
  繼續從事教育事業
外交內政的作為
  從政的前夜
  擔任中都宰和司寇
  外交上的成就
  與魯國貴族鬥智斗勇
  弟子們脫穎而出
  魯國氣象一新
  弟子公伯寮的行徑
初到衛國
  繼承發揚晏嬰的思想
  出走
  決定去衛國
  到了衛國
  第一次離衛
  慎言戰爭
仍在衛國
  過匡城被圍
  到了晉國的邊界上
  仍然回到衛國
  衛國之亂與衛靈公之死
  宋國的風波
  司馬牛兄弟
週遊列國——南行
  在陳國
  冉求之藝
  楚昭王死了
  松樹的品格
  對同一問題,子路、子貢、顏淵的回答
  「好龍」的葉公
  兩位賢者的討論
週遊列國——北返
  學生陳亢
  葉城之行
  再次回到衛國
  冉求與齊魯之戰

  冉求斡旋,孔子歸國
  孔子歸國前夕的衛國
  重歸故國
最後的「從政」
  孔子的氣話
  季孫的憂慮
  這也是一種參政
  循循善誘
年輕一代成長起來了
  年輕的弟子們
  子游
  子夏
  子張
  曾參(上)
  曾參(下)
最後的歲月
  孔子與《春秋》
  孔子與《詩經》
  顏淵的永遠離去
  子路「不得其死」
  高柴躲過一劫
  哲人其萎
  歷史的回聲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