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污水生物處理(導學版高等學校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新形態系列教材)

  • 作者:編者:楊慶//彭永臻|責編:呂娜//王美玲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 ISBN:9787112293070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80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教材將污水生物處理的原理和工藝技術以知識點的形式進行了系統的介紹,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厭氧生物處理技術、自然生物處理系統以及污泥的處理、處置與利用。在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污水生物處理基本原理的基礎上,也一同論述了污水生物處理理論和工藝技術的新進展。
    本教材內容翔實,資料豐富,可作為高等院校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給排水等專業本科生相關課程的教學參考書,也可為相關專業的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以及污水處理廠管理操作人員提供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楊慶//彭永臻|責編:呂娜//王美玲

目錄
引言
  學習《污水生物處理》的目的和作用
  污水生物處理法的基本思想和應用價值
  【主線】生物處理部分的總體思路與主要內容
第1章  活性污泥法
  【主線】活性污泥法的整體思路
  1.1  活性污泥法的理論基礎
    1.1.1  活性污泥法的概念和基本流程
    1.1.2  活性污泥的形態和組成
    1.1.3  活性污泥微生物及其作用
    1.1.4  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規律
    1.1.5  活性污泥凈化污水的過程
    1.1.6  環境因子對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影響
  1.2  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標及其有關參數
    1.2.1  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標
    1.2.2  活性污泥法的設計與運行參數
  1.3  活性污泥反應動力學及其應用
    1.3.1  活性污泥反應動力學概述
    1.3.2  活性污泥反應動力學基礎
    1.3.3  莫諾特方程及其推論
    1.3.4  勞倫斯—麥卡蒂模型
    1.3.5  IWA活性污泥動力學模型
  【主線】活性污泥反應動力學公式推導及相關關係
  1.4  活性污泥法的各種演變及應用
    1.4.1  傳統活性污泥法
    1.4.2  漸減曝氣活性污泥法
    1.4.3  階段曝氣活性污泥法
    1.4.4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1.4.5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1.4.6  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
    1.4.7  純氧曝氣活性污泥法
    1.4.8  高負荷活性污泥法
    1.4.9  生物選擇器
    1.4.10  活性污泥法各種演變的總結和應用
  1.5  曝氣及曝氣系統
  【主線】曝氣及曝氣系統的整體思路
    1.5.1  曝氣的主要作用和基本形式
    1.5.2  曝氣的基本原理
    1.5.3  曝氣系統和空氣擴散裝置
  1.6  活性污泥法的脫氮除磷原理及應用
  【主線】脫氮除磷的整體思路
    1.6.1  氮磷污染的危害
    1.6.2  氮在水體中的存在形態
    1.6.3  氨吹脫
    1.6.4  折點加氯
    1.6.5  污水處理過程中氮的轉化
    1.6.6  生物脫氮的原理與工藝
    1.6.7  除磷的原理與工藝
    1.6.8  同步脫氮除磷工藝
    1.6.9  生物脫氮除磷的新理論新工藝

    1.6.10  工藝改進優化
  1.7  幾種常用的活性污泥法工藝技術
  【主線】學習工藝的整體思路
    1.7.1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
    1.7.2  吸附-生物降解活性污泥法(AB法)
    1.7.3  氧化溝(OD)
    1.7.4  膜生物反應器(MBR)
  1.8  活性污泥法處理系統的過程式控制制與運行管理
  【主線】活性污泥法處理系統過程式控制制與運行管理的整體思路
    1.8.1  活性污泥的培養馴化
    1.8.2  活性污泥系統的主要控制方法與參數
    1.8.3  活性污泥系統運行中的異常狀況
第2章  生物膜法
  【主線】生物膜法的整體思路
  2.1  生物膜法的基本概念
    2.1.1  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
    2.1.2  生物膜法的基本流程
    2.1.3  生物膜的構造與原理
    2.1.4  生物膜載體的分類與特點
    2.1.5  生物膜法的優缺點
  2.2  生物濾池
    2.2.1  生物濾池的概念
    2.2.2  普通生物濾池
    2.2.3  高負荷生物濾池
    2.2.4  塔式生物濾池
    2.2.5  生物濾池的影響因素
    2.2.6  生物濾池的濾料
    2.2.7  曝氣生物濾池
    2.2.8  反硝化濾池
  2.3  生物轉盤
    2.3.1  生物轉盤的構造
    2.3.2  生物轉盤的原理
    2.3.3  生物轉盤的工藝流程
  2.4  生物接觸氧化法
    2.4.1  生物接觸氧化法的原理及發展
    2.4.2  生物接觸氧化池的構造
    2.4.3  不同種類的生物接觸氧化法填料
    2.4.4  生物接觸氧化池的形式
    2.4.5  生物接觸氧化法的特點與適用範圍
  2.5  生物流化床
    2.5.1  生物流化床的構造
    2.5.2  生物流化床的分類
    2.5.3  生物流化床的特點
  2.6  其他新型生物膜反應器
    2.6.1  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
    2.6.2  序批式生物膜反應器
    2.6.3  複合式生物膜反應器
    2.6.4  附著與懸浮生長聯合處理工藝
  2.7  生物膜系統的培養馴化和運行管理
    2.7.1  生物膜系統的培養馴化

    2.7.2  生物膜系統的運行管理
第3章  厭氧生物處理
  【主線】厭氧生物處理的整體思路
  3.1  概述
  3.2  厭氧生物處理的基本原理
    3.2.1  厭氧生物處理原理的二階段、三階段理論
    3.2.2  厭氧生物處理原理的四階段理論
    3.2.3  厭氧處理系統的關鍵問題
  3.3  厭氧微生物生態學
    3.3.1  厭氧處理系統的主要微生物類群
    3.3.2  影響產酸菌的主要生態因子
    3.3.3  影響產甲烷菌的主要生態因子
    3.3.4  影響硫酸鹽還原菌的主要生態因子
    3.3.5  厭氧過程優勢種群的演變及相互關係
  3.4  厭氧生物處理的工藝應用
    3.4.1  厭氧生物處理技術的發展
    3.4.2  厭氧生物處理技術的分類
    3.4.3  厭氧生物處理技術的特點
    3.4.4  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
    3.4.5  兩相厭氧生物處理
    3.4.6  懸浮生長厭氧生物處理法
    3.4.7  固著生長厭氧生物處理法
  3.5  厭氧工藝的運行管理
第4章  自然生物處理系統
  【主線】自然處理系統的整體思路
  4.1  穩定塘
    4.1.1  穩定塘概述
    4.1.2  穩定塘的生態系統
    4.1.3  穩定塘生態系統的凈化機理
    4.1.4  穩定塘的影響因素與特點
    4.1.5  穩定塘生態系統的分類與常見形式
  4.2  土地處理系統的概述
    4.2.1  土地處理系統的概念與特點
    4.2.2  土地處理系統的組成
    4.2.3  土地處理系統的工藝與應用
    4.2.4  不同土地處理系統的比較
第5章  污泥處理、處置與利用
  【主線】污泥處理、處置與利用的整體思路
  5.1  污泥處理與處置的概述
    5.1.1  污泥處理與處置的概念
    5.1.2  污泥處理與處置的一般原則與基本方法
    5.1.3  污泥處理與處置的流程與現狀
  5.2  污泥的分類與性質
    5.2.1  污泥的組成與分類
    5.2.2  污泥的理化性質指標
    5.2.3  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