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美國漢學界知名學者蔡宗齊教授,被譽為古典詩詞界的科學家、古典詩歌的破譯者。積四十余載治學之功,凝三十余年講壇耕耘之果,淬煉出其首部唐詩普及讀本——《唐詩所以然》。精選七十二首唐詩菁華,獨辟蹊徑:從字句肌理切入,抽絲剝繭,既解構唐詩意境生成的密碼,又詮釋唐詩大美背後的詩心。一字一句,皆為您打通唐詩的任督二脈;一章一節,俱在揭示唐詩的藝術奧秘。
作者介紹
(美)蔡宗齊|責編:孫永娟
蔡宗齊,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校區東亞語言文化系及比較文學系教授,著、編有英文書籍十三種,發表中英文論文一百多篇,研究領域涉及中國古典詩歌、古代散文、古代文論、古代美學、比較詩學以及佛教。中文專著有《語法與詩境:漢詩藝術破析》《漢魏晉五言詩的演變》《比較詩學的結構》。2014年與袁行霈教授合作創辦英文雜誌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JCLC; 杜克大學出版社刊行), 並任聯席主編。同年又復辦《嶺南學報》並擔任主編。2017年JCLC 成功入選世界權威期刊索引AHCI。同年又與袁行霈教授共同主編 How to Read Chinese Literature 系列叢書 ,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出版,叢書中文版將由北京三聯書店出版。2018年為香港嶺南大學創辦 Prism: Theory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稜鏡:理論與現代中國文學》),由杜克大學出版社出版。Prism 和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兩部英文期刊互為補充,全方位地涵蓋了中國古典和現當代文學。2019年與袁行霈教授共同建立 Chinese Texts in the World 叢書,由博睿(Brill)出版社出版。2020年被美國學術期刊主編協會(Council of Editors of Learned Journals;CELJ)評選為2020年傑出主編獎得主。傑出主編獎居是該協會所授予的最高榮譽。此獎在1981年建立以來,歷屆得主大部分都是美國著名人文期刊的編輯,獲此殊榮,屬亞洲文學與文化研究的期刊首次進入獲獎之列。
目錄
序言
開篇語
律詩篇十六首
五律氣象何以成
杜甫《春望》:如何化無情為有情
杜甫《江漢》:詩聖法寶之題評句
杜甫《登岳陽樓》:一轉再轉,轉即是合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擬人只為找玩伴
王維《終南山》:四個詩眼不尋常
王維《漢江臨眺》:隱形的移步換景之法
七律何以自由縱橫
杜甫《詠懷古跡》其三:詩聖絕技之草蛇灰線
李商隱《隋宮》:別人怕用的虛字,我用
七律之爭誰第一
王維《積雨輞川庄作》:七言不得減兩字才是真功夫
沈佺期《古意》:樂府入律,何以稱雄
崔顥《黃鶴樓》:歌行入律,何以爭勝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PK《黃鶴樓》為何失敗
杜甫《登高》:當七律達到極致時
快詩、慢詩、意識流詩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沉鬱頓挫之外
李商隱《無題》:結構不奇,枉稱無題
李商隱《錦瑟》:現代意識流的鼻祖
絕句篇三十二首
以小見大之極致
王之渙《登鸛雀樓》:固定機位,全方位動態視角
祖詠《終南望余雪》:僅憑通感妙句而登第
柳宗元《江雪》:虛擬賓語接引盡善境界
孟浩然《春曉》:化平常為神奇的章法
王維輞川絕句三首:小景如何寫出超越時空的禪境
定點與動態的山水描寫
杜甫《絕句》:固定機位,周覽天地
張繼《楓橋夜泊》:意象濃密寫愁緒
杜牧《江南春》:大景與小景,自然與人文
徐凝《廬山瀑布》:東坡辣評之惡詩
李白《望廬山瀑布》:不只遠看與近觀
李白《早發白帝城》:寫快第一詩
山川異域、古今對比的書寫
王之渙《涼州詞》其一:笛聲穿越的兩個時空
王昌齡《出塞》其一:古今景物、戰事、悲情之疊加
王昌齡《從軍行》其一:倒裝手法,代實為虛
王翰《涼州詞》其一:頓與挫、起承轉合
陳陶《隴西行》其二:蒙太奇結構與天人永隔之傷慟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如何做到言淺情深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跨越時空的雙向奔赴
賈島《渡桑乾》:宦遊離心力PK思鄉向心力
李商隱《夜雨寄北》:交錯時空的奇妙構思
懷古絕句:為何五言無法PK七言
杜甫《八陣圖》:五絕懷古,詩聖難為
杜甫《武侯廟》:陳述史事,難有精彩
杜甫《蜀相》:七律懷古,游刃有餘
劉禹錫《金陵五題》:為何此詩讓白居易嘆為觀止
杜牧《泊秦淮》:層層相扣寫茫然
古詩篇 二十四首
詩仙層出不窮的結構創新
李白《月下獨酌》:倒裝的組詩要怎樣讀
李白《將進酒》:自說自演的戲劇結構
李白《古風》其一:攝入文學史的詠懷
李白《行路難》其一:結構起起落落來取勝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三重奏彰顯陰陽結構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動靜、真幻相生的結構
杜甫古詩、律詩之比較
杜甫《夢李白》其一:步步轉化、步步深入
杜甫《夢李白》其二:角度多樣、聯聯不同
杜甫《天末懷李白》:五律懷友的不同寫法
戰爭敘事的結構藝術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邊塞詩少見的陰柔美景
高適《燕歌行》:盡顯陽剛本色的邊塞詩
杜甫《兵車行》:樂府結構融入自我抒情
杜甫《新婚別》:樂府結構抒情化又一式
杜甫《石壕吏》:全知型的觀察敘述
文藝表演之描寫:剛與柔的完美呈現
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熔多重為一爐
白居易《琵琶行》(選段):聲音的視覺想象
韓愈《聽穎師彈琴》:琴聲掀起情感冰火兩重天
韓愈《調張籍》:五言句組配成跳躍片斷
陰柔之美的名篇是如何生成的
王維《藍田山石門精舍》:線性結構為何引人入勝
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鬼仙出沒的懷古之作
白居易《長恨歌》:顛覆性的創新傑作
結語:與唐人三境說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