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融生教育二十年的探索(嶺南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的實踐)

  • 作者:王麗玲//鄭思東//謝曉婷//孫靜|責編:李鳳琴
  • 出版社:中國紡織
  • ISBN:9787522925837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4
人民幣:RMB 6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面對「如何讓傳統文化自然沁潤學生生活」「如何跨越學科壁壘實現文化育人」等難題,廣州市真光中學以融生教育為核心理念,探索出一條傳承與創新並行的新路徑。
    《融生教育二十年的探索:嶺南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的實踐》系統梳理了真光中學二十年來將中醫藥文化融入校園教育的創新曆程:開發真光校園中草藥植物研究等校本課程,讓中醫藥文化悄然走進學生日常學習活動;開啟從單一課程向多學科融合的探索,將中醫藥文化融入語文、生物、化學等學科的教學中,構建以「文化沁潤、學科聯動、體驗踐行」為核心的育人體系;組織「校園葯圃種植」「中醫智慧屏體驗」等實踐活動,使文化傳承從認知升華為行動;將中醫「治未病」「天人合一」等哲學思想融入德育管理,引導學生養成健康習慣與和諧價值觀,等等。
    教育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而是生命的相互滋養。書中揭示,當中醫藥文化成為跨學科紐帶、生活化場景和創新性課題時,學生不僅能收穫文化自信,更在「做中學」中錘煉科學思維與社會責任感。
    教育是靜待花開的藝術,文化傳承更需代代耕耘。本書為中小學教育者提供了一套可複製的模式,助力傳統文化真正成為學生核心素養的成長養分。

作者介紹
王麗玲//鄭思東//謝曉婷//孫靜|責編:李鳳琴

目錄
第一章  「融生」教育的思考
  一、「融生」教育的內涵
  二、「融生」教育理念形成的背景
  三、「融生」教育的實施原則
  四、「融生」教育的特點
  五、「融生」教育的價值
第二章  嶺南中醫藥文化及其傳承
  一、中醫藥和中醫藥文化
  二、中醫藥文化的主要內容
  三、中醫藥文化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嶺南文化與嶺南中醫藥文化
第三章  嶺南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的意義和價值
  一、嶺南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的教育意義
  二、嶺南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的教育價值
第四章  嶺南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的實施路徑
  一、文化傳播與中醫藥文化進校園
  二、嶺南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的實踐模型
第五章  「探中醫奧秘,品嶺南瑰寶」嶺南中醫藥文化研學課程
  一、課程開發背景
  二、課程性質
  三、課程理念
  四、課程目標
  五、課程內容
  六、課程實施
  七、課程實施效果
  八、課程測評工具
第六章  嶺南中醫藥文化與學科教學的融合
  一、品讀經典,將中醫藥文化融入語文教學
  二、融通中外,將中醫藥文化融入英語教學
  三、德法並蓄,將中醫藥文化融入思政課堂
  四、博古通今,將中醫藥史輔助歷史教學
  五、傳承千古人文,將中醫藥文化融入地理學科
  六、生生不息,將中醫藥文化融入生物學
  七、化生萬物,將中醫藥文化融入化學教學
  八、注重實踐,將中醫藥文化融入體、美、勞教育
第七章  中醫藥文化與學校德育相融合
  一、中醫藥文化與中學德育
  二、中醫藥文化對中學德育的啟示
  三、中醫藥文化滲透學校德育的具體路徑
第八章  中醫藥文化與社團實踐相融合
  一、嶺南中醫藥文化融入傳統節日
  二、嶺南中醫藥文化融入科技實踐活動
  三、嶺南中醫藥文化融入生活才藝
  四、嶺南中醫藥文化融入社區採風活動
  五、嶺南中醫藥文化融入志願服務項目
參考文獻
附錄  活化校園中草藥植物,創生文化傳播媒介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