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模塊1 走進不鏽鋼
1.1 不鏽鋼的定義與耐腐蝕機理
1.1.1 不鏽鋼的定義
1.1.2 不鏽鋼的耐腐蝕原理
1.2 不鏽鋼的種類
1.2.1 根據化學成分分類
1.2.2 根據組織結構分類
1.2.3 按化學成分和組織結構相結合的分類
1.3 不鏽鋼的表示方法
1.3.1 國內表示方法
1.3.2 常見不鏽鋼鋼種的牌號
1.3.3 青山QN系不鏽鋼
1.3.4 不鏽鋼的表面加工等級
1.4 不鏽鋼的發展史
1.4.1 世界不鏽鋼的發展史
1.4.2 我國不鏽鋼的發展史
1.5 不鏽鋼的性能
1.5.1 力學性能
1.5.2 物理性能
1.5.3 化學性能
1.6 不鏽鋼生產工藝
1.6.1 冶煉工藝
1.6.2 連鑄工藝
1.6.3 熱軋工藝
1.6.4 冷軋工藝
思考題
模塊2 不鏽鋼中的合金元素
2.1 合金元素對不鏽鋼組織的影響
2.1.1 影響不鏽鋼組織的合金元素
2.1.2 鉻當量與鎳當量
2.2 合金元素對不鏽鋼性能的影響
2.2.1 鉻(Cr)
2.2.2 鎳(Ni)
2.2.3 鉬(Mo)
2.2.4 鈮(Nb)、鈦(Ti)
2.2.5 銅(Cu)
2.2.6 硅(Si)、鋁(Al)
2.2.7 錳(Mn)
2.2.8 釩(V)
2.2.9 碳(C)、氮(N)
2.2.10 鈰(Ce)
思考題
模塊3 不鏽鋼冶煉工藝
3.1 不鏽鋼冶煉的原理與特點
3.1.1 不鏽鋼冶金原理
3.1.2 不鏽鋼冶煉特點
3.2 主要冶煉方法
3.2.1 EAF
3.2.2 DH法與RH法
3.2.3 AOD法與VOD法
3.2.4 VD法與LF法
3.2.5 其他冶煉方法
3.2.6 不同冶煉方法的比較
3.3 不鏽鋼冶煉設備與工藝流程
3.3.1 工藝設備
3.3.2 工藝流程
3.3.3 三種工藝流程的比較
3.4 不鏽鋼冶煉設備工藝路線的選擇
3.4.1 根據產品類型
3.4.2 根據原料供應和生產規模
3.4.3 根據車間條件和動力供應
3.4.4 我國主要不鏽鋼企業的冶煉工藝
思考題
模塊4 不鏽鋼連鑄工藝
4.1 連鑄的定義、優勢與分類
4.1.1 連鑄的定義
4.1.2 連鑄的優勢
4.1.3 連鑄的分類及特點
4.2 不鏽鋼連鑄的原理與特點
4.2.1 鋼水的結晶
4.2.2 連鑄坯的凝固
4.2.3 鋼水在結晶器中的傳熱
4.2.4 鑄坯在二冷區中的傳熱
4.2.5 不鏽鋼連鑄與普通鋼連鑄的區別
4.3 連鑄設備
4.3.1 鋼包
4.3.2 鋼包迴轉台
4.3.3 中間包
4.3.4 結晶器
4.3.5 二次冷卻區
4.3.6 拉坯矯直機
4.3.7 鑄坯切割裝置
4.3.8 連鑄電磁攪拌(EMS)
4.4 不鏽鋼連鑄的工藝流程
4.4.1 鋼水準備
4.4.2 中間包冶金
4.4.3 鋼水澆注
4.5 不鏽鋼連鑄生產的技術經濟指標
4.5.1 連鑄坯產量
4.5.2 連鑄比
4.5.3 連鑄坯合格率
4.5.4 連鑄坯收得率
4.5.5 連鑄坯成材率
4.5.6 連鑄機作業率
4.5.7 連鑄機達產率
4.5.8 平均連澆爐數
4.5.9 平均連澆時間
4.5.10 鑄機溢漏率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