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古代冶銅技術的萌生與早期發展

  • 作者:編者:毛衛民//李一鳴//王開平|責編:楊盈園//劉博//張衛
  • 出版社:冶金工業
  • ISBN:9787524001140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54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人類文明社會發展經歷的石器時代、銅器時代、鐵器時代也是人類利用材料進行生產、生活並不斷進步的時代。人工冶銅技術的出現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物質基礎。
    本書通過5章內容,詳盡分析論證了文明時代來臨之前中國各地遍布銅礦資源;中國高溫燒制陶器技術具備了發明本土人工冶銅技術的基本條件和潛在能力;實證了公元前3000年之前中國多地出現了人工冶銅技術製作的銅器,促使中國進入發達的銅器時代;闡述了喜馬拉雅山脈地殼運動帶動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一萬多年以來隆升所導致的中亞和南亞大範圍的沙漠地帶,阻斷了公元紀年年前東西方人類族群交流往來,因而迄今為止尚無法證實中國早期冶銅技術源自西亞的理念。
    本書可供冶金考古研究人士、社會科學學者、中國文化研究者、冶金行業從業者,以及對中國青銅器和對中國文明歷史感興趣的廣大讀者閱讀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毛衛民//李一鳴//王開平|責編:楊盈園//劉博//張衛

目錄
1 銅器時代與世界文明
  1.1 銅器時代與銅
  1.2 石器與銅器
  1.3 銅器與文明時代
  1.4 延續至今的人類古代文明
  1.5 泛環地中海文明與泛東方文明
  參考文獻
2 中國早期發展冶銅技術的基礎與優勢
  2.1 地球上的銅礦資源
  2.2 中國與環地中海地區銅礦的分佈
  2.3 自然銅的變形加工及用自然銅製作的早期銅器
  2.4 中國古代高溫技術的傳統優勢與瓷器的發明
  2.5 人工冶銅現象與人類發明冶銅技術
  參考文獻
3 中國及周邊地區早期的冶銅與銅器
  3.1 約公元前3000年及以前中國北方的銅器
  3.2 約公元前3千紀(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中國及中北亞草原的銅器
  3.3 中國早期銅器的化學成分
  3.4 高溫技術優勢與中國早期銅器的熔鑄生產
  3.5 大規模重熔生產與中國大量遠古銅器的湮滅
  3.6 溫飽有餘的生產力水平與非實用銅器的出現
  3.7 高溫技術優勢下的中國銅器
  3.8 中國繁榮的銅器時代
  3.9 中國發達的冶銅技術鋪墊出的先進鐵器時代
  參考文獻
4 中國古代冶銅技術「西來說」及其主要困擾
  4.1 喜馬拉雅山脈隆升形成歐亞地區的人文交流屏障
  4.2 史前現代人(晚期智人)向東亞的遷移
  4.3 亞洲北方草原地區與中華文明核心區的早期人文交流
  4.4 環地中海地區的近代考古發掘
  4.5 古希臘時期被阻斷的東向交流
  4.6 中華文明區歷史上西北向的對外交流
  4.7 環地中海地區早期冶銅技術的傳播與歐亞草原的概念
  4.8 中國古代冶銅技術「西來說」的產生與演變
  4.9 冶銅技術「西來說」的主要障礙
  參考文獻
5 中國銅器時代早期溫飽有餘的社會生活
  5.1 銅器時代率先普及的銅工具
  5.2 文明時代特有的銅器——兵器與禮器
  5.3 令人困惑的銅石並用時代
  5.4 早期銅器與中華文明的融合特徵
  5.5 新石器時代末期的中國古城與周邊地區的銅器
  5.6 漢字與銅器
  5.7 中華文明萌生時的生產力水平
  5.8 中國銅器時代中期萌生的冶鐵技術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