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古漢語詞綴自復研究(精)/浙江財經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省一流學科學術叢刊

  • 作者:劉傳鴻|責編:吳慶
  • 出版社:浙江大學
  • ISBN:9787308258005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58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中古漢語詞綴研究》《中古漢語詞綴「自」「復」研究》二書是在作者2018年所出版的《中古漢語詞綴考辨》一書基礎上增補修訂而成。原書出版后,作者並未停止相關研究,經過五年的努力,研究取得較大進展,故而修訂再版。因篇幅問題以及「自」「復」研究的特殊性,本次出版分作二書。在「自」和「復」的研究中,作者重新閱讀諸家的討論文章,發現其研究方法、用例解讀存在不少問題,因而對「自」「復」能否充當詞綴的問題重新作系統研究,得出與之前主流觀點完全不同的結論。

作者介紹
劉傳鴻|責編:吳慶
    劉傳鴻男,安徽宣城人,現為浙江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漢語辭彙、文字研究,主持國家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5項,出版專著4部,先後在《中國語文》《語言研究》《古漢語研究》《語言科學》等刊物發表論文40余篇。

目錄
緒 論
  一、詞綴「自」「復」研究述評
    (一)「自」的研究
    (二)「復」的研究
  二、當前研究存在的問題
    (一)「自」「復」的意義及功能研究不夠
    (二)文句解讀存在疏誤
    (三)研究方法存在問題
    (四)所舉文例存在不足
  三、研究思路及內容
    (一)深入探求「自」「復」的意義及功能
    (二)全面考察所有被定性為詞綴的「自」「復」用例
  四、研究方法
  五、本書體例
上編 詞綴「自」考辨
  一、「自」之自己、親自義及相關誤判例
    (一)「自」有自己、親自義
    (二)被錯誤定性的「X+自+動詞」用例
    (三)此類結構的分析方法
    (四)諸家所舉此類其他用例辨析
  二、「自」之各自義及相關誤判例
    (一)「自」有各自義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三、「自」之別、另義及相關誤判例
    (一)「自」有別、另義
    (二)諸家所舉用例辨析
  四、「自」之空、徒義及相關誤判例
    (一)「自」有空、徒義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五、「自」之但、只義及相關誤判例
    (一)「自」有但、只義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六、「自」之開始義及相關誤判例
    (一)「自」有開始義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七、「自」之本來義及相關誤判例
    (一)「自」有本來義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八、「自」之自然義及相關誤判例
    (一)「自」有自然義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九、「自」之實義及相關誤判例
    (一)「自」有實義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十、「自」之即、乃義
    (一)「自」有即、乃義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十一、「自」之已經義及相關誤判例
    (一)「自」有已經義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十二、「自」之仍、尚義及相關誤判例
    (一)「自」有仍、尚義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十三、「自」之「從」義及相關誤判例
    (一)「自」有從義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十四、「自」之雖然、即使義及相關誤判例
    (一)「自」有雖然、即使義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十五、「自」之表論斷用法及相關誤判例
    (一)「自」有表論斷的用法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十六、引文有誤例
  附:「自」詞義引申圖示
  上編小結
下編 詞綴「復」考辨
  一、作動詞,表返回、回復、回應等
    (一)「復」作動詞的常見用法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二、表已發生動作的重複
    (一)「復」有表已發生動作重複的功能,可用「又」對譯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三、表未實現的或經常性的動作、狀態的重複或繼續
    (一)「復」可表未實現或經常性的動作狀態的重複或繼續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四、表動作不重複或不繼續
    (一)「復」可與否定詞搭配,表動作不重複或不延續
    (二)「復」與否定詞的具體搭配用法兼及諸家所舉用例辨析
  五、表兩事相同
    (一)「復」有表兩事相同的用法,與「也」相當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六、表動作或狀態持續不變
    (一)「復」可表動作或狀態持續不變,與「還、仍然」相當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七、表動作、狀態先後相繼
    (一)「復」可用於兩個動作或狀態之間,表二者相繼發生或出現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八、表兩個動作反覆交替發生
    (一)「復」可用於兩個動作之間,表二者交替發生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九、表動作、狀態、情況累積
    (一)「復」可連接並列的動作、狀態、情況,表累積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十、表選擇
    (一)「復」可用於平列選擇句,連接備選項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十一、表意義更進一層
    (一)「復」可用於句中,表意義的推進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十二、表程度的加深

    (一)「復」可用於表比較的句子中,相當於「更」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十三、表轉折
    (一)「復」可表意義的轉折,有些更傾向於表轉折語氣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十四、表出乎意料
    (一)「復」可用於出乎意料的語境中,加強語氣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十五、加強反問語氣
    (一)「復」可用於反問句中,加強反問語氣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十六、表追問語氣
    (一)「復」可用於疑問句中,表追問
    (二)諸家所舉此類用例辨析
  十七、表委婉語氣
    (一)與表確實義的副詞搭配,可用「也」對譯
    (二)與表只義的「政」搭配,可用「也」對譯
    (三)與「可」搭配,可用「還」對譯
    (四)置於「聊」后
  十八、存在疑問的用例
附:「復」之詞義、功能引申圖示
下編小結
  余 論
附錄:本書所討論用例出處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