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行走金牛道(追尋蜀道上的中華文明)(精)

  • 作者:譚嘉韜|責編:肖峰
  • 出版社:上海光啟書局
  • ISBN:9787545220124
  • 出版日期:2025/04/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54
人民幣:RMB 3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蜀道,又稱秦蜀古道,是指古代中國由秦地長安通往蜀地成都的道路系統,演繹了中國西南部與中原地區悠久的交流歷史。而金牛道是蜀道體系中最大的一條,「具有蜀道北段所有線路入川總路線的地位」,可謂了解蜀道的極具代表性的路線。這條古道不僅是重要的交通路線,更是古蜀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線型的文化遺產,是搏動了幾千年的中國經濟文化之脈。
    本書作者考察探尋蜀道長達十余年,輾轉行程十三萬餘公里,拍攝了沿線壯麗、險峻或幽靜的自然風光,城鎮、鄉村、民居等人文景象,以及石窟寺、古碑刻、古石刻、古建築、古墓葬等文化遺產,志在用紀實攝影手法為蜀道造像。《行走金牛道》分南北主線、南段支線、北段古線三章,按照「先主后支」「從近到古」的順序,展示了歷代金牛道路網的基本結構。其以圖文並茂的方式,生動地展示了中華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蜀道形象。

作者介紹
譚嘉韜|責編:肖峰
    譚嘉韜,男,四川成都人,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任職四川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主任醫師。自幼熱愛歷史文化,曾用兩年業餘時間,歷盡艱辛,數十次徒步遊歷四川金牛蜀道、劍閬蜀道全程,用鏡頭和文字,捕捉和收集了四川古蜀道的詳實素材。期間,在公開雜誌上發表過圖文並茂的「古蜀道尋蹤」「自然與文化遺產——劍門翠雲廊」  「劍閬漢唐翠雲」「徒步劍門古蜀道」及「三國遊記——三國蜀漢英豪墓」等蜀道專題系列作品。

目錄
第一章 金牛道南北主線
  第一節 南段明清劍門線
    1. 成都
    2. 新都
    3. 廣漢
    4. 德陽
    5. 羅江
    6. 綿陽
    7. 綿陽至梓潼段
    8. 梓潼
    9. 梓潼至劍閣段
    10. 劍閣
    11. 漢陽
    12. 劍門關
    13. 劍昭驛道
    14. 昭化
  第二節 南段明代東川利閬線
    1. 廣漢至中江段
    2. 成都官道石埡子至中江段
    3. 中江
    4. 三台
    5. 鹽亭
    6. 南部
    7. 閬中
    8. 蒼溪
    9. 廣元
  第三節 北段明清五丁關線
    1. 廣元
    2. 朝天驛
    3. 神瑄驛—中子鋪—轉斗鋪—七盤關
    4. 寧強
    5. 勉縣
    6. 漢中
第二章 金牛道南段支線
  第一節 蒼劍線
    1. 蒼溪臨江古渡—尋樂書岩—青山驛
    2. 長寧山—鶴齡鎮—停船山—田家廟
  第二節 劍閬線
    1. 風埡子—橋邊河
    2. 打兒岩—江石鋪
    3. 龍源梁—龍源鎮
    4. 青桿村——碗水—險岩子—石梯坡
    5. 斷碑梁—油房村—三母城—古樓鋪—小埡子鋪
    6. 寨門梁—老土地鋪—文林鋪—罐兒鋪—厚子鋪—落埡梁
    7. 思依鋪—棗碧鋪—松林塘—黑水塘—南津關
第三章 金牛道北段古線
  第一節 秦漢白水關線
    1. 馬鳴閣道
    2. 劉家場院
    3. 燕子砭鎮

    4. 陽平關—烈金壩
  第二節 唐宋嘉陵江線
    1. 清風峽
    2. 三灘溝—籌筆驛—五盤驛
    3. 九井驛
    4. 龍門洞
    5. 三泉縣—潭毒關
    6. 陽平關—代家壩—烈金壩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