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美學導論(第5版新編21世紀哲學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 作者:張法|責編:羅晶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 ISBN:9787300337968
  • 出版日期:2025/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53
人民幣:RMB 5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立足於對世界美學史的批判性反思,有機融合中國古代美學精粹與西方當代美學前沿成果,依照現代學科體系規範,系統重構了美學原理的理論框架。本書針對審美現象學分析、美學類型學劃分、美的文化模態、形式美的基本法則等核心理論命題,均提出了創新性見解與精闢論述,尤其著力彰顯了中國與印度等非西方美學傳統的獨特價值及其在世界美學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在方法論上,本書實現了理論闡釋與審美實踐的雙向互動:既將抽象理論置於具體審美經驗和藝術實踐中予以生動詮釋,又從個案分析中提煉升華出普遍性的美學規律。

作者介紹
張法|責編:羅晶
    張法,現任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導,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5年度),國務院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2008-),中華美學學會副會長(2008-)。曾任北京大學跨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中國人民大學美學學科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中心學術委員。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1996-1997),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訪問學者(2002-2003)。研究美學、審美文化、思想史。獨著有《美學導論》等21種,合著有《世界語境中的文學理論》等5種,主編有《中國美學經典》等6種。《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等4部著作獲國家級外譯工程,論文300余篇。

目錄
第一章  什麼是美學
  一、美與美學
  二、美、美感、美學的產生
  三、美學的兩種基本類型
  四、美學在世界現代化進程中的演進
  五、美學在后現代時代的轉變
第二章  美學的三種理論形態
  一、美學的理論建構
  二、美學建構的文化基礎
  三、美學理論之一:西方的實體-區分型美學
  四、美學理論之二:印度的是-變-幻-空型美學
  五、美學理論之三:中國的虛實-關聯型美學
  六、美學建構:內容和範圍
第三章  審美在現象上是怎樣進行的
  一、美:怎樣發生
  二、美:基於心理距離
  三、美:呈現為直覺形象
  四、美:體現為完形-內模仿-移情
  五、美:表現為主客體同構
  六、美:走向意義深處
  七、美的建構與解構
第四章  美學類型的體系是怎樣的
  一、美學類型的基本原理與三種理論
  二、古典美學類型:美(優美、壯美、典雅、俗妙)
  三、古典美學類型:悲(悲劇、崇高、悲態、慈悲)
  四、古典美學類型:喜(怪、丑、滑稽)
  五、全球互動以來的美學類型:媚世、先鋒、荒誕、恐怖
  六、全球互動中美學類型的轉換與移位:堪酷
  七、審美分類的意義
第五章  美和美感的起源與初期演進
  一、進入美的尋源之路
  二、西斧東鉞:源於舊石器的美感演進
  三、西塑東繪:源於新石器的美感演進
  四、早期文明的美感類型
  五、歐亞草原的美感類型
第六章  美學的文化模式
  一、美學的形成與文化展開
  二、西方美學的文化模式
  三、中國美學的文化模式
  四、印度美學的文化模式
  五、伊斯蘭美學的文化模式
  六、絲綢之路與跨文化的美學流動
  七、文化模式與美
第七章  形式美與宇宙內蘊
  一、人與宇宙的同一性在中、西、印美學中的展開
  二、西方以黃金比例為核心的形式美理論
  三、中國以九宮-太極圖為核心的形式美理論
  四、印度以室利-曼荼羅為核心的形式美理論
  五、形式美的基本因素:點、線、形、色
  六、形式美的組織原理: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主從結構

  七、形式美的重要內容:原型與象徵
參考書目
第2版後記
第3版後記
第4版後記
第5版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