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昌明國粹(柳詒徵及其弟子之學術)(精)

  • 作者:區志堅|責編:原野菁
  • 出版社:廣西師大
  • ISBN:9787559876423
  • 出版日期:2025/05/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83
人民幣:RMB 8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為一部史學史研究著作,以1915年至1931年為研究時限,採用人物史學思想的研究方法,並以史學與學術機構發展互動關係作出分析。柳詒徵倡導歷史撰述要肩負起重建傳統文化的作用,表明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切愛護的態度。

作者介紹
區志堅|責編:原野菁
    區志堅,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田家炳孝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近代中國學術思想史、社會文化史、香港地區歷史教研工作。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柳詒徵與南高治史風尚的形成
  第一節  柳詒徵的生平及其學術
  第二節  清末民初師範教育的發展
  第三節  江浙學風和江南藏書業的發展
  第四節  反傳統思想及中西文化調和論的出現
  第五節  南高留美教員與西方學術思想的傳入
第二章  南高史學系的成立與發展(1915-1925)
  第一節  南高史學部的成立
  第二節  南高史學部的課程
  第三節  南高史學系學生概況
  第四節  史地研究會及《史地學報》
  第五節  學衡社與《學衡》雜誌
第三章  南高史學者的分合關係(1926-1931)
  第一節  《史學與地學》的出版
  第二節  中大史學系成立及《史學雜誌》的創辦
  第三節  《史學雜誌》的內容
  第四節  南高史學系出版物的流通及其特色
第四章  柳詒徵的史學觀點及其治史方法 177第一節 以禮為中心的史觀
  第二節  通史及「通則」「獨造」的文化史觀
  第三節  信古的史觀及反疑古史學
  第四節  地方史及史地學的提倡
  第五節  致用的考證方法
第五章  南高史學的繼承與發揚——繆鳳林、鄭鶴聲、陳訓慈、張其昀等人的史學研究
  第一節  繆鳳林的中國通史及中國禮俗史研究
  第二節  鄭鶴聲的中國史學史及歷史教育研究
  第三節  陳訓慈的地方學術史及中西史學研究
  第四節  張其昀的人文地理學和地理教育學
  第五節  其他從事史地學研究的南高學生
結論
附錄一  1915-1923年南高國文史地部教員表
附錄二  南高史學工作者在《史地學報》發表論文數目表
附錄三  南高史學工作者在《史學與地學》發表論文數目表
附錄四  南高史學工作者在《史學雜誌》發表論文數目表
附錄五  國立中央大學的源流與變遷簡表
附錄六 南高史學工作者大事年表
附錄七  南高文史地部教員及學生照片(1923年)
參考書目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