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黃帝內經扶陽大法/中醫師承學堂

  • 作者:田合祿|責編:房潤丞|總主編:劉觀濤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
  • ISBN:9787513293228
  • 出版日期:2025/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43
人民幣:RMB 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現在是扶陽熱的時代,但後世卻以扶腎陽為主,而《黃帝內經》卻謂「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十分明確說人體陽氣在脾胃土,脾主四肢,謂「四肢者,諸陽之本」,並進一步在標本中氣理論中定義出「胃脘之陽」是從本的「少陽太陰」,胃脘之陽是以少陽三焦相火為主的,由此得出春夏陽儀和秋冬陰儀兩儀、春夏秋冬四象,以及左右陰陽升降、金木生成之終始。綜觀古今醫書,《黃帝內經》這種「胃脘」陽氣觀點完全被繼承者,只有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張仲景完全繼承《黃帝內經》從本的「少陽太陰」思想,所以特別重視「少陽病」「太陰病」,外感病由陽人陰,突出「胃脘陽氣」的重要作用,知道者罕見,少陽病和太陰病雖然條文最少,而內容最多,散見於太陽病、陽明病、少陰病、厥陰病各篇。故本書詳細闡述《黃帝內經》的扶陽大法。

作者介紹
田合祿|責編:房潤丞|總主編:劉觀濤
    田合祿,1942年出生,河南滑縣人。「中醫太極三部六經體系」創始人,世界中醫五運六氣學會執行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國際五運六氣論壇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吉林《養生閱刊》特約主編。湖南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幾十年來從事中醫及周易的研究,創立了自己的理論體系:其一是用天文曆法解釋《周易》的理論體系,恢復了《周易》古義,創作《周易真原》。其二是研究《內經》五運六氣理論及《傷寒論》的三陰三陽理論,吸納《周易》太極理論,創建了「中醫太極三部六經體系」,找到了研究《傷寒論》理論體系的有效途徑。其三是創建了「中醫內傷火病」體系,解決了諸多疑難雜病的治療問題。著作有《中醫內傷火病學》《中醫運氣學解秘》《周易真原》《中醫太極三部六經體系——傷寒真原》等20余部。。

目錄
第一章 《黃帝內經》對陽氣的定義
  第一節 太陽周日運動規律
  第二節 太陽周年運動春夏為陽
    一、相火之名
    二、自然界相火之位
    三、相火的性質
    四、相火代君行令
    五、相火年位
    六、相火運動
    七、三焦相火解剖定位
    八、少陽司政
第二章 《黃帝內經》對人身陽氣的定位
  第一節 人身陽氣定位於胃脘
    一、從本的少陽太陰主胃脘陽氣
    二、手厥陰少陽相火生足太陰陽明土
    三、命門陽氣
      (一)目命門千古疑案
      (二)目命門的提出
      (三)目命門與膀胱、小腸、三焦的關係
      (四)小腸膀胱三焦募穴在少腹
      (五)小腸、心開竅于目
      (六)沖脈、督脈、任脈起源於少腹
      (七)目命門與後世命門說的關係
      (八)張仲景重視少腹關元膀胱
      (九)小結
    四、脾為胃行津液
  第二節 肝、心主陽
  第三節 陽光普照大地
  第四節 目為人身陽氣光照之門
  第五節 人體的陽氣是少陽三焦相火
第三章 《黃帝內經》論陽氣的作用
第四章 《黃帝內經》論衛氣
  第一節 衛氣的來源
  第二節 衛氣的定義
    一、衛氣慓疾滑利,溫煦腠理、司開闔
    二、衛陽晝行於三陽
    三、衛陽主少陽,統三陰三陽
  第三節 衛氣行
    一、衛氣行日周期
    二、衛氣行月周期
  第四節 衛氣功能
    一、衛氣與太陽同步
    二、調鬼門,司開闔
    三、溫機體,調寒熱
    四、衛肌表,防外邪
    五、肥腠理,通三焦
  第五節 外感邪氣
  第六節 衛為百病母
  第七節 結語
第五章 陽氣的病理

  第一節 《素問·生氣通天論》論陽氣病理
    一、外感傷陽
    二、煩勞傷陽
    三、情志傷陽
  第二節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論少陽相火陽氣病理
  第三節 陽病即是風病
    一、風為外邪
    二、風根
    三、風病的病機是陰陽升降往複遲速失調
  第四節 肝、心、脾陽虛
  第五節 特殊脈象
    一、關部獨大動脈
    二、魚際脈
    三、尺脈
  第六節 相火的病理
  第七節 項背強
  第八節 陽病首發三焦腑腠理
    一、無論外感內傷,首犯三焦腑腠理
    二、外感內傷病的傳變及病理過程
  第九節 陽氣不足發病系統
    一、心火炎上,病及目腦命門、頭面、咽喉
    二、陰火伏血脈
    三、心火克肺
    四、陰火與鬱火的區別
    五、周髀
    六、陰火治則
  第十節 陽虛水濕下流肝腎
    一、水濕侮脾土
    二、水濕射肺
    三、水濕克心傷脾為水氣病、水飲病、蓄水證
    四、水濕泛濫傷及肝木
  第十一節 陽虛三聯證
    一、陽虛三聯證的傳變規律
    二、陽虛三聯證的證候特點
    三、陽虛三聯證的治療要點
第六章 陽氣的治療
  第一節 陽氣的治則
  第二節 張仲景重視少陽三焦相火之陽氣
  第三節 李東垣重視少陽三焦相火之陽氣
  第四節 胃脘陽衰病
    一、相火衰
    二、少陽脈卑、少陰脈細
  第五節 治則
  第六節 方葯
    一、治療少陽相火太過方葯
    二、治療少陽相火不及方葯
    三、《傷寒論》表裡陽虛治療
      (一)桂枝湯法
      (二)四逆湯法
      (三)桂枝湯加法

      (四)桂枝湯減法
      (五)四逆湯減法
      (六)四逆湯加法
第七章 醫案
  醫案1
  醫案2
  醫案3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