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靈江秀水處龍游青山間(姜席堰)(精)/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研究叢書

  • 作者:黃國平//周土香|責編:李恆|總主編:譚徐明
  • 出版社:長江
  • ISBN:9787549288052
  • 出版日期:2024/07/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57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研究叢書之一。首先介紹了龍游縣自然環境、人文歷史、經濟、水利及歷史水旱災害等概況。接著闡述姜席堰工程創建及演變,涵蓋渠首樞紐、渠系工程、附屬工程等內容,並探討歷史疑案。工程管理方面,介紹了日常維護、管理制度、管理機構等,還列舉典型案例及管理機制。灌區社會部分講述區域特色、人文資源、古堰形勝、名勝薈萃以及民俗藝術文學等。然後分析姜席堰遺產價值,包括科學技術、歷史文化、旅遊價值及長盛不衰的奧秘。最後提及保護及開發,包括申遺過程、遺產保護等內容,還附有姜席堰大事記、參考文獻等。本書全面展現姜席堰的歷史、現狀與價值,為深入了解這一灌溉工程遺產提供了豐富資料。

作者介紹
黃國平//周土香|責編:李恆|總主編:譚徐明

目錄
導 言
第一章 江南古縣龍游
  第一節 自然環境
    一、地形地貌
    二、氣候
    三、環境
  第二節 人文歷史
    一、建置
    二、境域
    三、行政區劃
    四、人口
    五、歷史文化
  第三節 經 濟
    一、主要特點
    二、特色農產品
  第四節 水 利
    一、古代水利特點
    二、水利工程
  第五節 歷史水旱災害
    一、水災情況
    二、旱災情況
第二章 工程創建及演變
  第一節 渠首樞紐
    一、渠首創建
    二、渠首演變及維修
  第二節 渠系工程
    一、渠系創建
    二、渠系演變及維修
  第三節 附屬工程
    一、石面潭堰
    二、筒車遺址及提水
    三、水碓遺址
    四、倒虹吸
  第四節 姜席堰的歷史疑案
第三章 工程管理
  第一節 日常維護
  第二節 管理制度
    一、選舉制,產生組織機構
    二、分工責任制,保證分級管理
    三、承蔭田捐錢制,確保日常運維
    四、歲修制,沿襲?古不變
    五、《徵信錄》,保障了陽光財務
    六、歷代封堰、開堰制度,保證運輸的暢通
    七、禁止溪灘開墾
    八、民國管理章程
    九、用水協會章程
  第三節 管理機構
    一、堰長制
    二、堰董會
    三、堰工總局

    四、堰務會
    五、堰管理委員會
    六、堰農田灌溉利用合作社
    七、灌區農民代表會
    八、堰用水相關協會等群眾團體組織
  第四節 管理典型案例
  第五節 管理機制及其運作
    一、政府「官督」
    二、民辦「自治」
  第六節 堰功春秋
  第七節 龍洲問水處
第四章 灌區社會
  第一節 灌區區域特色
    一、稻作的高產
    二、城鄉的融合
    三、文化的先進
    四、管理的傳承
  第二節 灌區人文資源
    一、稻作的起源地
    二、婺劇的發源地
    三、名人的集聚地
  第三節 古堰形勝
    一、山色水景
    二、古堰印跡
  第四節 名勝薈萃
    一、浙江紅旗渠 水利的交匯地
    二、龍遊民居苑 古建的薈萃地
    三、龍游垂釣中心 國際的垂釣地
    四、龍和漁業園 漁業的豐產示範地
  第五節 民俗、藝術和文學
    一、民間習俗
    二、民間藝術
    三、民間故事
    四、詩文
第五章 遺產價值
  第一節 科學與技術價值
    一、典型的山溪性河流環境
    二、科學的工程選址布局
    三、獨特的「牛欄倉」工程技術
    四、巧用的龜山與蛇山
    五、有效的大坦水大緩坡
    六、統籌的農業與城市用水
    七、規範的機制
  第二節 歷史文化價值
    一、元代以來經濟的發展
    二、提高縣城市的發展品質
    三、實現商業人口的轉移
    四、化水為利的經典
    五、古代工程用於水利
  第三節 旅遊價值

    一、便捷的交通
    二、走向生態經濟
    三、走向現代文明
    四、對鄉村變革的借鑒
  第四節 長盛不衰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