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根與魂(中國式現代化與文化主體性)(精)/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研究文庫

  • 作者:韓慶祥|責編:潘慧凡//馬海英//李俊峰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 ISBN:9787300334028
  • 出版日期:2025/04/01
  • 裝幀:精裝
  • 頁數:167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剖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非凡之路與文化主體性的構建歷程,詳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道路、理論體系及其在全球現代化中的地位與影響,深入揭示了其背後的文化邏輯與價值追求。通過對比研究中西方現代化路徑,本書有力批判了「西方中心論」,凸顯了中國式現代化在打破西方現代化神話、探索新道路方面的貢獻。尤為關鍵的是,本書深刻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與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之間的關係。此外,本書還聚焦于文化傳承與創新,提出了鞏固中華民族文化主體性的多維路徑。作者倡導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深入挖掘並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同時積極吸收外來文化精華,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作者介紹
韓慶祥|責編:潘慧凡//馬海英//李俊峰
    韓慶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一級教授,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專家工作室領銜專家。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中央黨校原校委委員、副教育長兼哲學部主任。2004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8年入選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2014年入選國家「萬人計劃」第一批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專家,中央組織部聯繫的高級專家,第七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評議組成員,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主講專家。     出版學術專著《論馬克思開闢的哲學道路》《作為分析框架的哲學》《馬克思的人學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邏輯》《發展與代價》《中國道路能為世界貢獻什麼》《中國式現代化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領悟思想的力量》《文化何以重要》等9部。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求是》等報刊發表論文190多篇,其中《新華文摘》全文轉載36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4項、重點項目3項等。科研成果獲9項國家級獎。《21世紀馬克思主義基本問題研究》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中國道路能為世界貢獻什麼》等著作入選「中華學術外譯項目」,以英文、希伯來文、日文、阿拉伯文、哈薩克文、西班牙文等多種語言在國外出版發行,產生較大影響。

目錄
第一章  走出「東方從屬於西方」的現代化框架
  第一節  「兩個結合」有其內在邏輯
  第二節  「兩個結合」力在走出「東方從屬於西方」的現代化框架
  第三節  「第二個結合」致力於鞏固中華民族文化主體性
第二章  基於西方現代化的「西方中心論」
  第一節  線性道路:「現代化=西方化」
  第二節  單數文明:「文明只屬於西方」
  第三節  種族優越:「西方種族具有優越感」
  第四節  天賦人權:「自然的個人『為我』符合自然秩序」
  第五節  社會進化:「西方社會的進步源於社會競爭」
  第六節  理性標準:「理性是最高尺度」
  第七節  「普世價值」:「向世界推廣『普世價值』」
  第八節  開化使命:「西方需要行使『上帝旨意』的『文明開化使命』」
  第九節  美麗神話:「把特殊利益說成普遍利益」
  第十節  唯一哲學:「具有本體意義的『一』擁有最高權威」
第三章  從現代化在中國到中國式現代化在世界
  第一節  近代中國對西方現代化潮流衝擊的被動防禦
  第二節  中國共產黨對西方現代化潮流衝擊的主動應對
  第三節  在世界現代化進程中開創中國式現代化
第四章  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形態
  第一節  道路多樣:中國式現代化內蘊發展道路的多樣性
  第二節  文明互鑒:中國式現代化傳承發展新時代中華文明
  第三節  民族特質:中國式現代化彰顯中華民族的鮮明特質
  第四節  為他人性:中國式現代化在社會性的群己關係中注重他者
  第五節  國家治理:中國式現代化堅持動力、平衡和治理相統一
  第六節  人民至上: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第七節  共同價值:中國式現代化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
  第八節  人類命運:中國式現代化致力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九節  世界貢獻: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新的選擇
  第十節  普惠哲學:中國式現代化倡導「主主平等」的普惠哲學
第五章  立足中國式現代化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
  第一節  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原則、思路和方式
  第二節  直面「西方中心論」的核心要素和標識性範疇
  第三節  中國式現代化實現對西方現代化的超越
  第四節  中國式現代化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
  第五節  人類文明新形態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六節  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立足點
第六章  基於中國式現代化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
  第一節  學理視閾: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含義
  第二節  實踐視閾: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中國樣本」
  第三節  理論視閾:為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作出原創性貢獻
第七章  鞏固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
  第一節  邏輯起點:新時代中國具體實際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彰顯出來
  第二節  內在邏輯:「新的文化生命體」標識性概念出場的時代邏輯
  第三節  核心要素:「新的文化生命體」的豐富內涵
  第四節  明體達用:「新的文化生命體」具有實踐之用和理論之用
  第五節  新的文化使命:發展新時代中華文明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