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屆 「致敬經典·尋找我們共同的記憶——名家朗讀會」
名家素描
李敬澤:歷史細節的捕捉者
舒婷:生活·書籍·詩
蘇童:南方的詩學
葉兆言:南京的文學代言人
王家新:人與世界的相遇
徐則臣:花街·北漂·北上
賈夢瑋:文學世界里的擺渡人
李路:《人世間》與父輩的故事
張紀中: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經典賞析
舒婷:《致橡樹》
葉兆言:《南京傳》
曹雪芹《紅樓夢》選段:《黛玉初進榮國府》《香菱學詩》
王家新:《在聖托里尼島上有一棵樹》
金庸《神鵰俠侶》選段:《俠之大者》
食指:《相信未來》
附錄:採訪回放
第二屆 「致敬經典·尋找我們共同的記憶——名家朗讀會」
名家素描
吳義勤:文學夢的追尋者與守護者
余華:我為什麼選擇寫作
韓東:人和書相遇的機緣
陳先發:用中國經典作品打開現實
胡弦:寫一些讓自己微微驚訝的東西
張清華:有兩個不同角色的「我」
傅元峰:過去的人生的軌跡
經典賞析
華清:《暴風雪》
陳先發:《繃帶詩》
胡弦:《插圖》
華清:《車過故鄉》
華清:《從諸神的方向看》
理查德·弗蘭納根:《河流引路人之死》
傅元峰:《很難將一塊朽木帶回家》
韓東:《季節頌》
胡弦:《明月》
陳先發:《南洞庭濕地》
傅元峰:《蜷縮》
陳先發:《榕冠寄意》
史鐵生:《我與地壇》
裴多菲:《我願意是激流》
韓東:《向日葵》
胡學文:《有生》
蘇童:《雨和瓦》
附錄:採訪回放
第三屆 「致敬經典·尋找我們共同的記憶——名家朗讀會」
名家素描
梁曉聲:共和國兒女的時代觀察
賈平凹:寫作是真誠地面對生活
葉舟:尋找文字里溫暖的篝火
潘向黎:都市細節的觀察者
胡學文:傾注情感的鄉村寫作
雷平陽:每一個字都來自行走中的體認
經典賞析
魯迅:《故鄉》
賈平凹:《秦嶺記》
梁曉聲:《人世間》
梁曉聲:《父父子子》
蘇童:《給陌生人寫信》
潘向黎:《杜甫埋伏在中年等我》
葉舟:《懷想》
但丁·加布里埃爾·羅塞蒂:《寂靜的中午》
附錄:採訪回放
第四屆 「致敬經典·尋找我們共同的記憶——名家朗讀會」
名家素描
邱華棟:持續不斷的寫作熱情
阿來:文學經典與地方文化共同滋養的創作者
李修文:荊楚遺風與生活得救的信念
臧棣:對人與自然的雙重讚美
張執浩:日常生活中的無限詩意
朱輝:左手寫鄉村,右手寫城市
育邦:中外經典閱讀與跨界寫作
經典賞析
邱華棟:《圍巾》
切斯拉夫·米沃什:《牧歌》
阿來:《雲中記》
惠特曼:《我在路易斯安那看見一棵櫟樹在生長》
陳先發:《蘆花》
博爾赫斯:《雨》
李修文:《萬里江山如是》
艾米莉·狄金森:《寧靜的激情:狄金森詩歌書信選》
臧棣:《吊竹梅觀止》
西渡:《獅岩望雲——為伽藍作》
張執浩:《被詞語找到的人》
傑克·吉爾伯特:《幾乎快樂》
蘇童:《夏天的一條街道》
朱慶和:《下山》
朱輝:《萬川歸》
胡學文:《龍鳳歌》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