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古代科學技術跨文明傳播的模式探析(以編織弦表計算和航海計程技術為例)/科技史新視角研究叢書

  • 作者:陳曉珊//劉輝//郭園園|責編:楊文靜|總主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 出版社:山東科技
  • ISBN:9787572324932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36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每種科技知識的傳播都是複雜的動態過程,在不同時間和地點,可能呈現不同的特點。理論的形成中有許多相似現象的共性總結與提煉,希望本書中展現的內容有助於研究者觀察同類型問題,從知識擴散的角度看待科技史發展中的各種現象,從更多視角發掘和整理研究線索,為科技史研究領域提供有效的借鑒,進而形成更宏大的理論與實證體系。

作者介紹
陳曉珊//劉輝//郭園園|責編:楊文靜|總主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目錄
緒論  科技知識傳播的方式、途徑和效果
第一節  科技知識的三種擴散形式
第二節  科技知識傳播中的增殖與遺失
第三節  地理環境與技術擴散
第四節  科技知識的創造與起源
第一章  絲綢之路上的絞編技術及其傳播
  第一節  中國境內唐代以前的絞編實物
  第二節  絞編織物的結構類型及編織方法
  第三節  絲綢之路上絞編技術的傳播與發展
第二章  15—17世紀弦表中高精度數值解的比較研究
  第一節  弦表計算傳播與發展的背景
  第二節  三角學在阿拉伯地區的長足發展
  第三節  歐洲三角學體系的復興與繁榮
  第四節  古代中國三角學相關研究的變化與發展
第三章  古代中西間短時段計程技術的傳播
  第一節  幾種古代西亞、南歐、印度的長度計量單位
  第二節  人們對地球的認識和計程技術的發展
  第三節  中國古代計程技術的演變
結語  古代科技知識傳播史的現實啟示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