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潘軍論(精)

  • 作者:陳宗俊|責編:張妍妍//柯諧
  • 出版社:安徽文藝
  • ISBN:9787539673998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05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潘軍論》是一部文學評論。本書分上下篇,上篇由「潘軍的小說創作」「潘軍的話劇創作」「潘軍的散文創作」等部分構成,宏觀分析了潘軍的創作特色、創作心理以及作品中的文化內涵。它在問題意識的引導下,對潘軍的創作經歷、小說及文學隨筆的思想蘊含和審美特徵、批評界的爭論作出了自己獨到而深刻的分析。下篇從微觀的視角,就具體具體作品對潘軍展開了全面解讀。重點分析研究了《日暈》《風》《獨白與手勢》《重瞳》等經典作品,引申出「命運敘事」和「跨問題寫作」「成長思考」的靈魂拷問。本部作品既有堅實的理論框架,又有詳細的學術內容,具有文學價值和學術價值。作品篇末附了潘軍小說的訪談錄及創作年表,條理清晰,一目瞭然。

作者介紹
陳宗俊|責編:張妍妍//柯諧
    陳宗俊,安徽懷寧人。文學博士,北京大學中文系高級訪問學者。現為安慶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與批評。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項目在內的各級課題6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多項。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中國當代作家評論》《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出版《飛翔與行走》《潘軍論》《中國新時期小說發展史論》(合著)等著作。主要社會兼職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通訊評審與成果鑒定專家、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評審專家、安徽省張恨水研究會副會長、安徽省作家協會特約批評家、南京財經大學當代中國散文詩創作與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安慶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等。曾獲安徽省教學成果獎、安徽省文藝評論獎等多項獎項。

目錄
序 陳曉明
導論 潘軍研究四十年
上篇
第一章  潘軍的早期小說創作
  第一節  以現實主義為基礎的寫作
  第二節  早期創作在藝術上的探索
第二章  潘軍小說的先鋒特質
  第一節  懷疑與批判精神
  第二節  第一人稱敘事
第三章  潘軍小說的皖江地域文化特色
  第一節  皖江地域文化在小說內容上的表現
  第二節  皖江地域文化在小說語言上的反映
  第三節  文本背後的文化意識
第四章  潘軍小說中的意象——以「水」為例
  第一節  「水」意象在小說中的體現
  第二節  「水」意象的文化內涵
第五章  潘軍的話劇創作
  第一節  都市人性的拷問
  第二節  人的尊嚴的維護
  第三節  寫實+寫意的藝術
第六章  潘軍的散文創作
  第一節  潘軍散文的類型
  第二節  潘軍對散文藝術的探索
第七章  潘軍回鄉后的小說創作
  第一節  回鄉后小說的主要思想內涵
  第二節  回鄉后小說的主要藝術特色
下篇
第八章  《日暈》:在故土與他鄉之間
  第一節  對鄉土歷史與現實的發問
  第二節  對人與土地關係的反思
  第三節  對鄉土小說「怎麼寫」的探求
第九章  《風》:心靈的歷史
  第一節  「曖昧」的歷史
  第二節  如何講述歷史
  第三節  一種歷史小說寫作的參與者與見證者
第十章  《獨白與手勢》:一代人的成長
  第一節  成長時空的個人化與歷史化
  第二節  成長的「身體維度」
  第三節  成長的「教育維度」
  第四節  成長的「成長維度」
第十一章  《死刑報告》:法與情的糾纏
  第一節  法治建設的現實關注
  第二節  死刑文化的深層思考
  第三節  人的處境的審美追問
第十二章  《重瞳》文本系列:一次跨文體寫作的成功嘗試
  第一節  《重瞳》文本系列的版本
  第二節  故事:重新解讀與借題發揮
  第三節  技法:「第一人稱」與「詩騷」手法
結語 飛翔與行走的寫作
附錄

附錄一 寫作是未知不斷顯現的過程——潘軍先鋒小說訪談錄
附錄二 謎一樣的書寫——潘軍長篇小說《風》訪談錄
附錄三 潘軍研究資料索引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