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辯證的想象(法蘭克福學派與社會研究所的歷史1923-1950)/藝文志

  • 作者:(英)馬丁·傑伊|責編:魏釗凌|譯者:孫一洲
  • 出版社:上海文藝
  • ISBN:9787532190577
  • 出版日期:2025/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517
人民幣:RMB 11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人們常說的「法蘭克福學派」,由創建於二十世紀初的社會研究所的一些成員構成。他們試圖建立一個社會機構來實現他們的各種想法,同時拒絕因此損害其理論完整性,始終擔憂被招安、被融入一個更大的系統。他們不僅一度流亡海外,且從彼此合作開始,就一直是外部世界的流亡者。然而,他們並不因流亡而懊惱,而是接受了這種處境,甚至把它當作智識高產的條件加以培養。這樣的理念使他們既陷入了特殊的地位,又預見了諸多問題。同樣是這種理念、地位與這些問題,困擾與啟發了後來的無數思想家。
    本書是關於法蘭克福學派最負盛名的觀念史經典,講述了從社會研究所創立至二十世紀中葉、第一代法蘭克福學派的經歷與思想流變,考察了霍克海默、阿多諾、馬爾庫塞等學派成員的作品與觀念,一如作者所說:「批判理論常常試圖在具體的特殊中把握整體,認為後者體現於前者之中。本書考察社會研究所成員對所有不同領域不同具體現象的把握,就是希望能收穫相得益彰、闡明整體的洞見。」

作者介紹
(英)馬丁·傑伊|責編:魏釗凌|譯者:孫一洲
    馬丁·傑伊(Martin Jay,1944—),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西德尼·海爾曼·埃爾曼(Sidney Hellman Ehrman)歷史學榮退教授。研究領域涉及視覺文化、現代歐洲思想史、批判理論等。代表作包括《辯證的想象力》(1973/1996)、《馬克思主義與總體性》(1984)、《阿多諾》(1984)、《永遠的流亡者》(1985)、《世紀末的社會主義》(1988)、《力場》(1993)、《低垂之眼:20世紀法國思想對視覺的貶損》(1993)、《文化語義學》(1998)、《暴力折射》(2003)、《體驗之歌》(2004)、《謊言之美德》(2010)、《邊緣文集》(2011)、《克拉考爾:流亡者》(2014)、《理性衰落之後》(2016)和《眼中碎片》(2020)等。

目錄
中文新版代序
1996年再版序言
前言
導論
鳴謝
第一章 社會研究所的成立及其第一段法蘭克福歲月
第二章 批判理論的起源
第三章 整合精神分析
第四章 對權威的首次研究
第五章 社會研究所對納粹的分析
第六章 美學理論與大眾文化批判
第七章 四十年代的經驗性工作
第八章 走向歷史哲學:啟蒙的批判
後記
註釋
參考文獻
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