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拿課題出專著(後期資助項目申報一本通)

  • 作者:老踏|責編:牟桂玲
  • 出版社:人民郵電
  • ISBN:9787115660176
  • 出版日期:2025/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88
人民幣:RMB 5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面對科研賽道競爭日趨激烈、項目立項難度不斷加大的現狀,後期資助項目可以成為廣大科研工作者實現立項的破局點。本書結合作者3次成功獲批後期資助項目的經驗,基於基礎認知、申報準備、選題策劃、申請書寫作、申報成果寫作和實戰復盤六大板塊,打造提高後期資助項目立項成功率的系統解決方案。
    本書對於申報包括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在內的各類後期資助項目、學術專著出版基金項目、優秀博士論文出版項目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也是撰寫高質量學術專著的參考書。

作者介紹
老踏|責編:牟桂玲
    老踏(本名:于春洋),公眾號「老踏科研聯盟」「青椒計劃UP」創辦人,某全國重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通訊鑒定/評審專家,教育部學位中心碩博學位論文評議專家。出版學術專著3部,發表CSSCI論文40余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2項,在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1項、省社科規劃項目1項,以及其他各級各類項目多項。獲全國民族研究優秀成果(著作類)二等獎1次,省文藝評論(著作類)三等獎1次。

目錄
第1章  基礎認知
  1.1  什麼是後期資助項目
  1.2  怎樣申報社科後期資助項目
  1.3  後期資助項目和年度項目的6點區別
    1.3.1  評審側重點不同
    1.3.2  提交材料不同
    1.3.3  評審環節不同
    1.3.4  立項率不同
    1.3.5  批准經費及支出預算不同
    1.3.6  研究時限不同
  1.4  後期資助項目申請書和年度項目申請書的幾點差異
    1.4.1  封面信息和填寫說明的差異
    1.4.2  數據表的內容差異
    1.4.3  用「申報成果介紹」替代「課題設計論證」
    1.4.4  申請書里的其他差異
  1.5  怎樣判斷自己是否適合申報後期資助項目
    1.5.1  我符合後期資助項目的申報條件嗎
    1.5.2  我要申報的成果屬於基礎研究嗎
    1.5.3  我願意為了一個不確定的未來而寫出一部書稿嗎
    1.5.4  我能保證這部書稿的完成質量嗎
第2章  申報準備
  2.1  全面梳理個人研究過程
    2.1.1  為什麼要全面梳理個人研究過程
    2.1.2  第一個問題:我做過什麼
    2.1.3  第二個問題:我在做什麼
    2.1.4  第三個問題:我能做什麼
  2.2  系統了解學術界研究進展
    2.2.1  為什麼要系統了解學術界研究進展
    2.2.2  怎樣把握學術界研究現狀
    2.2.3  怎樣了解立項情況
    2.2.4  怎樣才能站在本學科領域前沿
  2.3  做好「打一場硬仗」的文獻準備
    2.3.1  為什麼申報後期資助項目會是一場「硬仗」
    2.3.2  「打一場硬仗」需要哪些「裝備」
    2.3.3  高水平學術論文該如何準備
    2.3.4  高價值學術專著該如何準備
    2.3.5  政策文本和原著原典該如何準備
    2.3.6  統計資料和案例素材該如何準備
  2.4  文獻準備認知:揀金子還是篩沙子
  2.5  做好「參加一場馬拉松比賽」的身心準備
    2.5.1  為什麼說申報後期資助項目是「參加一場馬拉松比賽」
    2.5.2  怎樣做好申報後期資助項目的身心準備
  2.6  身心準備方法論:搭建精力管理金字塔
第3章  選題策劃
  3.1  研讀近3年的項目申報公告
    3.1.1  為什麼要研讀近3年的項目申報公告
    3.1.2  怎樣研讀近3年的項目申報公告
    3.1.3  研讀近3年的項目申報公告對於選題策劃
有什麼價值
  3.2  運用「公約數」思維模型撬動選題

  3.3  運用「滾雪球」思維模型釋放選題
  3.4  運用「機械師」思維模型拼裝選題
  3.5  追問申報成果(書稿)的學術增量在哪裡
    3.5.1  為什麼要追問學術增量問題
    3.5.2  學術增量可以體現在哪些方面
  3.6  別把存量和變數當成增量
  3.7  創造學術增量的4種方式
    3.7.1  加法式增量:用串聯的方式創造增量
    3.7.2  減法式增量:用聚焦的方式創造增量
    3.7.3  乘法式增量:用並聯的方式創造增量
    3.7.4  除法式增量:用增加約束條件的方式
創造增量
第4章  申請書寫作
  4.1  成果名稱擬定的5個原則
    4.1.1  如何思考擬定成果名稱這件事
    4.1.2  擬定成果名稱的第一個原則:規範
    4.1.3  擬定成果名稱的第二個原則:專業
    4.1.4  擬定成果名稱的第三個原則:準確
    4.1.5  擬定成果名稱的第四個原則:簡潔
    4.1.6  擬定成果名稱的第五個原則:平實
  4.2  封面和數據表的填寫提示
    4.2.1  封面填寫要點提示
    4.2.2  數據表填寫要點提示
    4.2.3  相關項目及成果填寫要點提示
  4.3  「本成果主要內容」的寫作要點
    4.3.1  寫作方式一:分章敘事
    4.3.2  寫作方式二:邏輯敘事
    4.3.3  寫作內容要點:重點呈現「研究了什麼」
  4.4  「主要觀點」和「研究方法」的寫作技巧
    4.4.1  「主要觀點」的寫作要點
    4.4.2  「研究方法」的寫作要點
  4.5  「學術創新」和「學術價值」的寫作技巧
  4.6  「存在問題和需要改進之處」的寫作建議
  4.7  「未完成章節情況」和「下一步研究計劃」的寫作建議
    4.7.1  關於「未完成章節情況」的寫作技巧
    4.7.2  關於「下一步研究計劃」的寫作建議
第5章  申報成果寫作
  5.1  申報成果結構設計的6個要點
    5.1.1  首要前提:確保研究邏輯完整且自洽
    5.1.2  追問章、節、目各級標題是否自洽
    5.1.3  警惕標題未傳遞有效信息的問題
    5.1.4  章節目錄要按研究容量進行規劃和分配
    5.1.5  把研究容量落實在每一章節的具體字數里
    5.1.6  3級、4級標題搭框架,章節標題進目錄
  5.2  有關申報成果內容寫作的6個注意事項
    5.2.1  開頭和結尾很重要
    5.2.2  段與段之間要「耦合」
    5.2.3  每個段落都有中心句
    5.2.4  段落長短要適中
    5.2.5  能用短句就不用長句

    5.2.6  論證要靠譜
  5.3  有關申報成果行文及體例規範的6個注意事項
    5.3.1  確保行文之中的每句話都通順
    5.3.2  消滅行文及其外觀呈現中的形式錯誤
    5.3.3  關鍵表述方式要做到全文統一
    5.3.4  各級標題的序號樣式要規範使用
    5.3.5  引用或轉述要符合學術規範
    5.3.6  努力做到表述方式的學理化
  5.4  怎樣理解申報成果需完成80%以上
    5.4.1  數量要求:已完成字數占總字數的80%以上
    5.4.2  內容要求:核心研究任務須完成
    5.4.3  形式要求:能夠提供確定性和完整性
  5.5  落實申報成果需完成80%以上的寫作建議
  5.6  怎樣理解實質性修改達到原論文字數30%以上
    5.6.1  需要「進行實質性修改」的適用場景
    5.6.2  怎樣的修改不是實質性修改
  5.7  落實實質性修改達到原論文字數30%以上的寫作建議
    5.7.1  怎樣做實質性修改
    5.7.2  修改說明該如何撰寫
第6章  實戰復盤
  6.1  我是怎樣獲批第一個後期資助項目的
  6.2  第一份中標項目申請書里的「申報成果介紹」
  6.3  我是怎樣獲批第二個後期資助項目的
  6.4  第二份中標項目申請書里的「申報成果介紹」
  6.5  對申報重點項目卻只獲批一般項目的反思
    6.5.1  根據專家評審意見進行的反思
    6.5.2  對於項目申報過程的反思
  6.6  我是怎樣獲批第三個後期資助項目的
  6.7  第三份中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