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新能源汽車技術導論/新能源與智能汽車技術叢書

  • 作者:編者:田晉躍|責編:黃瀅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468284
  • 出版日期:2025/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06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分為基礎篇、技術篇、控制篇、網路篇和安全篇進行介紹,重點闡述不同類型新能源汽車的新技術,包括混合動力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燃料電池汽車(FCV)、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等,並結合新能源汽車整車開發實例,系統講解了傳統電機、先進電機、電池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車底盤技術、新能源汽車的安全裝置等內容。
    全書圖文並茂,結合實際,放眼未來,便於讀者學習和應用。通過本書的閱讀,讀者可以了解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基本概念和特點,了解當前主流的新能源汽車技術,以及對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趨勢進行預測。
    本書可為有興趣挑戰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相關未知問題的大學生、科研人員、工程師、技術經理等提供參考,也可作為新能源汽車專業的研究生教材。

作者介紹
編者:田晉躍|責編:黃瀅

目錄
第1篇  基礎篇
  第1章  緒論
    1.1  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
    1.2  新能源汽車分類
    1.3  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
  第2章  新能源汽車底盤技術
    2.1  汽車底盤組成
      2.1.1  傳動系統
      2.1.2  行駛系統(懸架系統)
      2.1.3  轉向系統
      2.1.4  制動系統
    2.2  純電動汽車底盤
    2.3  混合動力汽車底盤
    2.4  燃料電池汽車底盤
  第3章  新能源汽車動力裝置
    3.1  動力電源
    3.2  燃料電池
      3.2.1  主要類型
      3.2.2  常見的幾種燃料電池
    3.3  混合動力
      3.3.1  串聯式混合動力
      3.3.2  並聯式混合動力
      3.3.3  混聯式混合動力
      3.3.4  插電式混合動力
第2篇  技術篇
  第4章  純電動汽車
    4.1  純電動汽車概述
    4.2  純電動汽車基本結構與原理
      4.2.1  化學電池純電動汽車
      4.2.2  超級電容器純電動汽車
      4.2.3  化學電池純電動汽車的主要部件
    4.3  純電動汽車的特點和關鍵技術
    4.4  純電動汽車車型實例
  第5章  混合動力汽車
    5.1  混合動力汽車的分類
      5.1.1  按混合方式不同分類
      5.1.2  按技術路線不同分類
      5.1.3  不同類型混合動力汽車的特點
    5.2  混合動力汽車的動力系統結構及工作原理
      5.2.1  傳統混合動力汽車
      5.2.2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5.3  混合動力汽車的特點和關鍵技術
    5.4  混合動力汽車車型實例
  第6章  燃料電池汽車
    6.1  燃料電池汽車的分類
    6.2  燃料電池汽車的動力系統結構及工作原理
      6.2.1  純燃料電池汽車
      6.2.2  混合式燃料電池汽車
      6.2.3  燃料電池汽車的工作原理
    6.3  燃料電池汽車的關鍵技術

    6.4  燃料電池汽車車型實例
      6.4.1  重型卡車
      6.4.2  城市公交車
  第7章  燃氣汽車與太陽能汽車
    7.1  燃氣汽車
      7.1.1  燃氣汽車的分類
      7.1.2  燃氣汽車的燃料儲存和供給系統
      7.1.3  燃氣汽車供氣系統
    7.2  太陽能汽車
      7.2.1  太陽能汽車的主要構成
      7.2.2  太陽能汽車的工作原理
      7.2.3  車載太陽能充電系統設計
第3篇  控制篇
  第8章  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系統及控制
    8.1  純電動汽車動力系統及控制
      8.1.1  純電動汽車動力系統
      8.1.2  驅動電機系統
      8.1.3  功率變換器
    8.2  混合動力汽車動力系統及控制
      8.2.1  混合動力汽車動力系統結構特性
      8.2.2  混合動力系統的控制方法
  第9章  新能源汽車整車控制器
    9.1  整車控制器功能定義
      9.1.1  整車控制器結構
      9.1.2  整車控制器功能說明
      9.1.3  整車控制系統網路結構
      9.1.4  電機控制器
    9.2  整車控制策略
      9.2.1  控制系統主流程
      9.2.2  驅動控制策略
      9.2.3  加速踏板信號處理
      9.2.4  工作模式劃分
      9.2.5  電機過載管理
      9.2.6  電池保護
    9.3  電機請求轉矩演算法
    9.4  整車控制器硬體通信
    9.5  整車控制器硬體設計
      9.5.1  單片機最小系統設計
      9.5.2  電子器件驅動電路設計
      9.5.3  數據採集電路設計
      9.5.4  通信介面電路設計
    9.6  整車控制儀錶顯示
第4篇  網路篇
  第10章  新能源汽車車載網路
    10.1  車載數據傳輸網路的劃分及應用範圍
      10.1.1  類型劃分
      10.1.2  應用範圍
    10.2  CAN技術規範
      10.2.1  物理層
      10.2.2  數據鏈路層

      10.2.3  網路層
      10.2.4  應用層
    10.3  CAN的基本組成和數據傳輸原理
      10.3.1  基本組成
      10.3.2  數據傳輸原理
    10.4  汽車CAN網路架構及其特點
      10.4.1  匯流排架構
      10.4.2  汽車CAN網路的組成
      10.4.3  CAN節點規範
    10.5  幾種常見的汽車網路架構
      10.5.1  單路網路架構
      10.5.2  多路網路架構
    10.6  典型汽車的CAN網路拓撲結構
  第11章  新能源汽車車載智能終端
    11.1  車載終端的組成及功能
    11.2  衛星定位系統
      11.2.1  衛星定位系統的主要構成
      11.2.2  衛星定位系統的工作原理
      11.2.3  衛星定位系統的主要功能
      11.2.4  衛星定位系統的應用
    11.3  GPRS通信系統
    11.4  故障診斷系統
    11.5  車路協同系統
    11.6  車載信息管理系統
第5篇  安全篇
  第12章  新能源汽車主動安全系統
    12.1  防滑控制系統
      12.1.1  防抱死制動系統
      12.1.2  驅動防滑控制系統
      12.1.3  電子制動力分配系統
      12.1.4  電子駐車制動系統
      12.1.5  電子制動系統
    12.2  智能安全系統
      12.2.1  電子穩定性控制系統
      12.2.2  前防撞報警系統
      12.2.3  車道偏離報警系統
      12.2.4  自動限速控制系統
      12.2.5  盲區輔助系統
      12.2.6  夜視成像系統
      12.2.7  疲勞駕駛檢測系統
    12.3  輪胎氣壓自動監測系統
      12.3.1  輪胎氣壓對行駛安全的影響
      12.3.2  輪胎氣壓自動監測系統的分類與工作原理
      12.3.3  輪胎氣壓自動監測系統的組成
      12.3.4  WSB與PSB及TPMS的優缺點對比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