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民法典導論(精)/義大利民商法叢書

  • 作者:(意)彼得羅·雷西尼奧//桑德羅·斯奇巴尼|總主編:(意)彼得羅·雷西尼奧//恩里科·加布里埃利|譯者:費安玲//羅冠男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9787100244985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75
人民幣:RMB 5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系義大利兩位著名法學家彼得羅·雷西尼奧、桑德羅·斯奇巴尼專為中國法學界的同人撰寫的一部學術作品,是一部闡釋近現代民法典的形成與發展以及私法一般原理的名篇佳作。全書主要包括兩大部分內容:一是描繪出民法典的創立、發展的不同路徑;二是闡釋了私法的一般原理。本書研究視野開闊,信息豐富,理論闡述深刻,同時具有歷史的厚重感和現實的時代感。旨在為中國法學界、立法機構和司法實務同人深入了解和研究民法典的發展進程及私法的一般原理提供一幅全面的圖景。

作者介紹
(意)彼得羅·雷西尼奧//桑德羅·斯奇巴尼|總主編:(意)彼得羅·雷西尼奧//恩里科·加布里埃利|譯者:費安玲//羅冠男

目錄
第一編  民法典之路
  第一章  終結羅馬法體系形成時代的法典之前提:法典的創立
    一、「共同市民」之路徑
    二、法學家之路徑
  第二章  《優士丁尼法典》的誕生:宣告羅馬法體系形成時代的終結
    一、立法者與法學家為共同法和開放翻譯而協作之路徑
    二、法律語言與法典化設計的實現
  第三章  面向所有民族與全部時代的諸法典
    一、由專門機構編纂並翻譯的法典之路徑
    二、殊途之路徑
    三、基於深厚歷史底蘊之未來發展的、相互對話的共存共生之路徑?
    四、在大學中研究:「博洛尼亞之路徑」
    五、「第三羅馬」及其與「博洛尼亞」的重逢之路徑
  第四章  近現代的偉大變革:對羅馬法淵源與法典化的重讀
    一、政治變革之路徑與共同市民的作用再現之路徑
    二、關於法律一般原則之路徑與無條件允許外國人享受民事權利之路徑
  第五章  拉丁美洲人民的獨立革命與羅馬法「輸血」之路徑:奴隸的自由解放、外國人的民事權利、法律的一般原則及對法律分支體系的承認與走向平等的新目標
    一、羅馬法「概念演算」之路徑:從理性主義到潘德克頓學派,再到《德國民法典》與《瑞士民法典》
    二、必要的地中海集中之路徑
    三、工人、農民與士兵革命之路徑:另一個分支體系
    四、建立在勞動基礎上的共和國公民之路徑:1942年《義大利民法典》、1948年《義大利共和國憲法》第1條第1款與1970年《勞動者章程》
    五、中國民法典之路徑:法學家、公民與人的時代
    六、體系的發展:民法典的融合與共同法在21世紀的更新:作為前景視角的體系化解釋
第二編  私法的一般原理
  第一章  法律經驗中的私法
    一、法律經驗中私法的歷史優先性與連續性
    二、私法的概念;私法與普通法
    三、法律的「規範性」學說與「制度性」學說
  第二章  法律體系
    一、社團與法律
    二、社會的多元化與體系的多樣性
    三、多元主義的理論與經驗
    四、憲法文本中的「社會團體」
    五、法律規範的特點;規範的一般性與抽象性
    六、法律的確定性
    七、作為科學的法學;立法用語與立法概念
    八、法律與自然現實
  第三章  《義大利民法典》的起源、動因與事件
    一、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義大利私法
    二、《民法典》編纂時期的政治意識形態
    三、1942年《義大利民法典》的創新
    四、私法與經濟活動制度的立法統一;改革的建議
    五、憲法法院有關《義大利民法典》的判例
  第四章  法律的淵源、對法律的解釋與對「公平」的理解
    一、法律的淵源、法律、慣例及法律在時間上的承繼與空間上的衝突
    二、對法律的解釋
    三、對「公平」的理解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