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人機技術重塑媒介與文化研究

  • 作者:韓素梅|責編:李海燕//葛娟
  • 出版社:浙江大學
  • ISBN:9787308258678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96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人機交互技術直接把人與非人的信息交互擺在我們面前。自此,既有的傳播格局、傳播主體、傳播渠道、傳播關係、技術文化等內涵均受到挑戰。單從傳播形態講,人機技術是人與技術的雙向靠攏,即身體的技術化、數據化和技術的擬人化、人形化,兩者交互成為對方的媒介、傳播主體和傳播客體,「後人類」話題也由此展開。本書從控制論的「世界的基石是信息」這一理念開始,以控制論的反思為線索,最終以技術文化的批判作結。具體講,控制論為人機交互提供了認識論基礎,並促成人機交互傳播的三種基本形態,以及以技術參數為主導的傳播邏輯;繼而通過「人機交互的主角們」的分析關注技術之於文化權力的持續介入。因此,本課題既是對傳播新形態的觀察,也是對人與技術的社會關係批判,以及人機關係涉及的本體論關係思考。

作者介紹
韓素梅|責編:李海燕//葛娟
    韓素梅,女,1969年生,博士。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媒介與大眾文化、媒介化社會與社會關係等議題。近年來的研究集中於中國城市化與傳媒的關係探討,已出版專著《傳媒之城:媒介視野下的城市中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版)。

目錄
緒言
第一編 人機交互與傳播變革
  第一章 人機交互傳播的技術理念
    一、人機技術與維納的控制論理念
    二、試圖過濾掉身體與語境的圖靈測試
    三、人工智慧三流派
  第二章 人機交互傳播的社會及哲學思考
    一、可交互及媒介物質性
    二、「汽車」「手杖」及「身體三」
    三、真實現實與虛擬現實
第二編 人機交互的三種形態及其邏輯
  第三章 人機交互的三種形態
    一、視聽式體驗形態
    二、「賽博格」式交互形態
    三、無器官交互形態
  第四章 參數化的人—機交互邏輯
    一、量化自我
    二、技術配置的參數優勢
    三、演算法與參數邏輯
第三編 人機交互的主角們
  第五章 作為分散式新主體的「賽博格」
    一、雙聲互通:人機對話
    二、人機共棲的「賽博格」
    三、去除肉身累贅的賽博朋克
  第六章 人機合成體的女兒們
    一、女性AI的身體想象:雙面嬌娃
    二、女性AI中的技術與性別指涉:舵手與女神
    三、女性AI「神話」與身份流動的可能性
第四編 人機交互的技術文化批判
  第七章 人機關係的文化之變
    一、媒介文化的技術生境
    二、走向元宇宙:從《楚門的世界》到《頭號玩家》,再到《失控玩家》
    三、從視聽受眾到體驗式用戶
  第八章 智媒與資本主義的控制論想象
    一、數字技術的反烏托邦視野
    二、基於全景分類的「點射」型數字文化
    三、「海妖伺服器」
  第九章 控制與「失控」:賽博無政府主義
    一、數字技術的無政府主義源流
    二、加密無政府主義及黑客文化
    三、有關「1984」的爭議或分歧
  終章 人機交互傳播與「後人類」命題
    一、人是媒介的延伸
    二、「撿起的樹枝」與「後人類」
    三、人機交互及人類命運共同體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