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論韻(精)

  • 作者:劉承華|責編:方舟
  • 出版社:上海三聯
  • ISBN:9787542687487
  • 出版日期:2025/02/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25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將中國傳統的音樂、繪畫、書法、文學、園林等不同藝術形態打通,系統考察其共有的且最有代表性的審美特質——「韻」。全書共八章,重點論述韻的學理定位、邏輯生成、多層意涵、美感效應等多個方面,分析韻在空間、時間和意義上的表現形態及其生成機制。書後附有《范溫<論韻>註譯》《古代論韻文獻輯錄》和《當代韻研究文獻要目》等文本,可作閱讀的補充和指引。該書是我國第一部系統論「韻」的專著,其出版對於讀者和文化界深入理解中國藝術的美學精神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作者介紹
劉承華|責編:方舟
    劉承華,男,江蘇濱海人。1982年6月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現為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音樂美學學會理事。曾先後擔任藝術學研究所副所長、音樂學院副院長、人文學院院長。     主要從事藝術美學、音樂美學、琴學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出版《中國音樂的神韻》《中國音樂的人文闡釋》《古琴藝術論》《傾聽弦外之音——音樂美的文化之維》《藝術的生命精神與文化品格》《文化與人格——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一次比較》《江南文化中的古琴藝術》(合作)《音樂美學教程》(主編)等十余部,發表論文120余篇。獲各種省部級、廳市級教學、科研獎勵7項。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韻的學理定位
  一、中國藝術的最高審美範疇
  二、中國藝術的普遍審美特質
第二章 韻的邏輯生成
  一、由「意」到「韻」
  二、由「氣」到「韻」
  三、由「聲」到「韻」
第三章 韻的多重意涵
  一、韻意涵的生成軌跡
  二、韻意涵的人本內核
第四章 韻的空間形態
  一、虛
  二、淡
  三、靜
  四、遠
第五章 韻的時間形態
  一、游
  二、圓
  三、轉與折
第六章 韻的意義形態
  一、味
  二、玄
  三、逸
第七章 韻的形式機制
  一、線化
  二、彎曲
  三、遊動
  四、轉折
  五、頓挫
  六、呼應
第八章 韻的美感效應
  一、「生動」:中國藝術的共有核心價值
  二、「韻」以「生動」的機理
  三、「移情」:通向「生動」的源泉
附錄一 古琴韻味辨微
附錄二 范溫《論韻》註譯
古代論韻文獻輯錄
當代韻研究文獻要目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