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本書以建構中國本土敘事理論為目標,挖掘、整理中國明清近代敘事資源。首先在代序中指出,現有敘事理論多基於西方敘事傳統,用於研究中國敘事文學存在「水土不服」問題。而中國古代雖無系統敘事理論,但敘事思想豐富,創作實踐也十分可觀,建立本土敘事理論有充足資源。
正文詳細探討明清近代敘事文學與思想。明清部分闡述社會對敘事文學的影響,以及敘事思想在虛構觀念、美學特徵等多方面的發展。還分析了金聖嘆和李漁的敘事思想。近代部分介紹社會對敘事文學的作用,論述近代敘事思想的轉變、作用與地位等。同時研究了王國維、梁啟超與林紓的敘事思想。附錄分析《紅樓夢》《海上花列傳》的敘事藝術。總之,本書為構建中國本土敘事理論提供了重要基礎。
作者介紹
趙炎秋|責編:譚南冬|總主編:趙炎秋
趙炎秋,男,1953年生,湖南邵陽人,文學博士。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湖南師大外國語學院兼職教授,文藝學學科負責人,文藝學專業、比較文學和世界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湖南「121」人才工程第一梯隊成員,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文藝理論學會會長,湖南省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會副會長。
目錄
第一章 明清敘事文學與敘事思想
第一節 明代社會與敘事文學的發展
一、明代社會及其對敘事文學的影響
二、明代白話小說
三、明代文言小說
四、明代戲曲
第二節 清代社會與敘事文學的發展
一、清代社會及其對敘事文學的影響
二、清代白話小說
三、清代文言小說
四、清代戲曲
第三節 明清敘事思想
一、明清時期敘事思想的發展與特點
二、敘事虛構觀念的確立與發展
三、對敘事文學美學特徵的探討
四、對文學與生活關係的探討
五、明清敘事思想中的人物觀
六、明清敘事結構思想
七、明清敘事思想中的敘事技法論
第二章 金聖嘆和李漁的敘事思想
第一節 金聖嘆的敘事思想
一、金聖嘆的生平及敘事思想簡介
二、金聖嘆論文學創作與敘事作品
三、金聖嘆論故事
四、金聖嘆論作者與敘事者
五、金聖嘆論敘事話語
六、金聖嘆論敘事接受
第二節 李漁的敘事思想
一、李漁的生平及敘事思想簡介
二、李漁論文學創作與敘事作品
三、李漁論敘事結構
四、李漁論敘事情節和敘事語言
五、李漁論讀者與文學批評
第三章 近代敘事文學與敘事思想
第一節 近代社會與敘事文學的發展
一、近代社會及其對敘事文學的影響
二、新小說的產生與發展
三、翻譯小說與近代戲劇
第二節 近代敘事思想
一、近代敘事思想的發展與特點
二、近代敘事與敘事文學觀念的轉變
三、敘事文學的作用與地位
四、敘事文學與社會生活
五、敘事語言
六、敘事文學的文類
七、敘事形式與技巧
八、中西敘事文學比較
第四章 王國維、梁啟超與林紓的敘事思想
第一節 王國維的敘事思想
一、王國維的生平及敘事思想簡介
二、王國維的文學價值地位觀
三、王國維的文學內容觀
四、王國維的古雅說——一種特別的文學形式觀
五、王國維的文學形象觀
第二節 梁啟超的敘事思想
一、梁啟超的生平及敘事思想簡介
二、梁啟超的小說觀
三、梁啟超的文學形式觀
四、梁啟超對史傳文學和敘事詩的探討
第三節 林紓的敘事思想
一、林紓的生平及敘事思想簡介
二、林紓對文學本質的看法
三、林紓的文學價值地位觀
四、林紓的現實主義創作觀
五、林紓對敘事理論的探討
附錄 明清近代小說中的敘事藝術
第一節 《紅樓夢》的敘事藝術
一、《紅樓夢》中的影子作者
二、《紅樓夢》的敘述層與敘事者
三、《紅樓夢》中的預敘
四、《紅樓夢》中的復調
第二節 《海上花列傳》的敘事藝術
一、《海上花列傳》的敘事風格
二、《海上花列傳》的敘事結構
三、《海上花列傳》的人物塑造
四、《海上花列傳》的敘事手法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