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博士後文庫」序言
前言
第1章 緒論
參考文獻
第2章 土壤膠體
2.1 土壤膠體類型與性質
2.1.1 土壤膠體的類型
2.1.2 土壤膠體的性質
2.2 土壤膠體相互作用理論
2.2.1 雙電層理論
2.2.2 DLVO理論
2.2.3 Schulze Hardy規則
2.3 土壤膠體相互作用機制
2.3.1 膠體的凝聚機制
2.3.2 有機無機複合體的形成學說
2.3.3 土壤有機無機複合過程中的離子的界面行為
2.4 土壤膠體相互作用過程的影響因素
2.4.1 膠體類型和初始狀態、比例
2.4.2 膠體顆粒密度
2.4.3 土壤有機質和氧化物的性質
2.4.4 土壤的水熱條件
2.4.5 土壤溶液中的離子種類和濃度
2.4.6 土壤微生物
參考文獻
第3章 土壤中的離子特異性效應
3.1 離子特異性效應的含義及意義
3.2 離子特異性效應的研究進展
3.3 土壤膠體相互作用中的離子特異性效應
參考文獻
第4章 土壤膠體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4.1 電腦模擬
4.2 實驗方法
4.2.1 光散射技術在土壤膠體顆粒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應用
4.2.2 原子力顯微鏡在土壤膠體顆粒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應用
4.3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土壤礦物膠體相互作用的離子特異性效應
5.1 土壤礦物膠體的特徵及界面離子特異性效應
5.1.1 土壤礦物膠體特徵
5.1.2 界面離子特異性效應
5.1.3 實驗方案
5.2 土壤礦物膠體相互作用過程中的陽離子特異性效應
5.2.1 平均凝聚速率和臨界聚沉濃度的陽離子特異性效應
5.2.2 土壤礦物膠體間相互作用活化能的陽離子特異性效應
5.2.3 土壤礦物膠體相互作用過程中的陽離子特異性效應來源分析
5.3 土壤礦物膠體相互作用過程中的陰離子特異性效應
5.3.1 總體平均凝聚速率和臨界聚沉濃度的陰離子特異性效應
5.3.2 土壤礦物膠體間相互作用活化能的陰離子特異性效應
5.3.3 陰離子在礦物表面吸附的離子特異性效應
5.3.4 土壤礦物膠體相互作用過程中的陰離子特異性效應來源分析
5.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土壤有機膠體相互作用的離子特異性效應
6.1 土壤有機膠體的特徵
6.1.1 土壤有機膠體組分和凝聚特徵
6.1.2 實驗方案
6.2 土壤有機膠體凝聚動力學過程的離子特異性效應
6.2.1 不同濃度Ca2+/Cu2+條件下散射光強隨時間變化
6.2.2 Ca2+/Cu2+吸附下凝聚體有效水力直徑隨時間變化
6.2.3 腐殖質膠體的凝聚速率
6.3 土壤有機膠體凝聚體結構的離子特異性效應
6.4 土壤有機膠體凝聚過程中伴隨離子的特異性效應
6.4.1 胡敏酸膠體凝聚動力學過程的伴隨離子特異性效應
6.4.2 胡敏酸膠體相互作用活化能的伴隨離子特異性效應
6.4.3 胡敏酸凝聚體結構的伴隨離子特異性效應
6.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土壤有機無機複合過程中的離子特異性效應
7.1 土壤有機無機複合過程
7.1.1 土壤膠體和土壤有機無機複合作用
7.1.2 實驗方案
7.2 土壤有機無機複合過程中的陽離子特異性效應
7.2.1 土壤有機無機複合凝聚動力學過程的陽離子特異性效應
7.2.2 土壤有機無機複合凝聚體物理穩定性的陽離子特異性效應
7.2.3 利用離子有效電荷數定量表徵離子特異性效應的方法
7.3 土壤有機無機複合過程中的陰離子特異性效應
7.3.1 土壤有機無機複合體凝聚前後體系pH的變化
7.3.2 土壤有機無機複合體凝聚動力學過程的陰離子特異性效應
7.3.3 土壤有機無機複合體相互作用活化能的陰離子特異性效應
7.4 礦物膠體金屬離子有機膠體三元複合凝聚機制
7.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幾種自然土壤膠體相互作用的離子特異性效應
8.1 黑土膠體相互作用中的離子特異性效應
8.1.1 黑土膠體的特徵及其相互作用研究
8.1.2 研究方案
8.1.3 黑土膠體凝聚過程中的自相關曲線和體系穩定性
8.1.4 黑土膠體凝聚動力學過程的離子特異性效應
8.1.5 黑土膠體相互作用活化能的離子特異性效應
8.2 黃壤和紫色土膠體相互作用中的離子特異性效應
8.2.1 黃壤和紫色土膠體的特徵及其相互作用研究
8.2.2 研究方案
8.2.3 黃壤和紫色土膠體的礦物組成
8.2.4 黃壤和紫色土膠體的穩定性分析
8.2.5 黃壤和紫色土膠體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