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醫路求真(從西醫步入中醫拾貝之路)

  • 作者:蔡建春|責編:徐日強
  • 出版社:山東科技
  • ISBN:9787572323942
  • 出版日期:2024/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5
人民幣:RMB 64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包括「悟讀經典」「讀懂陰陽加深認識」「西學中感悟」「中西醫並重、匯通、結合」「中醫辨治開方五題」「中醫流派傳習」「中醫治未病」「中醫與人文」及「醫案傳真」九個部分,將自己從西醫走進中醫、從專科走向全科的心路歷程、臨床經驗整理而成。

作者介紹
蔡建春|責編:徐日強

目錄
第一章  悟讀經典
  第一節  緣學中醫
  第二節  出入《黃帝內經》
  第三節  既讀且品《傷寒論》
  第四節  《醫林改錯》,越改越錯?
  第五節  不讀《脾胃論》,焉知脾胃?
  第六節  以《醫貫》之
  第七節  中西匯通推錫純
  第八節  《易經》你能研究?
  第九節  思悟《道德經》
  第十節  翻開《六祖壇經》
  第十一節  重讀《大醫精誠》有感
  第十二節  悅讀經典,開啟心慧
第二章  讀懂陰陽加深認識
  第一節  中醫里的陰陽和五行
  第二節  陰陽思維的醫學價值
    一、陰陽的屬性
    二、陰陽思維的重要性
    三、陰陽思維的醫學價值
  第三節  西醫西藥的陰陽屬性
  第四節  對中醫本質的認識
    一、中醫的第一個含義:上、中、下的「中」
    二、中醫的第二個含義:不治已病、治未病
    三、中醫的第三個含義:不能依賴藥物,葯只是起輔助作用
    四、中醫的第四個含義:講究「中正平和」
  第五節  對中醫治病的認識
    一、重新認識感冒
    二、濁毒證、濕毒證
    三、天氣預報與患病警報
    四、符合自然規律的中醫治病八法
第三章  西學中感悟
  第一節  西學中,為什麼學
    一、中西醫學比較
    二、時代需要中醫
    三、中西醫學互補,形成一種新醫學
  第二節  西學中,學什麼
    一、要學習體悟中醫的陰陽思維
    二、要學習中醫的九種體質辨識
    三、要熟讀中醫經典
  第三節  西學中,怎麼學
    一、先易后難
    二、先難后易
  第四節  西學中,學了有何提高
    一、自身保健水平的提高——利己
    二、專業臨證水平的提高——利他
    三、符合國家衛生健康政策——利社會
  第五節  西學中,我的感悟
第四章  中西醫並重、匯通、結合
  第一節  中西醫並重的思考和實踐
  第二節  中西匯通與醫學發展

  第三節  對中西醫結合的理解:認識論與方法論
    一、中西醫結合的認識論
    二、中西醫結合的方法論
  第四節  以中西匯通治腰痛為例
    一、從腰痛就診看中西醫思維的差異
    二、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中醫中藥治療
第五章  中醫辨治開方五題
  第一節  中醫三辨
  第二節  中醫開方
  第三節  中醫網診
  第四節  腫瘤治療思考
    一、腫瘤話聊
    二、中藥治腫瘤
  第五節  成藥成方辨識知用
    一、感冒常用中成藥和中藥湯劑
    二、骨科常用中成藥和中藥湯劑
    三、服用中成藥引葯
第六章  中醫流派傳習
  第一節  經方學派武裝了我
  第二節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及五運六氣學派啟發了我
  第三節  扶陽學派助力了我
  第四節  脾胃學派護衛了我
    一、元氣強弱,胃氣為本
    二、調理脾胃,老年當先
    三、調其飲食,適其寒溫
  第五節  溫病學派鼓舞了我
  第六節  沈氏女科影響了我
  第七節  慈方中醫體系成就了我
  第八節  國學班的研習拓展了我
第七章  中醫治未病
  第一節  未病是什麼病?未病也要治?
    一、未病是什麼病?未病也要治?
    二、治病的幾個層次
  第二節  體質辨識與「治未病」
    一、氣虛質——防禦力下降了
    二、陽虛質——陰霾遮住了體內的「太陽」
    三、陰虛質——你的身體缺水嗎?
    四、氣鬱質——天上掉下個林妹妹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