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本書以天文學的發展歷史為經,以天文學與人類文化其他方面的互動關係為緯,呈現一部在廣闊歷史視野下的天文與人文的互動史。本書以豐富的實例和充分的論述證明,歷史上的天文學從來不是一門孤立的學問,它與人文學科的各方面有著深厚的交集。從古到今,天文與哲學、政治、宗教以及人類知識的其他方面發生著生動而豐富的相互作用,共同推動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因此,通過閱讀本書,獲得的將是一部反映人類如何與自然打交道的歷史,一部描寫人類如何認識到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這種認識是如何演進的歷史,一部展現天文學與人類的社會、文化和思想領域之間如何發生交互作用的歷史,歸根結底是一部人類自身的智性成長史。
本書旨在通過還原天文學史上一些關鍵問題的提出和解決的歷史現場,通過對歷史上一些引發關鍵進步的案例的學習和分析,來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科研創新素質;借助強調歷史視角的天文學史通識教育,幫助學生深刻領會真正的科學探索方法,培養真正的科學精神,形成對待事物的多元、寬容的態度,養成更為健全的人格。本書可供天文學相關專業本科生、研究生閱讀,也可供對天文學感興趣的讀者參閱。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歷史視野下的天文與人文
1.1 天文、天文學與天文學史
1.2 天文與人文
1.3 天文學史的通識教育功能
第2章 萌芽時期的天文學與人類的生產和生活
2.1 作為一種生存技能的天文學
2.2 恆星命名和星座劃分
2.3 從星占學到天文學的萌芽
第3章 古希臘的天文學與哲學
3.1 前蘇格拉底時期自然哲學家眼中的宇宙
3.2 雅典時期的天文學
3.3 希臘化時期的天文學成就
第4章 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及其政治、社會和文化功能
4.1 中國古代天文學發展概覽
4.2 中國古代天文學的基本運作
4.3 中國古代曆法的基本問題和基本概念
4.4 中國古代的宇宙學
4.5 古代的中外天文學交流
4.6 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政治、社會和文化功能
第5章 阿拉伯世界的天文學與伊斯蘭宗教實踐
5.1 阿拉伯天文學概況
5.2 伊斯蘭教的天文學課題
5.3 伊斯蘭天文台
5.4 阿拉伯的行星天文學
第6章 歐洲近代天文學革命與知識進步
6.1 希臘傳統的延續
6.2 天文學革命
第7章 牛頓主義的傳播與天體力學的建立
7.1 牛頓建立的框架
7.2 牛頓主義的傳播
7.3 天體力學的建立及應用
第8章 天體測量的進步與天文學的實用化
8.1 望遠鏡的使用
8.2 從天上到人間:天文學的實用化
第9章 更多的星光與天體物理學的興起
9.1 恆星的位置變化與距離
9.2 新技術的使用
9.3 恆星物理學
第10章 擴展的宇宙視野和人類的自身定位
10.1 恆星的空間結構和銀河系概念的確立
10.2 河外星系的確認
10.3 現代宇宙學說
第11章 餘論:宇宙、生命和文明的延續
11.1 理解宇宙
11.2 宇宙秘方和人擇原理
11.3 宇宙中的生命
11.4 宇宙中的文明
附錄
附錄1 天文學史大事年表(1950年前)
附錄2 天文學史大事年表(1950年後)
附錄3 1950年以後的空間探索
彩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