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汽車高速通信技術(SerDes與乙太網技術在感測器和顯示屏上的應用)(精)/智能網聯汽車系列/汽車先進技術譯叢

  • 作者:(德)克爾斯滕·馬特烏斯//邁克爾·凱恩德爾|責編:孫鵬|譯者:汪浩楠//方明鍇//何巍//李巍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777908
  • 出版日期:2025/04/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63
人民幣:RMB 24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這本書全面介紹了面向汽車的新型SerDes和乙太網高速通信解決方案。它涉及核心物理組件,如電纜、連接器或PCB設計,以及物理層處理、特定用例協議等。作者提供了關於各種技術選擇的上下文和背景,其目的是幫助讀者端到端地了解當前的生態系統。本書內容包括概述及背景、汽車應用案例、汽車環境、汽車電磁環境、汽車通道、電源、汽車SerDes技術、高速汽車乙太網、相關標準和協議、測試和認證。本書適合汽車電子和通信工程師閱讀使用,也適合車輛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閱讀參考。

作者介紹
(德)克爾斯滕·馬特烏斯//邁克爾·凱恩德爾|責編:孫鵬|譯者:汪浩楠//方明鍇//何巍//李巍

目錄
前言
時間線
縮略語與術語
第1章  概述及背景
  1.1  高速感測器和顯示屏用例的獨特特性
  1.2  汽車SerDes背景
    1.2.1  「SerDes」的起源
    1.2.2  汽車SerDes術語
    1.2.3  汽車SerDes現狀
  1.3  汽車乙太網背景
    1.3.1  「Ethernet」的起源
    1.3.2  汽車行業中的乙太網
    1.3.3  HS(高速)汽車乙太網簡介
  1.4  參考文獻
第2章  汽車應用案例
  2.1  顯示屏
    2.1.1  汽車顯示屏簡史
    2.1.2  顯示屏基礎知識及術語
    2.1.3  顯示架構
    2.1.4  顯示屏典型的通信相關要求
  2.2  攝像頭
    2.2.1  汽車攝像頭簡史
    2.2.2  攝像頭基礎知識和術語
    2.2.3  攝像頭架構
    2.2.4  攝像頭軟體、功能安全與信息安全
    2.2.5  攝像頭的典型通信需求
  2.3  其他感測器
    2.3.1  相關感測器類型
    2.3.2  感測器的整體比較和架構考慮
  2.4  其他應用案例
  2.5  參考文獻
第3章  汽車環境
  3.1  汽車行業本身
    3.1.1  汽車產品
    3.1.2  汽車的研發和生產
  3.2  一般汽車要求
    3.2.1  與使用有關的要求
    3.2.2  監管要求
  3.3  汽車半導體
    3.3.1  半導體質量
    3.3.2  半導體性能
    3.3.3  半導體供應
  3.4  參考文獻
第4章  汽車電磁環境
  4.1  電磁兼容性(EMC)
    4.1.1  電磁干擾的基本原理
    4.1.2  相關EMC等級
    4.1.3  EMC測試方法概述
    4.1.4  屏蔽對EMC的影響
  4.2  靜電放電(ESD)

    4.2.1  無電源ESD
    4.2.2  供電式ESD
    4.2.3  如何實現ESD保護
  4.3  參考文獻
第5章  汽車通道
  5.1  通道定義
  5.2  通道描述
    5.2.1  阻抗
    5.2.2  散射參數
    5.2.3  通道參數
  5.3  電纜和連接器
    5.3.1  電纜
    5.3.2  連接器
    5.3.3  何去何從
  5.4  印製電路板
  5.5  參考文獻
第6章  電源
  6.1  利用通信傳輸電力
    6.1.1  電源接通的一般注意事項
    6.1.2  差分供電(PoD)電纜
    6.1.3  同軸電纜供電
  6.2  省電模式
    6.2.1  電源模式之間的轉換
    6.2.2  低功耗模式
    6.2.3  深度睡眠與喚醒
    6.2.4  淺睡眠
  6.3  參考文獻
第7章  汽車SerDes技術
  7.1  模擬傳輸
  7.2  低壓差分信號(LVDS)
  7.3  專有汽車SerDes技術
    7.3.1  德州儀器的平板顯示屏(FPD)鏈路
    7.3.2  模擬設備公司的千兆多媒體串列鏈路(GMSL)
    7.3.3  Inova公司的汽車像素鏈路(APIX)
    7.3.4  索尼公司的千兆視頻介面(GVIF)
  7.4  MIPI A-PHY/IEEE
    7.4.1  A-PHY概述和術語
    7.4.2  A-PHY通道
    7.4.3  A-PHY物理層
    7.4.4  A-PHY數據鏈路層和更高層
  7.5  ASA動態鏈路(ASAML)
    7.5.1  ASAML通道
    7.5.2  ASAML物理層
    7.5.3  ASAML數據鏈路層
    7.5.4  ASAML安全性與防護性
    7.5.5  ASAML應用流封裝協議(ASEP)
  7.6  參考文獻
第8章  高速汽車乙太網
  8.1  物理(PHY)層技術
    8.1.1  適用於2.5、5和10Gbit/s的IEEE 802.3ch

    8.1.2  用於25Gbit/s的IEEE 802.3cy
    8.1.3  通過光學介質實現2.5?50Gbit/s速率的IEEE 802.3cz
    8.1.4  非對稱乙太網
  8.2  相關協議
    8.2.1  節能
    8.2.2  時間敏感網路(TSN)的服務質量(QoS)
    8.2.3  安全
  8.3  汽車乙太網與汽車SerDes
    8.3.1  原理比較
    8.3.2  具體比較
  8.4  參考文獻
第9章  相關標準和協議
  9.1  顏色格式
  9.2  視頻壓縮格式
    9.2.1  (M)JPEG
    9.2.2  MPEG(H.26x)
    9.2.3  VESA顯示壓縮編解碼器
  9.3  內容保護
  9.4  音頻介面
  9.5  控制介面
    9.5.1  通用輸入/輸出(GPI/O)
    9.5.2  串列外設介面(SPI)
    9.5.3  集成電路匯流排(I2C)
    9.5.4  MIPI改進型集成電路匯流排(I3C)
    9.5.5  改用內存映射
  9.6  攝像協議
    9.6.1  MIPI CSI-2
    9.6.2  MIPI D-PHY和C-PHY
    9.6.3  MIPI CCS和CSE
  9.7  顯示協議
    9.7.1  開放式LVDS數字介面(OpenLDI)
    9.7.2  數字視頻介面(DVI)
    9.7.3  高清多媒體介面(HDMI)
    9.7.4  MIPI顯示串列介面(DSI-2)
    9.7.5  顯示埠(DP)和嵌入式顯示埠(eDP)
    9.7.6  V-by-One
    9.7.7  通用串列匯流排(USB)-C
    9.7.8  概述與比較
  9.8  參考文獻
第10章  測試和認證
  10.1  開發方法和測試
    10.1.1  瀑布模型
    10.1.2  V模型
    10.1.3  敏捷開發
  10.2  專為可測試性而設計
    10.2.1  內置狀態寄存器和質量指示器
    10.2.2  信息的可訪問性
    10.2.3  測試掃描線
    10.2.4  環回測試
    10.2.5  內建自測試功能

  10.3  測試特性
    10.3.1  測試指標
    10.3.2  被測設備
  10.4  測試規範
    10.4.1  ISO 9646一致性測試方法
    10.4.2  汽車乙太網測試規範
    10.4.3  汽車SerDes測試規範
  10.5  工具
    10.5.1  通道測試工具
    10.5.2  發射機/收發機測試工具
    10.5.3  評估數據內容的工具
  10.6  測試經驗
    10.6.1  測試序列的陷阱
    10.6.2  意外的系統行為
    10.6.3  「未發現錯誤」
  10.7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