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理想與世俗之間(愛默生美學思想研究)/馬克思主義學科群文庫

  • 作者:李珍珍|責編:吳芸茜
  • 出版社:上海交大
  • ISBN:9787313324122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78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美國著名詩人、思想家愛默生為研究對象,深入探討其美學特色及影響。由於愛默生以演講式、散文化的論著方式,及其隨時代不斷做出思想調整,使得對他展開完整思想爬梳難度較大,國內外鮮有專門美學論著。故本書選題具有較高的學術前沿價值,可為讀者全面把握愛默生美學思想提供參照。本書將「詩與行動」視為愛默生美學的核心內涵,從神聖詩人、詩性直覺、詩意自然、詩性語言、感性行動、宗教行動、教育行動七個方面,分析了愛默生美學思想的價值與缺失,系統論證了愛默生美學思想不斷調整、變化的動態歷程。本書論述平實有力,文字準確流暢,框架嚴整,思路清晰,材料詳實,邏輯合理,從總體上很好地勾勒出愛默生詩性理想與入世行動間的矛盾彷徨,不僅關注到愛默生思想的整體態勢,而且還發掘了愛默生對後來美國實用主義的潛在影響,及其與同時代馬克思思想的異同之處。
    本書適合作為文藝美學類本科生或者相關專業研究生的研究參考用書,也可作為哲學專業學生的學習參考讀物。

作者介紹
李珍珍|責編:吳芸茜

目錄
緒論
  一、愛默生美學的矛盾姿態
  二、研究文獻綜述
  三、研究的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
  四、研究目標與思路
  五、研究方法與創新之處
第一章  詩人的神聖追求與困局
  第一節  對理性主義的反撥
    一、對科學自然形式的整合
    二、對機械理性形式的替代
  第二節  詩人之思的神聖價值
    一、確信詩人思想的價值
    二、發揮詩人引領思想的能力
  第三節  理想詩人的現實困局
    一、有機形式的局限
    二、詩人能力的限度
第二章  直覺解蔽心靈的詩性方法
  第一節  直覺方法的醞釀
    一、對經驗壓制心靈的批判
    二、從既有理論中發現直覺力
  第二節  直覺的多重內涵
    一、改造理性主義直覺觀
    二、直覺內涵的多重維度
  第三節  直覺的詩意歸宿
    一、以詩為載體的兩重原因
    二、以直覺去建構詩性世界
  第四節  直覺本意的背離
    一、直覺方法的初心
    二、詩性直覺的蒼白
第三章  于荒野中建構自然理想及破滅
  第一節  感知自然的多樣與無限
    一、發掘自然的審美多樣性
    二、深化對自然感知的長度
  第二節  創造詩意的理想自然
    一、在整一中追尋崇高意境
    二、從透亮處洞察自然本質
  第三節  人工介入后的自然命運
    一、工業化下的自然境遇
    二、介入自然的詩意姿態
    三、理想自然難抵工業蠶食
第四章  詩性語言及其行動轉向
  第一節  對洛克語言觀的遵從與批判
    一、對洛克語言思想的遵從
    二、于批判中建構詩性語言
  第二節  語言的詩性本源及其特徵
    一、詩性語言的情感性
    二、詩性語言的象徵性
    三、詩性語言的創造性
  第三節  詩性語言的局限
    一、無法指稱絕對本質

    二、語言創作的不自覺
  第四節  詩性語言轉向行動
    一、看重語言行動的實際效用
    二、關注行動語言的傳遞語境
第五章  感知命運的行動力量
  第一節  對時代問題與理論的務實思考
    一、愈發嚴峻的現實問題
    二、基於現實的理論審視
  第二節  從命運局限中生髮感知力量
    一、承認感性能力有其限度
    二、于局限中生髮感知力量
  第三節  感性生活的準備與訓練
    一、行動前的感知準備
    二、行動中的感知訓練
第六章  逐步入世的宗教行動
  第一節  宗教世俗化的脈絡
    一、清教入世的原因及表現
    二、清教世俗化的潛在問題
  第二節  重構后的宗教審美跡象
    一、寓於現實的審美情感
    二、忠於心靈的創造活動
  第三節  宗教經驗的落地障礙及調整方向
    一、對個體內心的過度倚仗
    二、弱化心靈的主宰性
  第四節  以道德代宗教的確證實踐
    一、日益衰落的宗教形式
    二、回歸道德感與道德情操
    三、於行動中評估實踐價值
第七章  於行動中獲得知識教育
  第一節  反對建構「第三種秩序」
    一、反對專業化的知識設置
    二、反對照本宣科的知識學習模式
    三、反對教師規範知識內容及形式
  第二節  知識的獲得途徑與全面應用
    一、在知識訓練中提升整體意識
    二、在行動中實現知識全面應用
  第三節  愛默生知識教育的價值與缺憾
    一、於行動中習得應用知識的意義
    二、愛默生知識教育的缺憾
    結語 愛默生與馬克思詩性、行動思維的分途
    一、回到感性的詩意路徑
    二、詩性的歷史行動之維
    三、詩意復歸的不同內涵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