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新就業形態和諧勞動關係的形成機制與實現路徑

  • 作者:李長江|責編:翟源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350249
  • 出版日期:2025/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79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主要闡明了網路信息技術對新就業形態勞動關係的影響,綜述了新就業形態勞動和諧勞動關係的相關文獻,對中國新就業形態和諧勞動關係的研究提出了研究假設和設計,詳細分析了中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關係滿意度現狀、中國新就業形態和諧勞動關係影響因素、中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就業目的的差異性、中國新就業形態勞動關係主體協調力的差異性,對中國新就業形態勞動關係滿意度進行了回歸分析和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對和諧勞動關係影響因素對就業目的的影響也進行了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在這些分析的基礎上歸納了中國新就業形態和諧勞動關係的形成機制,提出了中國新就業形態和諧勞動關係的實現路徑或者說管理建議。

作者介紹
李長江|責編:翟源
    李長江,博士,教授,浙江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浙江省「151人才」第三層次,浙江省企業管理研究會常務理事,浙江省錢塘江金融港灣高校聯盟委員,學位中心評審專家。在《經濟學家》《宏觀經濟研究》《經濟社會體制比較》等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五部。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2項、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項、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4項,其他課題10余項。

目錄
第一章  網路信息技術對新就業形態勞動關係的影響
  第一節  網路信息技術催生新就業形態不斷地產生
    一、網路信息技術催生新經濟模式
    二、新就業形態發展中的勞動變革
  第二節  網路信息技術影響新就業形態的勞動關係
    一、網路信息技術加劇就業形勢轉變
    二、網路信息技術誘致新的就業觀念
    三、新就業形態勞動關係暴露的問題
第二章  新就業形態和諧勞動關係的文獻研究綜述
  第一節  新就業形態勞動關係的特徵與類型
    一、新就業形態勞動關係的特徵
    二、新就業形態勞動關係的類型
  第二節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社會保障體系
    一、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缺乏社會保障的原因
    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社會保障如何創新
  第三節  新就業形態勞動關係管理的法律法規
    一、傳統勞動相關法律法規規制力的有限性
    二、傳統勞動相關法律法規的修訂和補充
    三、新就業形態勞動關係界定的重新立法
    四、中國政府的做法
    五、歐美國家的做法
  第四節  新就業形態勞動關係中的工會組織制度
    一、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加入工會的困難性
    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加入工會的必要性
    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加入工會組織的途徑
    四、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的措施
  第五節  新就業形態勞動關係中的政府治理行為
    一、政府治理行為的路徑依賴
    二、政府治理行為的指導方向
  第六節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就業觀念和職業選擇機制
    一、幸福感
    二、平等意識
    三、時間自由
    四、自主意識
    五、創業意識
  第七節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勞動權益保障
    一、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的實際意義
    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的平台責任
    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的結構內容
    四、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的對策建議
第三章  中國新就業形態和諧勞動關係的研究假設
  第一節  概念界定
    一、新就業形態
    二、和諧勞動關係
    三、勞動關係滿意度
    四、就業目的
    五、勞動關係主體協調力
  第二節  研究假設
    一、就業目的平衡與勞動關係滿意度的假設
    二、全面需求管理與勞動關係滿意度的假設

    三、協調機制聯動與勞動關係滿意度的假設
第四章  中國新就業形態和諧勞動關係的調查量表設計
  第一節  調查的基本情況
    一、量表設計原則
    二、調查的地點
    三、調查的方式
    四、調查的時間
  第二節  和諧勞動關係影響因素的調查量表設計
    一、薪酬福利
    二、社會保障
    三、就業環境
    四、權益保護
    五、技能開發
    六、心理契約
    七、工作時間
    八、勞動合同
    九、工作安全
    十、考核機制
  第三節  就業目的的調查量表設計
    ——、左卜平
    二、報酬
    三、發言權
    四、平等
    五、職業興趣
  第四節  勞動關係協調機制的調查量表設計
    一、員工自製力
    二、企業管理力
    三、工會協商力
    四、政府指導力
    五、社會監督力
  第五節  勞動關係滿意度的調查量表設計
第五章  中國新就業形態和諧勞動關係的實證分析
  第一節  調查樣本描述性統計
    一、有效數據
    二、樣本特徵
  第二節  調查量表的信度分析
    一、量表各個維度的信度係數
    二、量表維度的題項調整過程
  第三節  調查量表的效度分析
    一、內容效度
    二、結構效度
    三、收斂效度
    四、區分效度
  第四節  中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關係滿意度的現狀分析
    一、勞動者總群體的勞動關係滿意度情況
    二、不同性別的勞動關係滿意度差異情況
    三、專、兼職的勞動關係滿意度差異情況
    四、不同學歷的勞動關係滿意度差異情況
    五、不同年齡的勞動關係滿意度差異情況
    六、不同工齡的勞動關係滿意度差異情況

    七、不同行業的勞動關係滿意度差異情況
  第五節  中國新就業形態和諧勞動關係影響因素的差異性分析
    一、整個群體情形
    二、不同群體情形
  第六節  中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就業目的的差異性分析
    一、整個群體情形
    二、不同群體情形
  第七節  中國新就業形態勞動關係主體協調力的差異性分析
    一、整個群體的差異性
    二、員工自製力的差異性
  第八節  中國新就業形態勞動關係滿意度的回歸分析
    一、和諧勞動關係影響因素與勞動關係滿意度的回歸分析
    二、勞動關係主體協調力與勞動關係滿意度的回歸分析
    三、勞動者就業目的與勞動關係滿意度的回歸分析
  第九節  中國新就業形態勞動關係滿意度的路徑係數分析
    一、和諧勞動關係影響因素對勞動關係滿意度的路徑係數分析
    二、勞動關係主體協調力對勞動關係滿意度的路徑係數分析
    三、勞動者就業目的對勞動關係滿意度的路徑係數分析
  第十節  和諧勞動關係影響因素對就業目的的影響分析
    一、模型的擬合度
    二、路徑係數分析
第六章  中國新就業形態和諧勞動關係的形成機制
  第一節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行為產生過程
    一、行為的一般過程
    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行為過程
  第二節  新就業形態和諧勞動關係的形成機制
    一、持續的動機性行為的形成機制
    二、新就業形態和諧勞動關係形成機制的一般規律
第七章  中國新就業形態和諧勞動關係的實現路徑
  第一節  勞動者提升維護勞動權益的自我調適力
    一、知曉企業的管理規矩,謹慎選擇心儀的職業
    二、確定合理的有效需求,明確自己的優勢需求
    三、認清當前的就業形勢,調整自己的就業期望
    四、選擇正常的訴求渠道,維護合法的勞動權益
  第二節  社會民間力量提升勞動權益保障的監督力
    一、鼓勵社會民間團體和組織的發展,提高社會監督力
    二、社會民間團體和組織要正確地呼應勞動者的訴求
    三、社會民間團體和組織要完善運營管理模式與制度
  第三節  政府職能部門提升勞動權益保障的指導力
    一、規範界定和明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
    二、加快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關係相關立法進程
    三、積極指導網上社會保險體系的管理制度建設
    四、指導和監督平台企業執行勞動法律法規制度
  第四節  工會提升維護勞動權益和民主管理的協商力
    一、改革工會組織制度,創新企業網上工會平台
    二、搭建工會基層社區,創建企業工會的新模式
    三、拓展現有工會作用,服務新就業形態勞動者
    四、全總和省總工會指導企業完善民主管理制度
  第五節  平台企業提升執行勞動法規制度的管理力
    一、構建平台企業勞動者命運共同體的組織文化

    二、落實勞動管理法規,保障勞動者的勞動權益
    三、改善員工的勞動條件,保障員工的工作安全
    四、加強員工的教育培訓,提升員工的技能素養
    五、完善利益分配的制度,豐富員工的薪酬福利
    六、健全和規範勞動標準,實施人性化考核機制
附件
參考文獻
結語和致謝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