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巴別爾短篇小說研究

  • 作者:謝春艷|責編:王麗媛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46692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48
人民幣:RMB 1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俄羅斯短篇小說文體的演進與發展、「敖德薩流派」的生成及風格特質為切入點,以巴別爾短篇小說的美學特質和詩學特徵為研究主線,對巴別爾短篇小說創作進行了縱向考察和橫向分析。剖析巴別爾短篇小說的藝術經驗,把握其審美價值,考量其文體觀念,將為我國短篇小說體裁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啟示。從文學詩學理論出發,確定巴別爾短篇小說的詩學特徵,總結和創立闡釋巴別爾短篇小說藝術的理論話語,可為深入研究俄羅斯文化與文學的相關問題提供指導。將巴別爾短篇小說置於比較文學範疇內,梳理巴別爾短篇小說與以往俄羅斯文學以及西方文學的隱性或顯性關係,能夠更有效地揭示巴別爾創作的意義和價值,為「巴別爾學」研究者提供可資借鑒的參考。

作者介紹
謝春艷|責編:王麗媛
   謝春艷     博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俄羅斯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研究方向為俄羅斯文化與文學。著有《美拯救世界:俄羅斯文學中的聖徒式女性形象》等作品,澤有《巴別爾書信集》等。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俄羅斯短篇小說文體的演進與發展
  第一節  民間口頭創作時期至18世紀末:俄羅斯短篇小說文體的萌芽
  第二節  19世紀30年代:俄羅斯短篇小說文體的確立
  第三節  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羅斯短篇小說文體的成熟
  第四節  20世紀20-40年代:俄羅斯短篇小說文體的揚厲
  第五節  20世紀50-70年代:俄羅斯短篇小說文體的沉澱
  第六節  20世紀80-90年代:俄羅斯短篇小說文體的新變
第二章  巴別爾與「敖德薩流派」
  第一節  「敖德薩流派」的形成及其風格特徵
  第二節  「敖德薩流派」的生成因素
  第三節  《敖德薩》與「俄羅斯文學的南方之都」
  第四節  《敖德薩故事》與「敖德薩流派」
第三章  巴別爾短篇小說的主題意蘊
  第一節  戰爭與革命名義下的暴力
  第二節  知識分子主題
  第三節  革命主題下的人道主義寫作
  第四節  「父與子」主題
第四章  巴別爾短篇小說的美學特質
  第一節  美拯救世界——巴別爾的華麗文風與「極簡主義」美學
  第二節  景物與人物描寫的「陌生化」美學
  第三節  巴別爾短篇小說中的「零度寫作」
第五章  巴別爾短篇小說的「復調性」與「狂歡化」詩學風格
  第一節  「加冕一脫冕」:從狂歡化藝術思維到狂歡化敘事結構
  第二節  狂歡式場景與筵席形象
  第三節  狂歡化人物與怪誕形象
  第四節  庄諧與復調:文體狂歡化與語言的雜糅
  第五節  時空體藝術結構下眾聲喧嘩的審美狂歡
  第六節  音樂的「復調」與電影「蒙太奇」
第六章  雙重文化情結對巴別爾短篇小說創作的影響
  第一節  童年敘事:猶太性與民族苦難記憶
  第二節  《敖德薩故事》:理想的猶太神話世界
  第三節  《騎兵軍》與巴別爾的雙重文化情結
第七章  巴別爾短篇小說創作思維的內核
  第一節  巴別爾短篇小說中的果戈理傳統
  第二節  巴別爾短篇小說中的屠格涅夫傳統
第八章  巴別爾短篇小說與西方文學
  第一節  「俄國的莫泊桑」與短篇小說《莫泊桑》
  第二節  從短篇小說《莫泊桑》看巴別爾的文學創作觀
  第三節  短篇小說《莫泊桑》與莫泊桑筆下的「商品交換」情節模式
  第四節  短篇小說《莫泊桑》與《吉·德·莫泊桑的生平和創作》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